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俄爾欽·貢噶桑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俄爾欽·貢噶桑波(1382年-1456年)藏族西藏正昌之覺吾家族人,生於薩迦地方。藏傳佛教薩迦派高僧,薩迦派俄爾派的創始人。[1][2]

生平

貢噶桑波的先祖自正昌遷居薩迦,是薩迦大長·悉脫巴之司茶,繼而擔任薩迦近侍管家。其父名本倉·珠巴雲丹,母名索南華丹(喇讓仁欽·崗白宏桑之女)。藏歷第六繞迥之水狗年(1382年,明朝洪武十五年),貢噶桑波生在薩迦地方。5歲時,其父想讓其以司茶為業,曾令貢噶桑波拿一塊與銀壺重量相當的石頭行走,以試驗其耐力。他厭惡世俗之事,面露不悅,遂將石頭棄於地上。6歲,在達欽·貢噶仁欽的關懷下,他師從法王益西堅讚學習字母拼讀。9歲從益西堅讚受居士戒沙彌戒,自此刻苦學習佛法,後來在法王益西堅讚座前受比丘戒菩薩戒密乘戒,熟習一切顯密教法,尤其善長薩迦派的「曼荼羅儀軌成就法」,成為法王益西堅讚的得意門生。25歲時,法王益西堅讚圓寂,貢噶桑波料理完老師的喪事後,赴香卻科崗師從譯師嘉卻學習密法,又至協貢寺,師從布陀室利學習密法,在薩桑寺師從薩桑喇嘛·旋努洛哲學習佛法。29歲時,即藏歷第七繞迥之金虎年(1410年,明朝永樂八年),薩桑上師對他說:「我不知還能活多久,你現在擔任薩桑寺寺主吧,要管理好寺院。」隨後薩桑上師授其《密續事部》經典以及鈴杵、法螺,並授其法王繼承人之位。從29歲至49歲,貢噶桑波主持薩桑寺20年時間內,每年夏季和冬季講法,春季和秋季傳授灌頂以及經教戒律。當時,衛、藏、康區請其授沙彌戒比丘戒的人逾萬人,請其授灌頂、經教的人更多。49歲時,因寺院僧人過多,俗事幹擾嚴重,貢噶桑波準備赴納薩普日追、桑木林日追(均是山間寺院)講經,但問卜之後未能如願,便改去埃旺日追。因在當地說法諸事業昌盛,供養甚豐,故新建經堂,其內供奉尼泊爾塑像匠人阿克惹納等人塑造的釋迦牟尼金銅大佛像,以及用純金書寫的《甘珠爾》。寺內供奉的佛像、經塔非常多,又興建了講經院。該寺便是俄爾欽·貢噶桑波親自創建的「艾旺曲登寺」,因建在俄爾地方,故又稱「俄爾寺」,貢噶桑波也被尊稱為「俄爾欽大師」。俄爾寺是薩迦派晚期在後藏傳播密宗的重要寺院,創建於1429年。後來,貢噶桑波又到阿里、雅浪等地傳法,在傳授灌頂時不收受財物,遍施法雨,故求法者甚多。

貢噶桑波自15歲至終年圓寂,因為一貫進食節制,禁肉食,且努力講經,所以健康情況不佳,患有水腫癥,經常肌體消瘦、周身無力。75歲時,藏歷第八繞迥之火鼠年(1456年,明朝景泰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貢噶桑波將薩班的卷軸畫像、漢地鈴杵及七衣傳給弟子官卻堅讚,並再三叮囑。四月二十五日上午,貢噶桑波圓寂。貢噶桑波的弟子甚多,相傳從其受戒者有1.2萬餘人。知名弟子有薩迦世系的悉脫巴·貢噶旺秀、達欽·曲彌巴·洛哲旺秀、俄堪布·官卻堅讚、旋努堅讚、旺秀紮桑等人。貢噶桑波的著作有聞法類、修法類、儀軌、書函等連同各函的目錄共計21種,德格版集為《艾旺全集》(四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