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基礎教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作曲基礎教程 |
《作曲基礎教程》是為中國電視師範學院衛星電視音樂專業課程而編寫的,是《實用作曲理論基礎》課程的第一部分。它的基本對象是在職的中學音樂教師。編寫此教程的目的是向學習者傳授作曲的基礎知識和培養他們的音樂寫作能力,以適應當前普通音樂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需要。此外,對於一切有志於在作曲方面進行學習與深造的朋友們來說,這《作曲基礎教程》也可以作為入門的基礎教材。
內容簡介
為更好地地適應我國中學教師培訓的要求,1990年和1991年國家教委師範司對1983年由遠教育部制定的中學教師進修高等師範專科各站業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進行了修訂。今後中學教師分歷培訓全部執行新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本教材正在按新的教學大綱要求進行整編,由於時間緊迫,在重編的教材未出版前仍用本教材進行教學。 按新的教學大綱,《作曲基礎教程》為「歌曲寫作與配器常識講座」課程的教材之一,主要講授作曲的基礎知識。在使用《作曲基礎教程》時,可以歌曲寫作為重點,對教材內容適當降低要求。
目錄
第一章旋律的型態
第一節直線型
1.水平直線
2.上行直線
3.下行直線
第二節曲線型
1.窄幅曲線
2.寬幅曲線
第二章旋律與節奏的關係
第一節節奏的組織形式
1.相同節奏的重複
2.不同節奏的平行
3.不同節奏的纏繞
第二節節奏的寫作原則
1.各種節奏的一般表現特點
2.節奏寫作的基本原則
第三章旋律與和聲的關係
第一節旋律與和聲相結合的各種型態
1.純粹使用和弦音構成的旋律型態
2.附加和聲外音構成的旋律型態
第二節旋律與和聲相結合的進行方式
1.旋律與和聲同步運動的方式
2.旋律與和聲分離進行的方式
第四章旋律的發展
第一節點題
1.主題的類型
2.主題的構造
第二節渲染
1.重複
2.變化重複
3.模進
4.變奏
第三節展開
1.緊縮
2.擴大
3.引伸
4.承遞
5.貫穿
第四節對比
1.情緒、形象的更新
2.調式、調性的更新
3.綜合對比
第五節收束
1.有再現的收柬
2.無再現的收束
·收起全部<<
序言
本書是為中國電視師範學院衛星電視音樂專業課程而編寫的,是《實用作曲理論基礎》課程的第一部分。它的基本對象是在職的中學音樂教師。編寫此教程的目的是向學習者傳授作曲的基礎知識和培養他們的音樂寫作能力,以適應當前普通音樂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需要。此外,對於一切有志於在作曲方面進行學習與深造的朋友們來說,這本書也可以作為入門的基礎教材。
作曲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種非常精細、非常複雜,但又極具誘惑力的創作活動。它不僅要求創作者具有熟練的音樂寫作基本技巧,富有想象力與創造才能,更重要的是,它還要求創作者有一顆對人類、對社會、對生活的責任心與愛心,以及對社會生活敏銳的感覺和豐富的感情,只有具備了這樣的素質,才能寫出打動人心的作品來。
音樂寫作的基本理論知識包括:旋律寫作、和聲、復調、配器、曲式等。但掌握了這些理論知識並不意味着就一定會作曲了,還必須善於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與技術,真正駕馭這些技術,千萬不要當它們的俘虜。就是說,在創作實踐中,既要遵循這些法則,又要敢於突破,寫出自己的語言、自己的個性、自己的風格,只有這樣,你的作品才有可能留存於世。當然,對於初學寫作的人來說,開始的步子一定要邁得紮實些,只有真正學懂弄通這些知識和技術,使之熟諳於心,並以鍥而不捨的精神進行實踐和探索,才能在音樂創作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
這本教程將從旋律的型態、旋律與節奏的關係、旋律與和聲的關係及旋律的發展這四個方面來探討與研究作曲的一些基本規律與寫作原則。在學習這本教程之前,學習者應該具備一定的和聲與曲式方面的知識,最好能具有一定的樂器演奏能力(尤其是鍵盤樂器的演奏能力),因為旋律寫作畢竟不是空中樓閣,它需要和聲給予它「血肉」;需要曲式給予它「骨架」;需要伴奏來豐富它的情感。在動手寫作之前,掌握了這些方面的知識並具有較熟練地運用它們的能力,將是大有裨益的。
除了通過收看電視教學來學習本教程之外,最好定期請有經驗的教師修改作業,以便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另外,聆聽大量優秀的中外作品,從中汲取寶貴的創作經驗,也是十分必要的。
編寫此教程的時間實在短促,雖已竭盡全力,但仍不免有顧此失彼、掛一漏萬之處,懇請同行們給予批評、指正,以使本教程在應用過程中漸臻完善。
在本教程的編寫過程中,曾經參考過以下著作:勛伯格的《作曲基本原理》、興德米特的《作曲技法》、本采的《旋律史》、瑪采爾的《論旋律》、托赫的《旋律學》、桑桐的《和聲的理論與應用》、童忠良的《近現代和聲的功能網》、葉棟的《曲式分析》、懷特的《音樂分析》、邱林的《論音樂寫法》等。藉此機會,謹向各位著譯者表示誠摯的謝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