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典故-----慳貪老婦死後墮餓鬼道 布施造福才得以解脫往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日財物應「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廣為布施多多植福。

布施造福

  眾生的一切事物都來自社會,得到的同時就應該付出,要心存善念,樂於幫助有困難的群眾,才能造福。

  佛陀在只樹給孤獨園講經的時候,有一位很年輕的長者子常常去聽經,覺得佛陀的教育既實在又很有智慧,因此,他一心向道。可是,家裡的老母親卻很不高興,雖然她不喜歡兒子常常親近佛陀,不過,她非常疼愛兒子,也不忍違背兒子的心意。

  有一天,長者子向母親提出要求:「我想出家為沙門!」

  然而,他的母親怎能接受呢?她說:「只要我還在世的時候,你絕對不能出家。」又說:「而且這段時間內,你要認真做生意,不可以把心思分散,要賺很多錢才行。等我闔眼之後,要修行才由你去,現在只要一心一意賺錢就可以了,不可以親近佛陀。」

  長者子很孝順,他答應老母親的要求,順着她的意思去做。佛陀也教育弟子要孝順「堂上活佛」——父母,因此,老母親還在的時候,他要全心全意孝順媽媽。

  他日日夜夜都專心於賺錢,但是他賺來的錢,母親都捨不得用。有沙門來托缽,她也不肯布施。有時甚至大聲辱罵出家人;若是乞丐來到門口,她就叫人打走乞丐。總之,她非常慳貪,沒有一點兒施捨心。

  她把兒子賺的錢換作金銀,然後在房子四周掘地窖,把金銀都藏在裡頭;儘管兒子賺再多的錢,她總是說不夠用。經過很多年,他的母親因為一病不起而往生了。老母親往生後,長者子就到僧團出家修行。

  長者子出家後跟隨在佛陀的身邊近十年,他非常用心地接受教法。後來,他找到一個清淨之地,就向佛陀請求到那裡築茅棚靜修。

  有一天,草屋外面來了一位衣着襤褸、蓬頭垢面的女人,她全身像被火燒過一樣,非常醜陋,她向裡面又跪又拜的,啼哭不止。修行者出來問她:「你從哪裡來的?為何這般模樣?又為何啼哭?」

  她說:「尊者,還認得我吧?二十年前我是你的母親,因為我慳貪、辱罵賢人又阻礙你去修行,世間的惡業無所不作,所以死後墮入餓鬼道,受盡了種種苦楚煎熬;現在想要解脫苦難,唯有仗着尊者您的力量啊!」

  修行者聽了心裡非常悲苦,沒想到自己出家那麼久,而母親卻在餓鬼道里受苦,他問道:「我要如何才能救您?」

  她說:「一定要將我所有的東西拿去布施、造福、遺愛人間,我才能解脫。」

  他不知道母親生前都把金銀藏起來,便問:「有什麼東西可以布施呢?」

  他的母親說:「我把金銀藏在房子四周的地窖,你可以把所有的金銀挖出來,布施給貧困急難的眾生,也可以供養有道的修行人。」

  於是,修行者趕緊去處理,他舉行一次無遮大法會,也就是布施的法會,他把地窖里所有的金銀換成糧食、物品,於四十九日內,凡是飢餓、貧困的人來,一律有求必應,把所有的家產完全布施出去。

  圓滿的那天晚上,他的母親像天人一樣,穿着潔淨的白衣來到尊者面前,向他叩頭道謝,感謝尊者為她造福,讓她得以免除餓鬼之苦,而且託兒子修行之福,已能往生天堂了!

  從這則佛陀時代所發生的故事,也可警惕現代的眾生;平日財物應「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廣為布施多多植福。[1]

佛典

佛教的經典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