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作家方南江老師講小說創作(尹燕忠)

《作家方南江老師講小說創作》中國當代作家尹燕忠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作家方南江老師講小說創作

今年,著名軍旅作家方南江同志給我贈送了他嘔心瀝血創作的長篇小說《中國近衛軍》,並簽名留念,這使我憶起1984年3月22日,泰安地區文聯劇作家竇致平老師在文化館授課畢。23日,通過我縣作家雷慶龍、韓子奎、詩人夏晶南老師的邀請,當時身為濟南軍區歌舞團創作員的國家一級作家李存葆同志(現任職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將軍)和部隊作家、《最後一個軍禮》的作者方南江同志,詩人夏晶南同志。他們以灑脫的軍人風姿來到玫瑰之鄉的平陰縣城,他們以作家豐富的頭腦思索着,以銳利的目光審視着,平陰縣城纖蔓不動,輕塵不染,沒有甚重的喧囂氣浪。這些軍隊的作家們不屑繁文縟節的招待,沒有驚動縣委縣府,由當時任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孫世貴同志和我縣創作員、作家雷慶龍、韓子奎老師陪同下到了縣文化館簡樸的房間裡。沒有寒暄,沒有客套,掏出的都是質樸的心窩子話,他們永遠是勞動人民的兒子。

23日,《高山下的花環》的作者李存葆同志作文學報告,做完後便匆匆回濟南了。

3月24日,《最後一個軍禮》的作者方南江同志作文學報 告,我當時的印象是南江同志已屬不惑之年,中等身材,雙目銳利又透和藹,抬手投足透出軍人特有的氣質和作家儒雅的風度,給人的印象是博學、謙虛、健談、幹練。南江同志是在工人文化宮的禮堂作報告,文學愛好者數百人,後來慕名前來者很多。

方南江同志的報告講了三個問題:一是為什麼要搞創作;二是正業和副業的關係,即怎樣搞好業餘創作;三是創作中易走的彎路;四是怎樣創作。方南江同志和李荃寫的《最後一個軍禮》曾獲一九八〇年全國優秀短片小說獎,享譽軍內外,而後一發不可收,南江同志又連續發表了許多中短篇小說。

方南江登上主席台,人們報之以熱烈的掌聲,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兼有一點江南口音,他的思維敏捷,口若懸河,熱情、激烈、高昂,他講話的氣質才氣氣魄似把那簡樸的禮堂頂掀掉,震盪人心,撼動心魄,催人奮進。。他先講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搞創作?他說:有幾年時間,我在基層工作,既為一些生活所激動,也為一些生活所苦惱。我在濟南讀書,後當兵,在宣傳隊,後來當隊長,又到軍區機關。所以對部隊全局有了解,大量的接觸戰士,對戰士的情趣愛好都很了解,開始寫通訊報道,專著這項工作,沒有着幾年的基礎,後來就不會寫出東西。作品都是有感而發,而不是花哩胡哨。79年我就開始寫書,寫大劇本,寫驚險,寫的迭盪起伏,一般人認為好,但還是失敗。文藝作品不是論證文,它需要用形象來表達作者的意圖。後來我逐漸的吃透材料,從七九年的不懂到逐漸摸清文學的脾氣。「軍禮」是有感而發,從基層到機關,從機關又到基層,逐漸有衝動。我聽到許多事,其中有復員的戰士毆打兵站人員。一個任職七、八年的指導員,他年年要求退役老兵站好最後一班崗,他自己也這樣實踐了,還有一個連長,他所在的連隊遠離團部,他愛人在團部附近干臨時工,三歲的孩子沒人看,白天只有托給在團部餵豬的飼養員。有一回這個連長到團部開會,順便看連隊裡餵得豬,卻發現自己的孩子在豬圈邊上睡着了,而他當時面臨轉業的問題,但工作得一直很好,類似這類的事情很多,我開始採集、挖掘以往的生活,從每個人身上發現一星火花,但把這些火花收攏起來,這些平凡的火花就會發出耀眼的光彩,於是我找到了《軍禮》中的耿志這個人。耿志是個活人,不是概念的化身,他有喜怒哀樂,如他對魏成的恨鐵不成鋼,對女兒真實的愛。他對去留不是無所謂的,他熱愛部隊、又不得不服從黨的決定,他心情是壓抑的,但他既是黨員,又是優秀的政工幹部,就不能不工作,那怕是轉業的途中,任何環境和變化都無法改變他。這就是設想的耿志。在「軍禮」的結構過程中,我們注意了從人物出發,使小說中設置的環境、情節和細節都為表現人物性格而服務。情節是人物性格形成的歷史,設置情節必須把人物形象放在第一位來考慮。這些道理過去聽到不少,但實踐起來卻很吃力。主要還是受單純編故事的影響,認為小說就是編個離奇曲折的故事。但這不僅是個寫作技巧問題,根本的還是按照人物性格發展的需要去安排情節,還是把事件、過程放在第一位。

我找到了貫串作品的線條。搞創作要有感情衝動,「軍禮」寫完我就哭起來。不是為寫而寫,是對生活感受的自然流露、真實流露,熱愛生活、反映生活,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生活的體驗「憋」的你團團轉,是動力,是你滿意的東西。不是有了什麼感受都可以寫小說,看是不是反映了生活的本質,引導大家熱愛生活。深入生活,挖掘事物的本質,一個作家要有赤子之心,希望生活美好,有強烈的責任感,扣住自己的心弦業餘作者不是玩世不恭的人,他應該緊撲生活的大地,擁抱生活、熱愛生活。

南江同志的報告不時激起陣陣掌聲,他報之以微笑,接着講正業和副業的關係,怎樣搞好業餘創作;他說:在部隊有很多工作,處理很多文件材料,晚九點後才是自己支配的時間。業餘作者生活面窄。就要堅持從熟悉的生活寫起,寫熟悉的人,寫熟悉的生活,人有共性的東西,又有特殊的東西,應把熟悉的人物寫到我熟悉的背景環境下。成功之道在於寫你熟悉的事物,生活面窄使你熟悉那裡的人物,「窄和寬」是辯證的統一,「窄」就要由點到面地找出內在的東西。生活面窄迫使你在有限的地方挖掘生活,向深處開掘,寫一個成功的鉗工,比寫千百個都好,生活面窄可以成為自己的領地,發揮自己的優勢。以優勢對優勢,你寫你的,我寫我的,正業是創作的基礎,是誘發劑,副業是正業的形象化表現,以正養副,幹什麼寫什麼,把熟悉的人寫在你熟悉的生活中。頭腦要有準備,要經常琢磨,記在心裡,遇到閃光的東西,就用心靈之光的一條線串起來。多寫作,少睡覺,「字字得來都是血」。事業就是脊梁骨,精神支柱不能垮,一垮就扶不起來」!

鎂光燈閃爍其間,台下筆走龍蛇,南江同志的領章帽徽閃出鮮艷奪目的光,像鮮艷的玫瑰一樣盛開在山野,盛開在平陰縣文學愛好者的心田,結出的將是豐碩的果實,具有軍人演講家風姿的方南江同志講第三個問題:創作中易走的彎路,「文學是人學」,文學無論怎麼發展,小說怎麼新潮,萬變不離其宗,總是要表現人物,從人物出發,一種感受,一種情趣,一個美好的故事。有的不從人物出發,而從概念出發,那是註定要失敗的,有的不典型,看到一點就寫,不能理解紛紜繁雜的事物,起點不高,找不到事物的亮點。看完一篇小說,人們的腦海里總是閃耀着那些血肉豐滿的人物,而不是三根筋舉着個頭的面目可憎的乞丐。你看最近電視台播放的電視連續劇《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是根據蘇聯著名小說改編的,筆調是那麼舒緩、優美,不溫不火,不急不躁,不是聲嘶力竭,作者非常有才氣。

方南江同志講最後一個問題:怎樣創作。他說:「文無定法」,是說文無框框、套套,但還有一點規律和法,各人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定,我的體會是一、圍繞着感受寫一個人物、二、圍繞着人物編造故事。用人物用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質,應該吧亮點放在時代的高度上,即時代感。有的作品不含蓄,鋒芒畢露。「含而不露是作文之道」,作品是大千世界的精體。作品要:平淡、舒緩、娓娓而談、濃淡相宜。《高山下的花環》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佳作,同志們可以看一下《花環》編外綴語,可以受到啟迪。

要搞好小說創作中的細節描寫,選擇最能體現人物性格的典型細節,如,為了體現耿志熱愛部隊,留戀部隊生活的深厚感情。在汽車駛過軍與民的分水嶺時,我們讓他低低頭,摟着小真真象睡熟了一樣,緊閉着雙眼,在車身顛簸,他稍微仰臉的瞬間,才看見他下垂的睫毛上閃亮了一下,半晌,又聽到小真真嚷道:「爸爸,你把我摟痛啦……」,既體現了耿志作為一個普通的軍人留戀部隊生活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作為一個成熟的政工幹部所特有的自制力,不用傷感的情調影響戰士,以至影響這次行軍的高尚品格。

方南江同志的《軍禮》那麼簡潔有力,定格在平陰人的面前,鐫刻在人們的心裡。李存葆、方南江。夏晶南三個軍旅作家,玫瑰之鄉的文學工作者想念你們,希望你們在百忙中抽空到平陰轉一轉、看一看,平陰縣已經有了巨大變化,你們辛勤的講演,已經孕育了文學的果實,十六年前聆聽報告的青年們大多在文學道路上攀登着,很多作者們在國家、省市級報刊上發表作品,五位作者出版專集,平陰縣奼紫嫣紅的文藝百花齊放的春天到來了。感謝雷慶龍、韓子奎老師給我們邀請了著名作家傳經送寶。

祝李存葆、方南江、夏晶南同志在軍隊工作的要職上保重身體,工作創佳績,企盼你們的大作問世!平陰人民想念你們,你們是人民優秀的作家!

2019.5.13曰上午[1]

作者簡介

尹燕忠,男,中共黨員,山東省報告文學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