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四大名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佛教四大名山
國籍 中國
別名 佛教聖地
知名於 佛教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

分別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

四大名山隨印度佛教的傳入,自中國漢朝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至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得到政府的歷史性保護,確定作為文化文物重點管理單位,並對寺院進行了修葺,現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遊勝地。

五台山

[1]

佛教聖地之一,文殊師利菩薩道場。

地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五台縣境內,方圓三千餘平方公里,海拔三千餘米,由五座山峰環抱合成,

五峰高就,峰頂平坦寬闊,其狀如石壘之台,是故,稱 「五台山」!

漢唐以來,五台山設佛寺弘法,以宗教利生,一直是世界與中國的多元佛教文化中心之一,

此後歷朝發展,歷代興建,經過精心裝修,鼎盛時期寺院達300餘座,規模之大,可稱「諸宗翹楚,一教首班」!

截止公元2014,五台山上大部分寺院都已合併擴建,現今余台內寺廟39座,台外寺廟8座。

五台山又是國家級重點,世界知名的風景名勝旅遊區之一。

各所寺院經過不斷修整更新,愈加顯得富麗堂皇,雄偉莊嚴,

盡呈佛教:「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大家者、世界文化之主要流派」的崇高地位!

宗教文化遺產極為豐富,是著稱世界的「文化大戶」。

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禪寺有 :顯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龍虎寺

五台五峰

五台分別為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繡峰,北台降雪峰,中台翠岩峰

五台之中北台降雪峰最高,海拔3058米,素稱「華北屋脊」。

《清涼山志》中記:「左鄰恆岳,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長流一帶;北凌紫塞,遏萬里之煙塵;

南護中原,為大國之屏蔽。山之形勢,難以盡言。

五峰中立,千嶂環開。曲盡窈窕,鎖千道之長溪。疊翠回嵐,幕百重之峻岭。巋巍敦厚,他山莫比。」

又因山中盛夏氣候涼爽宜人,故別名「清涼山」。

主要寺廟

顯通寺

顯通寺建在台懷鎮的靈鷲峰下,是佛教五台山宗歷史相當悠久的佛教寺院,

始建於東漢永平年間,初名大孚靈鷲寺,北魏孝文帝時擴建,因寺側有一座花園,賜名花園寺。

唐武則天時改稱華嚴寺,明太祖時重修,賜額大顯通寺。清代又重修,形成今天的規模。

寺宇面積8萬平方米,各種建築400餘間。中軸線上,有文殊殿、大雄殿、無量殿等7座大殿。

中軸線後部高處有一座銅殿,面闊三間,高不足五米,小巧精緻,

鑄於明萬曆年間,殿內有銅鑄小佛像萬尊,中間台上有大銅佛。

門前鐘樓上有一口重達萬斤的銅鐘,敲擊時聲音可以遍傳全山。

塔院寺

塔院寺原是顯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時獨立為寺,寺內以舍

利塔作為主要建築,舍利塔是一座藏式白塔,故又名大白塔。

我國共有珍藏釋迦舍利子的鐵塔19座,五台山的慈壽塔就藏在大白塔內。

此塔居於台懷諸寺之前,高大醒目,一向被看作是五台山的標誌。

菩薩頂

菩薩頂在顯通寺北側的靈鷲峰上,傳說文殊就住在菩薩頂,所以也叫菩薩頂。

真容院

又稱大文殊寺,它初建於北魏時期,歷代重修。

明永樂時,喇嘛教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大弟子蔣全曲而計到五台山傳揚黃教,這是黃教傳入五台山的開始。

永樂以後,蒙藏教徒進駐五台山,大喇嘛住在菩薩頂,這裡就成為黃廟之首。

靈應寺

靈應寺創建於隋代,坐北朝南,原有山門三間,門額懸掛『敕建大台北頂』巨型匾額。

東西兩間,內置石碑各三通,石碑記載了歷代對靈應寺的興建等情況。

靈應寺位於台懷中心寺廟集群區南,坐落在陡峻的梵仙山頂端。

梵仙山南側和東側,是饞岩石壁,西側與中台山脈連結,北側是陡坡,有一小道通向山頂寺廟。

《清涼山志》稱,昔有五百仙人在此山餌菊成道,

並轉引詩曰:「山頭紫氣日長浮,上有仙人汗漫遊。餌菊換教風骨異,白雲影里去悠悠。」

站在台懷腹地南望梵仙山,但見尖尖的山頂伸入雲空,尖頂上座落的寺廟建築在藍天背襯下顯出剪影,真象有幾分仙山靈氣似的。

殊像寺

是供奉文殊菩薩的寺廟,始建於唐代,元朝時期重建,又毀於火,

明代成化年間再建,其中佛龕的背麵塑三世像,即藥師、釋迦、彌陀三佛。

三佛居於文殊背面的座上,不合一般寺院慣例,頗為特殊,兩側有五百羅漢。

龍虎寺

在顯通寺東,是一座喇嘛廟,唐時初創。明弘治年重修。

龍虎寺還有一種奇觀,後殿中心有一座活動蓮台,

是一木製圓形佛壇,壇上周圍雕有波濤和十八羅漢渡江,

當中荷蒂上有木製大型花瓣,內雕方形佛龕,四方佛分坐在佛龕中,

蓮台設有中軸和輪盤,操縱機關時蓮台旋轉,蓮花一開一合,四方佛時隱時現,這叫做「花開見佛」。

五台山上降雪峰, 降雪峰上龍虎寺, 龍虎寺內駐文殊, 文殊師利妙法王

碧山寺

五台山除五大禪處外,名寺還有金閣寺與碧山寺等。

碧山寺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禪寺,佛經稱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十方。

十方禪寺是可以使各方名僧來作主持的禪院,又叫十方剎。

普陀山

[2]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浙江舟山群島,觀音菩薩道場,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

如此美麗,又有如此眾多文物古蹟的小島,在我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普陀山位於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約12.5平方公里。

普陀山的名稱,出自佛教《華嚴經》等六十八卷,

全稱為:「補坦洛迦」、「普陀洛迦」,是梵語的譯音,意為「美麗的小白花」,

由於中國歷代帝王多建都在北方,所以自元朝以來,慣稱此山為「南海普陀」。

普陀山又有「五朝恩賜無雙地,四海尊崇第一山」的美譽。

風景名勝

普陀山的風景名勝、遊覽點很多,主要有: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這是現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

普濟禪寺始建於宋,為山中供奉觀音的主剎,建築總面積約11000多平方米。

法雨禪寺始建於明,依山憑險,層層疊建,周圍古木參天,極為幽靜。

慧濟禪寺建於佛頂山上,又名佛頂山寺,奇岩怪石

著名的有盤陀石、二龜聽法石、海天佛國石等二十餘處。

在山海相接之處有許多石洞勝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梵音洞

沙灘

島的四周有許多沙灘,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

千步沙是一個弧形沙灘,長約3里,沙細坡緩,沙面寬坦柔軟,是一個優良的海水浴場。

夏天去遊覽,可帶上游泳衣在這裡暢遊。

樹木

島上樹木蔥鬱,林幽壑美,有樟樹、羅漢松、銀杏、合歡等樹,大樟樹尚有1000餘株。

其中有一千年古樟,樹圍達6米,蔭覆數畝。

還有一株「普陀鵝耳櫪」,為中國特有珍稀植物,現僅存一株母本,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物種。

普陀山留傳着許多有關佛教的民間故事。

峨眉山

[3]

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

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峨眉山平疇突起,巍峨、秀麗、古老、神奇。

它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地貌而著稱於世。

被人們稱之為「仙山佛國」、「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

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明代詩人周洪謨贊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

當代文豪郭沫若題書峨眉山為「天下名山」。

古往今來,峨眉山就是人們禮佛朝拜、遊覽觀光、科學考察和休閒療養的勝地。

峨眉山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遊人不絕,永葆魅力。

峨眉山高出五嶽、秀甲天下,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

峨眉金頂

金頂為峨眉山遊程的最高峰其海拔為3077米頂上是個小平原,

原有銅殿一座,在太陽的照射下,光彩奪目,故而得名金頂。

登上金頂,人們頓覺萬象排空,氣勢磅礴,驚嘆天地之奇妙。

極目四望,成都平原盡收眼底,千山萬嶺,起伏如浪,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大雪山、瓦屋山、貢嗄山歷歷在目。

萬佛頂建有銅殿一座,殿側睹光台可觀金頂四大奇觀日出、雲海、佛光、神燈。

每當清晨,自金頂下望,只見雲霧似海,時如波濤翻滾,時又風平浪靜,真是變幻無窮,奇妙無比。

在沒有月光的晴天夜晚,有時還出現熒熒火光,一明一暗,大小不一,這就是峨眉奇觀神燈。

而最為神奇的是「佛光」,每當風靜日朗,

下午二三點鐘以後,在金頂捨身岩上俯身下望,有時會看到五彩光環浮於雲際,自己的的身影置於光環之中,影隨人移,互不相失。

無論多少人,人們所見也終是自己的身影。

佛教文化

峨眉山為普賢菩薩道場,是我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

相傳佛教於公元1世紀即傳入峨眉山。

近2000年的佛教發展歷程,給峨眉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造就了許多高僧大德,

使峨眉山逐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影響甚深的佛教聖地。

截止2014年,全山共有僧尼約300人,寺廟近30座,

其中著名的有報國寺、伏虎寺、清音閣、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頂華藏寺、萬年寺……等。

佛教造像

有泥塑、木雕、玉刻、銅鐵鑄、瓷製、脫紗等,造型生動,工藝精湛。

如萬年寺的銅鑄「普賢騎象」,堪稱山中一絕,

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阿彌陀佛銅像,三身佛銅像,報國寺內的脫紗七佛等,均為珍貴的佛教造像。

還有貝葉經、華嚴銅塔、聖積晚鐘、金頂銅碑、普賢金印,均為珍貴的佛教文物。

峨眉山佛教音樂豐富多彩,獨樹一幟。

峨眉山武術作為中國武術三大流派之一享譽海內外。

這些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甲天下的峨嵋山,終年常綠,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國」之美稱。

由於特殊的地形,充沛的雨量,多樣的氣候和複雜的土壤結構,

為各類生物物種的生長繁衍創造了絕好的生態環境,

因此在方圓154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生長着高等植物3200多種,

有人說峨嵋山植物種類的數量相當於整個歐洲植物種類的總和。

在峨嵋山生長的植物中,有被稱之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桫欏

有著名的峨嵋冷杉、楨楠、洪椿;有品種繁多的蘭花、杜鵑花等,

還有許多名貴的藥用植物和成片的竹林。

這些植物為峨嵋山披上秀色,還給各類動物創造了一個天然的樂園。

峨嵋山有230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有珍稀的大熊貓、黑鸛、小熊貓、短尾猴、白鷳雞、枯葉蝶、彈琴蛙、環毛大蚯蚓等。

特別是見人不驚,與人同樂的峨嵋山猴群,已成為峨嵋山中獨具一格的「活景觀」而聞名中外。

九華山

[4]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距池州市青陽縣20公里、距長江南岸貴池區約60公里,方圓 120平方公里,

主峰十王峰1344.4米,為黃山支脈. 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九華山相傳為地藏王菩薩(或稱地藏菩薩)道場。

九華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蓮華、天柱等9峰最雄偉,

群山眾壑、溪流飛瀑、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奇麗清幽,相映成趣。名勝古蹟,錯落其間。

九華山古剎林立,香煙繚繞,是善男信女朝拜的聖地;

九華山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是旅遊避暑的勝境。

九華山現有寺廟80餘座,僧尼300餘人,已逐漸成為具有佛教特色的風景旅遊區。

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九華山獨領風騷,以「香火甲天下」、「東南第一山」的雙重桂冠而聞名于海內外。

唐代大詩人李白三次遊歷九華山。

見此山秀異、九峰如蓮花,寫下了「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

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詩句,後人便削其舊號,易九子山為九華山。

「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王安石《答平甫舟中望九華》)。

九華山不僅以佛教人文景觀著稱,而且山水雄奇、靈秀,勝跡眾多。

在全山120平方公里範圍內,奇峰疊起,怪石嶙峋,湧泉飛瀑,溪水潺潺。

鳥語伴鐘鼓,雲霧現奇松。自然風光十分迷人。

朝鮮半島新羅國高僧金喬覺,渡海來九華修行,傳說他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普度眾生,功德無量,「遠近焚香者,日以千計」。

水景壯美

九華山溪水清澈,泉、池、潭、瀑眾多。有龍溪、縹溪、舒溪、曹溪、濂溪、瀾溪、九子溪等,

源於九華山各峰之間,逶迤秀麗,閃現於綠樹叢中。

龍溪上有五龍瀑,飛瀉龍池,噴雪跳玉,極為壯觀。

又自弄珠潭,激流直下,浪花似珠 玉四處亂彈。

舒溪三瀑相連,注入上、中、下雪潭,斷崖飛簾,如卷雪浪。

山峰山洞

九華山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4.4米),其次為七賢峰(1337米)、天台峰(1306米〕。

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三十餘座,雲海翻騰,各展雄姿,氣象萬干。

險峰多峭壁怪石,天台峰西「大鵬聽經石」,傳說有大鵬聽地藏菩薩誦經而感化成石。

觀音峰上觀音石,酷似觀音菩薩凌風欲行。

十王峰西有「木魚石」,缽盂峰有「石佛」,

中蓮花峰有「羅漢曬肛皮」,南蠟燭峰有「猴子拜觀音」等等,惟妙惟肖,越看越奇,耐人尋味。

又有幽深岩洞,堆雲洞、地藏洞相傳金地藏最初來九華時曾禪居洞內。

還有老虎洞、獅子洞、華嚴洞、長生洞、飛龍洞、道僧洞等,均為古代僧人居室,清靜雅致,極利禪修。

九華十大景觀

九華山山水風景最著者,舊志載有九華十景:

天台曉日、化城晚鐘、東崖晏坐、天柱仙蹤、桃岩瀑布、蓮峰雲海、平崗積雪、舒潭印月、九子泉聲、五溪山色 。

此外,還有龍池飛瀑、閔園竹海、甘露靈秀、摩空梵宮、花台錦簇、獅子峰林、青溝探幽、魚龍洞府、鳳凰古松等名勝。


參考資料

  1. 五台山(附圖),百度百科網,
  2. 普陀山(附圖),百度百科網,
  3. 峨眉山(附圖),百度百科網,
  4. 九華山(附圖),百度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