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使

使(拼音:shǐ),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最早見於甲骨文 。本義為派人做事,差遣,指派,後引申為使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使

拼音; shǐ

注音; ㄕˇ

平水韻部; 上聲四紙

部首; 亻

總筆畫; 8

五筆; wgkq(86版)、wgkr(98版)

倉頡; ojlk

鄭碼; najo

四角號碼; 25206

統一碼; 4F7F

造字法; 會意兼形聲字

結構; 左右結構

字級; 一級字

字源演變

會意兼形聲字,初文是會意字,從又持A,所象不明。甲骨文有B字(《小屯南地甲骨》650),西周金文有C字,從又持D、E。F、G當均為一種旗幟的象形,手持之,以示旌節,H或即為I、J之省,如此則其本義當表使者之"使",殷墟卜辭有"方其殺我使"、"方弗殺我使"之貞,可謂本字本用。商代甲骨文"使"與"事"同用K,此外還表示使令義,三義共一形。西周承襲初文寫法,與"事"仍共一形。戰國時開始追加人旁,從形體上強調"使"和人事相關,並與事字開始相區分。或追加辵旁,表示其義和出使有關。秦獨行從人的使字,此後遂以之結體。本義為派人做事,差遣,指派。後引申泛指支配,支使,又引申役使;用;駕馭;做等。引申特指受命出使,受命出國。用作官名,也表假設。又有填補音節的作用。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伶也。從人吏聲。疏士切〖注〗ᥐ、ᷮ,古文。

說文解字注 令也。

大徐令作伶。誤。令者、發號也。釋詁。使、從也。其引伸之義也。按許書無駛颲字。左傳。吏走問諸朝。本作使起問諸朝。古注。使、速疾之意也。又鬯部鰢、烈也。讀若迅。葢此二字卽今之駛颲字乎。水部沑、水吏也。吏同使。謂水疾。

從人。吏聲。

疏士切。一部。

康熙字典

《唐韻》疏士切。《集韻》《韻會》爽士切。《正韻》師止切。$音史。令也,役也。《豳風》序:說以使民。《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注:指事使人也。《管子·樞言篇》: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

又《集韻》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颲。遣人聘問曰使。《前漢·韓信傳》:發一乗之使,下咫尺之書。

又《鬼谷子抵巇篇》:聖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又《諡法》: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 本作ɕ。《六書統》:從人,從事,令人治事也。[1]

參考文獻

  1. 使,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