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佩德羅·阿爾莫多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外文名:PedroAlmodóvarCaballero

國籍:西班牙

出生日期:西班牙

中文名: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其他成就:情感片《朱門巧婦》

佩德羅·阿爾莫多瓦(1951-)西班牙著名導演。出身貧寒,很早就對真實世界及宗教價值產生疑惑與失望。省吃儉用購買了攝影機,並在友人的資助下拍攝不少短片。《崩潰邊緣的女人》為他贏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劇本獎以及歐洲影展最佳青年電影獎,使他成為西班牙最受歡迎的新銳導演。其後作品屢獲國際大獎。被稱為布努艾爾以後最有影響的西班牙導演,作品具爭議性,着重表現欲望、暴力、宗教等議題,並通過鮮艷的色彩,展示出一種後現代的審美眼光,以及對權威的極大藐視。

基本信息

外文名:PedroAlmodóvarCaballero

國籍:西班牙

出生日期:西班牙

中文名: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其他成就:情感片《朱門巧婦》

個人資料

名稱: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Pedro Almodóvar Caballero)

職業:電影導演

國籍:西班牙

出生:1951年9月24日

佩德羅.阿莫多瓦(1951-)西班牙著名導演。出身貧寒,很早就對真實世界及宗教價值產生疑惑與失望。省吃儉用購買了攝影機,並在友人的資助下拍攝不少短片。《崩潰邊緣的女人》為他贏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劇本獎以及歐洲影展最佳青年電影獎,使他成為西班牙最受歡迎的新銳導演。

其後作品屢獲國際大獎。被稱為布努艾爾以後最有影響的西班牙導演,作品具爭議性,着重表現欲望、暴力、宗教等議題,並通過鮮艷的色彩,展示出一種後現代的審美眼光,以及對權威的極大藐視。人物簡介 佩德羅-阿莫多瓦1951年9月24日出生於西班牙卡拉特拉瓦省(Calatrava)的一個貧窮的小村莊卡爾澤達(Calzada)。'12歲時,佩德羅看了理查德-布魯克斯(Richard Brooks)的情感片《朱門巧婦》('Cat on a Hot Tin Roof'),便下定決心一生做一個信徒,因為自己的一生是'罪惡和墮落的一生'。這以後,十幾歲的佩德羅觀看了許多比利-威爾德(Billy Wilder)、道格拉斯-瑟克(Douglas Sirk)、艾爾弗雷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路易斯-布努艾爾、布萊克-愛德華茲(Blake Edwards)和新寫實主義馬科-費雷里(Marco Ferreri)以及費爾南多-費爾南-戈梅斯(Fernando Fernan-Gomez)等導演的影片,並深受影響,決定做一個電影人。1969年,佩德羅-阿莫多瓦離開了故鄉卡拉特拉瓦,前往馬德里發展。

所獲獎項

2006年因《回歸》獲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最佳女演員

2003年因《對她說》獲第75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

2003年因《對她說》獲第60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2003年因《對她說》獲第56屆英國學院獎(原作)最佳編劇、最佳非英語片

2003年因《對她說》獲法國愷撒獎最佳歐盟影片

2002年因《對她說》獲美國國家評論協會最佳外語片

2002年因《對她說》獲第15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

2000年因《關於我的母親》獲第72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

2000年因《關於我的母親》獲第57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2000年因《關於我的母親》獲法國愷撒獎最佳外語片

1999年獲法國愷撒獎榮譽獎

1999年因《關於我的母親》獲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1999年因《關於我的母親》獲第12屆歐洲電影獎(觀眾獎)最佳導演

1999年因《關於我的母親》獲第52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

1993年因《高跟鞋》獲法國愷撒獎最佳外語片

主要作品

  • 導演作品

吾棲之膚 The Skin I live In (2011)

回歸 Volver (2006)

不良教育Mala educación,La (2004)

對她說 Hable con ella (2002)

我的母親 All About My Mother (1999)

顫抖的欲望 Carne trémula (1997)

窗邊的玫瑰 Flor de mi secreto,La (1995)

高跟鞋 Tacones lejanos (1991)

捆着我,綁着我 ¡Átame (1990)

崩潰邊緣的女人Mujeres al borde de un ataque de nervios (1988)

欲望的法則Ley del deseo,La (1987)

鬥牛士 Matador (1986)

激情迷宮 Laberinto de pasiones (1982)

烈女傳 Pepi,Luci,Bom y otras chicas del montón Pepi,Luci,Bom (1980)

  • 編劇作品

破碎的擁抱(2009)

回歸 Volver (2006)

不良教育 Mala educación,La (2004)

對她說 Hable con ella (2002)

我的母親 All About My Mother (1999)

顫抖的欲望 Carne trémula (1997)

窗邊的玫瑰 Flor de mi secreto,La (1995)

高跟鞋 Tacones lejanos (1991)

捆着我,綁着我 ATAME(1989)

崩潰邊緣的女人 Mujeres al borde de un ataque de nervios (1988)

欲望的法則 Ley del deseo,La (1987)

鬥牛士 Matador (1986)

激情迷宮 Laberinto de pasiones (1982)

烈女傳 Pepi,Luci,Bom y otras chicas del montón Pepi,Luci,Bom (1980)

個人經歷

由於沒有錢上大學,加上70年代初,佛朗哥政府關閉了所有的電影學院,阿莫多瓦只能沿街叫賣書籍糊口,後來他進入了國家電話公司,在哪工作了10年。在這段時間裡,他白天在電話公司工作,晚上編寫故事、嘲諷新聞以及其他文章換取點稿費,同時拍攝了一些超8毫米短片和長片。1980年,他根據自己為一本科幻雜誌編寫的同名色情小說,編導了第一部登堂入室的喜劇片《烈女傳》('Pepi,Luci,Bom')。《烈女傳》是一部性感的諷刺劇,影片給了佛朗哥時代的西班牙社會一記響亮的耳光。影片公映,引起了巨大反響。二年以後,阿莫多瓦推出了他第二部編導的喜劇片《激情迷宮》('Labyrinth of Passion'),影片中再次體現出了那種及時行樂以及性亂的題材。在西班牙日新月異的反文化潮流時代,他早期製作的這些電影得到了傳媒和大眾的認同,他一舉成了70年代後期西班牙新潮流運動的新星。但是也有許多對西班牙'質量'電影有偏見的評論家對阿莫多瓦的作品不屑一顧,認為他太現代、太浮誇。

作為對這些評論的回應,阿莫多瓦推出了《黑暗的習慣》('Dark Habits',1983年)和《我為什麼命該如此》('What Have I Done to Deserve This?',1984年)二部影片。在《黑暗的習慣》中,他探索了那些生活在社會邊緣的修女們的生活,描述一位婦女被迫當修女的故事。《我為什麼命該如此》則講述了家庭主婦日常生活的辛勞,內心的痛苦與掙扎。這類關於被欺壓的家庭主婦主題和其它有關婦女獨立、自立的題材後來在他的影片中出現多次。1986年,佩德羅編導了著名影星安東尼奧-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首次擔綱主演的劇情片《鬥牛士》('Matador'),影片探索了性和死亡的關係,並向觀眾描繪了多種性關係,包括戀物癖、同性戀、窺陰癖、戀屍癖,更加深入了演繹的性慾及相關的法律問題。這些敏感的題材在他1987年編導的愛情喜劇片《欲望規則》('Law of Desire')中再次被提及,只是這部影片中還增加了點調料--公開的同性性行為,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在片中飾演了同性戀者安東尼奧。接下來安東尼奧還主演了佩德羅編導的下一部影片《瀕臨精神崩潰的女人》('Women on the Verge of a Nervous Breakdown',1988年)。這部影片尖銳地涉及到了對女性的性特徵和欲望的敏感題材,是佩德羅本人最為滿意的一部女性題材影片,也牢固確立了佩德羅-阿莫多瓦'女性導演'的地位。此片為他贏得了國際影壇上諸多聲譽,並在國內市場上創下了78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這一數字是當時西班牙電影史的最高紀錄,並保持了10年之久。

隨着佩德羅-阿莫多瓦在女性電影方面的成功,他接着轉而拍攝了一部荒誕、怪異的影片。1990年,他編導了性愛片《捆着我,綁着我》('Tie Me Up! Tie Me Down!'),這部影片講述了一位著名的女影星愛上了綁架、並劫持她為人質的歹徒。此片在西班牙評論界遭到了一致的排斥,評論家們指責他失去了當導演的感覺。影片也曾在美國引起了熱烈的爭論,受到了女權主義者和保障婦女利益團體的譴責。這部影片是佩德羅與安東尼奧-班德拉斯的第5次合作,倆人的第一次合作來自於《激情迷宮》,當時剛出道的安東尼奧只是有幾幕過場戲的配角。正是倆人的這幾次合作,造就了享譽國際影壇的'西班牙情人'。佩德羅編導的後二部影片:情愛兇殺片《高跟鞋》('High Heels',1991年)和愛情片《基卡》('Kika',1993年)得到的評論與《捆着我,綁着我》如出一轍。《基卡》更是因為片中的強暴場面令人反感,並在美國遇到指責。

1995年,佩德羅-阿莫多瓦改變了編導風格,推出了影片《窗邊的玫瑰》('The Flower of My Secret')。這部心理題材的影片愛到了眾多影迷們的追捧,認為這是他至今拍攝的最成熟的一部影片。在片中他所塑造的男主角形象也發生了改變,一改早先影片中時尚男孩的形象,刻畫了一位全新的正派男人。佩德羅編導的下部影片《顫抖的欲望》('Live Flesh')也沿襲了這個風格。這部倫理片改編自魯思-倫德爾(Ruth Rendell)的同名小說,由西班牙著名演員賈維爾-巴丹(Javier Bardem)主演。影片探索了愛情、迷失和苦難,這些題材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很少見到。

1999年,佩德羅-阿莫多瓦編導了一部嚴肅的劇情片《關於我的母親》('All About My Mother'),敘述的是女主角為車禍身亡的兒子尋找素未謀面生父的故事。在這部影片中,阿莫多瓦重新展現了他一貫的執導風格,即使在一個殘缺不全的家庭中也同樣存在着傳統的姐妹情誼、家庭力量。由於貝特-戴維斯(Bette Davis)、羅米-施奈德(Romy Schneider)和吉納-羅蘭(Gena Rowlands)的精彩演出,影片在1999年第52屆戛納電影節首映時贏得了好評,阿莫多瓦也獲得了最佳導演獎,以及第53屆英國學院獎最佳導演。該片還獲得了2000年第57屆金球獎和第72屆奧斯卡獎的最佳外語片。

2002年,佩德羅-阿莫多瓦推出了他的最新力作《對她說》。這部影片講述了兩個男人如何愛女人的故事,是一部關於友情、愛情、寂寞、生存和交談的影片。佩德羅花了很大的篇幅來描寫兩性間的友誼。雖然,佩德羅這回想拍攝一部男性題材的愛情片,但片中無不體現他對女性的痴愛,以及他一貫追求的細緻與敏感。阿莫多瓦也憑藉此片獲得了第15屆歐洲電影獎、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第56屆英國學院獎最佳編劇,以及第75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的提名。

除了在電影創作上屢有讓人耳目一新之外,這位西班牙電影大師在其它方面也常有驚人之舉:他是80年代初西班牙首都常被人評頭論足的'阿莫多瓦&;麥克納馬拉'('Almodovar & McNamara')二人唱組合的主唱歌手。他還在自編、自導、自製的影片《激情迷宮》中,化着濃妝、穿着女性服裝,大膽地以女人的造型出現。1987年他還和弟弟阿古斯汀-阿莫多瓦(Agustín Almodovar)組建了頗具實力的家族式'欲望無限'電影製作公司(El Deseo,S.A)。

時間紀事

1951年9月25日佩德羅阿爾莫多瓦(Pedro Almodovar)生於西班牙雷亞爾市卡爾薩達.德卡拉特拉瓦村,他的父親靠販酒為生,母親是家庭主婦。

1959 年全家遷居到埃斯特拉馬杜拉的卡賽雷斯,在此完成了初中和高中學業。他經常去電影院看電影,對這門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67年隻身來到西班牙首都馬德里。

1968-1974年在國家電話公司工作。利用業餘時間看電影和電影書籍,寫電視連續劇,演話劇,參加音樂小組,拍攝超8毫米短片,如:《美夢》、《明星》等。這些「手工式」的作品內容十分廣泛,雖然帶有濃重的稚氣,但可以看到一種野性的幽默。

1975-1979年

1975年11月20日

佛朗哥去世,獨裁政權宣告瓦解。新政府取消了1963年制定的電影審查法規,繼而以電影分級替代。1977-1983被稱為「Movida」的新文化潮流在馬德里蓬勃發展,阿爾莫多瓦是「Movida」的主要成員之一。此時,他還拍攝了超8毫米長片和16毫米短片《薩羅梅》。

1980年

自籌資金、自編自導了第一部長故事片《佩比、盧西、博以及不出眾的姑娘們》(Pepi,Luci,Bom y otras chicas del monton)。該片雖然電影語言極不成熟,技術存在問題,但已顯示出阿爾莫多瓦在藝術創作上的潛力。同時,也看出了他受到美國「地下電影」的影響。阿爾莫多瓦認為這是自己的實習之作。(西班牙菲加羅電影公司出品 彩色 80分鐘 編導:佩德羅.阿爾莫多瓦,主演:卡門.毛拉飾佩比、埃瓦.希瓦飾盧西)

1982年

《激情迷宮》(Laberinto de pasiones)仍是阿爾莫多瓦探索和學習之作,但從本片中可以看出他對表現都市個人情感與欲望的迷戀。該片的美術、服裝、音樂等均由「Movida」的代表人物擔綱。(西班牙阿爾哈維列電影公司出品 彩色 100分鐘 編導: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主演:賽希莉亞.羅特飾賽希莉婭、伊馬諾爾.阿歷亞斯飾里薩.尼羅)

1983年

《在黑暗中》(Entre tinieblas)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了一群瘋狂的、病態的修女。她們有的吸毒、有的寫低級艷情小說,有的則對時裝感興趣。阿爾莫多瓦以一種虛無的態度藐視宗教的存在。(西班牙德紹羅電影公司出品 彩色 115分鐘 編導: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主演:克里斯蒂娜.桑.帕斯庫亞爾飾尤蘭塔、胡列塔.賽拉諾飾院長嬤嬤)

1984年

《我為什麼命該如此》( Que he hecho yo para merecer esto!)描寫了家庭主婦、清潔工格羅莉婭的生活和情感。該片具有一定的社會性,並標誌着他在藝術上開始成熟。評論界將其稱為「80年代的新現實主義影片」。(西班牙德紹羅電影公司出品彩色 102分鐘 編導: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主演:卡門.毛拉飾格羅莉婭、安赫爾.德安德雷斯.洛佩斯飾安東尼奧)

1985-1986年

《鬥牛士》(Matador)以抽象、隱喻的方式涉及了情慾與死亡。該片在電影語言的運用、藝術處理等方面較為成功。但影片引起了一些爭議。西班牙評論界對編導者將曾是著名鬥牛士的男主角描寫成殺人犯提出了批評,認為他褻瀆了西班牙最為神聖的鬥牛文化。(西班牙安德雷斯.維.戈麥斯電影公司出品 彩色 96分鐘 編導: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主演:阿蘇塔.賽爾納飾瑪麗婭.卡爾德納爾律師、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飾安赫爾、南喬.馬丁內斯飾迪戈)

《欲望的法則》(La ley del deseo)通過作家巴勃羅的生活,展現了人的欲望及高於一切的情慾。影片是一部情節劇,涉及了男性同性戀及變性人。該片在1987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國際電影節獲最佳導演獎;1987年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的「新生代獎」;馬德里歐塔最佳導演獎等獎項。女演員卡門.毛拉獲國家電影獎。(西班牙埃爾德賽奧電影公司出品 彩色 100分鐘 編導: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主演:歐賽維奧.龐塞拉飾巴勃羅卡門.毛拉飾蒂娜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飾安東尼奧)

阿爾莫多瓦與其弟阿古斯丁.阿爾莫多瓦成立了埃爾德賽奧電影公司,自此,阿爾莫多瓦拍攝的所有影片均由該公司出品。

1987年

《神經近於崩潰的女人》(Mujeres al borde de un ataque de nervios)取材於谷克多的作品《人的聲音》。影片描寫了都市裡被拋棄的女人的心態。該片充分表現了阿爾莫多瓦獨特的藝術風格,是他走向藝術巔峰的代表作。這部影片在西班牙刷新了票房收入,並在眾多國家上映。該片獲1988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故事片、最佳劇本獎;1988年歐洲電影最佳青年作品和最佳女演員獎,1988年紐約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外語片獎;西班牙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女配角、最佳剪輯5項「戈雅獎」;多倫多電影節獲最受觀眾喜愛獎;西班牙國家電視台的最佳影片;1989年意大利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導演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西班牙埃爾德賽奧電影公司出品 彩色 95分鐘 編導: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主演:卡門.毛拉飾佩芭、費爾南多.紀兼飾伊萬)

1989年

《捆住我》( Atame!)表現了男主人公的畸形心態,他用暴力征服自己所愛的女人。影片裝飾性的、具有個人特色的色彩極為突出,該片上映後引起一定的爭議。(西班牙埃爾德賽奧電影公司出品,彩色,101分鐘 編導: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主演:維多莉婭.阿夫里爾飾瑪麗娜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飾里奇)

1990年

榮獲西班牙國家電影獎。慕尼黑電影資料館舉辦了阿爾莫多瓦個人作品展。

1991年

《高跟鞋》(Tacones lejanos)是一部表現母女關係、探索女性世界的作品。影 片中的道具呈現出鮮明的巴羅克的風格,具有強烈的人工美學的色彩。該片獲1992年法國愷撒獎;巴西格拉馬多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西班牙「頭版協會」的「布努艾爾大獎」等獎項。(西班牙埃爾德賽奧電影公司出品 彩色 113分鐘 編導: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主演:維多莉婭.阿夫里爾飾蕾維卡 瑪麗莎.帕雷德斯飾貝吉)

1992年

擔任影片《變形人的行動》的製片人。

1993年

《基卡》(Kika)置景的技巧完美,並突出了圓周,以圓隱喻眼睛及影片中與之相關的物品:望遠鏡、攝像機和照相機,同時也顯示出了造型的獨特。(西班牙埃爾德賽奧電影公司出品 彩色 117分鐘 編導: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主演:貝羅尼卡.弗爾蓋飾基卡、維多莉婭.阿夫里爾飾安德雷婭)

1994年

榮獲法國文化部授予的文學藝術勳章;獲外國報刊協會獎。

1995年

《我的秘密之花》(La flor de mi secreto)的風格與阿爾莫多瓦以前的影片有

所不同,該片以樸實的手法,直接的敘述,表現了女人的情感和內心的孤獨,融入了編導者對女性情感的理解。這部影片獲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評委員會大獎和最佳女演員獎。(西班牙埃爾德塞奧電影公司出品,彩色 90分鐘 編導: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主演:瑪莉莎.帕雷德斯飾萊奧、胡安.埃查諾維飾安赫爾) 擔任影片《我有個家》的製片人。

1996年

獲阿爾法斯.德比電影節歐洲獎。擔任影片《通道》的製片人。

1997年

《顫抖的肉體》(Carne tremula)取材於倫德爾的小說,講述了三個男人與兩個 女人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並勾畫了馬德里這座都市的特徵。該片獲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1998年10部最佳影片;意大利電影記者協會的最佳外語片獎和最佳女演員獎;西班牙一項「戈雅獎」。(西班牙埃爾德塞奧電影公司、法國CIBY2000公司、法國電視3台聯合出品 彩色 105分鐘 編導: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主演:弗朗西斯卡.內里飾埃萊娜、里維托.拉瓦爾飾維克托、哈維爾.巴爾登飾戴維) 榮獲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獲西班牙拉曼查卡斯蒂利亞金獎章。[1]


1998-1999年

1998年榮獲美術成就金獎章。

《關於我的母親》(Todo sobre mi madre)比他以往的影片都更為集中、更為深入地描寫了女性生活及她們面對逆境的勇氣。該片的敘事風格樸實無華,脈絡清楚。影片上映後,引起觀眾和評論的一致好評,該片在眾多國家發行。影片獲1999年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第12屆歐洲電影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獎;1999年美國最佳外語片金球獎;第25屆洛杉磯影評人協會頒發的最佳外語片獎;英國獨立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西班牙最佳導演「戈雅獎」等獎項。1999年12月20日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世界10大最佳影片,《關於我的母親》排在首位。(西班牙埃爾德塞奧電影公司、法國雷恩電影公司、France 2聯合出品 彩色 95分鐘,編導:佩德羅.阿爾莫多瓦 主演:賽希莉婭.羅特飾曼努埃拉、瑪麗莎.帕雷德斯飾烏瑪.羅霍)

1999年阿爾莫多瓦榮獲法國愷撒榮譽獎。[2]


自《神經近於崩潰的女人》取得成功之後,阿爾莫多瓦逐漸成為一位引人矚目的公眾人物。他的影片的出現被視為西班牙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每當他接受電視台採訪的節目播映時,收視率就會直線上升。人們喜歡他的直言不諱,喜歡他的幽默。阿爾莫多瓦式的語言已成為他影片的一種範式。好萊塢曾多次邀請阿爾莫多瓦赴美國拍片,並於最近在紐約舉辦了他的個人作品回顧展。阿爾莫多瓦重視後電影的開發,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出版他撰寫的電影文學劇本、他影片的原聲帶和音樂帶

參考資訊

視頻

阿莫多瓦首部英語作品重返威尼斯!《花木蘭》放棄北美院線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