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子炮製方法與標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使君子炮製方法與標準
目錄
【藥材來源】
使君子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ls indica L.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皮變紫黑時採收,除去雜質,乾燥。
【古代炮製方法】
宋代有制炭(《聖惠方》),面裹煨(《博濟》),蒸製、焙制(《史載》),火炮(《局方》),煨制(《傳信》)等炮製方法。明代則用炒熟(《嬰童》)、火煨(《粹言》)、煮製去油(《瑤函》)等法。清代多用蒸法(《說約》)。
【現代炮製方法】
1、使君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2、使君子仁:取淨使君子,除去外殼,取仁。
3、炒使君子仁:取使君子仁,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有香氣,取出晾涼。
【飲片性狀】
使君子呈卵形或橢圓形,具5條縱棱,偶有4~9棱,長2.5~4cm,直徑1.5~2cm;表面黑褐色或紫黑色,光滑,微有光澤。一端狹尖,另一端鈍圓,有明顯圓形的果柄痕,質堅硬,橫切面多呈五角星形,稜角外殼較厚,除去外殼,內有長橢圓形或紡錘形種子1粒;氣微香,味微甜。使君子仁呈長橢圓形或紡錘形,長1~2cm,直徑6~9mm;表面棕色或棕褐色,皺縮,有縱溝,種皮薄脆,易剝落而露出黃白色子葉,子葉2片,肥厚,邊緣不整齊;胚根細小成點狀;氣微香,味微甜。炒使君子仁表面微黃色,有香氣。
【質量標準】
使君子含胡蘆巴鹼不得少於0.20%。
【炮製目的】
使君子味甘,性溫。歸脾經、胃經。具有殺蟲消疳的功能。 使君子仁與帶殼使君子功用相同,入煎劑可直接用使君子搗碎入藥,使君子仁多入丸、散劑或嚼食。生品以殺蟲力強,常用於蛔蟲病、蟯蟲病。炒使君子長於健脾消積,亦能殺蟲,多用於小兒疳疾及蛔蟲腹痛。
【臨床應用】
1、生用
(1)蛔蟲病:常與苦楝根皮、檳榔、蕪荑等同用,能殺蟲驅蛔,用於蛔蟲病,蟲積腹脹,青筋顯露,反能飲食,如使君子丸(《症因脈治》)。亦可與苦楝根皮、檳榔、雷丸、大黃、厚朴等配伍,治療膽道蛔蟲或腸道蛔蟲,如驅蛔湯三號(《簡明方劑辭典》)。《全幼心鑒》治小兒蛔痛,單用使君子仁嚼服,因其氣香味甘而不苦,易為小兒接受。
(2)蟯蟲病:《中醫兒科臨床手冊》驅蟲粉,單用使君子粉,每次劑量為年齡加0.3g,日服3次,飯前1小時吞服,每天最大總量不超過12g,療程為10天,治療蟯蟲病。亦可配伍檳榔、百部、鶴虱煎服,或每晚臨睡前灌腸。
2、制用小兒疳疾:可與炒黃連、麥芽、橘紅、蕪荑、龍膽草配伍,用於小兒疳疾,面黃肌瘦,肚大青筋,牙疳口臭,或蟲積下痢,腹痛等,有清熱化滯,殺蟲消疳的作用,如五疳消食丸(《局方》)。單用使君子仁炒香食用,1歲1粒,總量不超過20粒,治小兒疳疾蟲痛,亦有良好效果。若蟲積日久,損害脾胃,可與人參、白朮、茯苓(去皮)等配伍,能驅蟲消疳,補益脾胃,用於小兒蟲疳,體熱面黃,肢細腹大,發焦目暗等,如布袋丸(《補要袖珍小兒方論》)。
【現代研究】
使君子主要含使君子酸鉀。種子又含使君子酸、胡蘆巴鹼、吡啶、脂肪油等。使君子驅蟲的有效部位是水溶的,其中使君子酸鉀為驅蟲的有效成分之一,現證實脂肪油也有驅蟲作用。 近年臨床觀察發現,成人服使君子果殼(與瀉劑合用)排蟲率為75%,全果為80%,可見驅蟲效果差別不大,並且多組成複方應用。因此認為統一以果實入藥,經低溫均勻加熱炮製後應用為宜。但清炒法不易均勻炒透,小生產可用砂燙法代替,砂溫不超過110℃為好,大生產可採用100℃左右溫度烘製,以烘至種仁變軟,香氣逸出為經驗指標。這既符合臨床用藥需要,又能降低副作用,簡化操作,節省藥材。
【附】
文獻摘錄「慢火煨香熟用」(《粹言》)。「炒熟」(《嬰童》)。
【總結】
使君子古代炮製方法不太多,但通過大量醫藥文獻的考察,使君子種仁和果實入藥並存,且二者均主用炮製品。炮製方法以低溫均勻加熱煨制為主。入藥部位及炮製方法,與用法、劑型、患者有關。小兒服用,則以炒使君子仁為主,單味嚼服或研粉;複方入煎劑或丸劑,則可連殼使用,並主用加熱的炮製品。
從炮製研究的結果來看,使君子殼在整個果實中占有63.7%的比例,而3種主要成分種仁高於果實1倍以上,高出果殼數倍,殼似為質次部分。但臨床觀察顯示,果殼與果實的排蟲率差別不大,說明除測定的3種成分外,還含有其他驅蟲成分。
現今臨床上,對使君子炮製品的應用方法基本與古代一致,但古代多用加熱後的炮製品,而現在則生用較多,尤以生使君子仁嚼服較常見。生用副作用較大,常見的為呃逆(嚼服使君子仁較易發生),多服可出現眩暈、噁心等反應。炒用可減輕副作用。若出現呃逆,用使君子殼煎服可止,且可增強驅蟲作用。所以使君子或使君子仁均以低溫加熱炮製後應用為宜。 [1]
【炮製方法】
1.使君子:呈卵形或橢圓形,具5條縱棱,偶有4~9棱,長2.5~4cm,直徑1.5~2cm;表面黑褐色或紫黑色,光滑,微有光澤。一端狹尖,另一端鈍圓,有明顯圓形的果柄痕,質堅硬,橫切面多呈五角星形,稜角外殼較厚,除去外殼,內有長橢圓形或紡錘形種子1粒;氣微香,味微甜。
2.使君子仁:呈長橢圓形或紡錘形,長1~2cm,直徑6~9mm;表面棕色或棕褐色,皺縮,有縱溝,種皮薄脆,易剝落而露出黃白色子葉,子葉2片,肥厚,邊緣不整齊;胚根細小成點狀;氣微香,味微甜。
3.炒使君子仁:呈長橢圓形或紡錘形,表面微黃色,有香氣。
【炮製作用】
使君子仁與帶殼使君子功用相同,入煎劑可直接用使君子搗碎入藥,使君子仁多入丸、散劑或嚼食。生品以殺蟲力強,常用於蛔蟲病、蟯蟲病。炒使君子長於健脾消積,亦能殺蟲,多用於小兒疳疾及蛔蟲腹痛。 通過上文的閱讀,相信大家對於使君子的炮製方法和作用有所了解了吧!現今臨床上,對使君子炮製品的應用以生用較多,尤以生使君子仁嚼服較常見。 [2]
【炮製方法】
1.使君子:取原藥材,除去殘留果柄及雜質。用時搗碎。
2.使君子仁《活幼心書》:「薄切。」《普濟方》:「搗為極細。」《嬰童百問》:「湯浸,去黑皮。」現行,取淨使君子,除去硬殼及霉敗的果實。用時搗碎。
3.炒使君子《嬰童百問》:「炒熟。」現行,取淨使君子仁,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黃色微有焦斑,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放涼,用時搗碎。
4.煨使君子《博濟方》:「以面裹,於慢火中煨,候面熟為度,去面。」《傳信適用方》:「煨去皮。」《醫宗粹言》:「慢火煨香熟用。」現行,臨用時在微火中燒,皮焦仁黃時取出,去殼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