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盧斯元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保盧斯元帥 | |
---|---|
原文名 | Friedrich Wilhelm Ernst Paulus |
出生 |
1890年9月23日 黑森州布賴特瑙鎮 |
逝世 | 1957年2月1日 |
國籍 | 德國 |
職業 | 軍人 |
保盧斯元帥
1890年出生於黑森的布賴泰瑙鎮的保盧斯,19歲時在卡塞爾的高中畢業之後,就去報考皇家海軍軍官學校。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弗里德里希·威廉·恩斯特·保盧斯外文名稱Friedrich Wilhelm Ernst Paulus出生日期1890年9月23日出生地黑森州布賴特瑙鎮 業軍事家、參謀長、策略家民族日耳曼國籍德國逝世日期1957年2月1日
本段簡介
1890年出生於黑森的布賴泰瑙鎮的保盧斯[1]。,19歲時在卡塞爾的高中畢業之後,就去報考皇家海軍軍官學校。由於他出身平民,因而未被錄取。保盧斯決心攻讀法律。但他在馬爾堡大學學習了一年之後,又進入了巴登的步兵第三團。入伍第二年即晉升少尉。翌年秋天,他娶羅馬尼亞貴族之女索利斯庫為妻。1914年秋,保盧斯以營副官之職開赴前線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因作戰表現突出而於1917年調至參謀本部服務[2]。
軍旅生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保盧斯已是獲得過兩枚鐵十字獎章的上尉軍官[3]。他最初在邊防部隊任職,加入陸軍後,曾被派往 1942年德軍夏季攻勢發起後,保盧斯指揮第六集團軍及時占領了進攻出發陣地,擊退了蘇軍於5月9日開始的鉗形攻勢,17日向蘇軍突擊,迫使蘇軍停止進攻轉為防禦。25日部分蘇軍被殲滅。保盧斯的部隊表現極為出色,他本人簡直成了最高統帥部的寵兒。5月29日,他因戰功而獲騎士鐵十字勳章。
希特勒鞭策着東戰場的部隊向前推進,而不給一刻喘息之機。不顧嚴重的補給困難,他命令迅速對伏爾加河和高加索發起攻勢。他愈來愈依靠自己的主觀願望和臆斷指揮戰爭。6月底,南方集團軍群被分為A、B兩個集團軍群,博克元帥指揮轄有第六集團軍和坦克第四集團軍的B集團軍群向伏爾加河突擊。B集團軍群打到頓河的沃羅涅什時,博克堅持固守這一線,以便警戒兩翼。希特勒因此而免去了他的職務,並派魏克斯元帥接替。
此時蘇軍最高統帥部正確分析了形勢,計劃通過頑強的防禦削弱並阻止德軍進攻集團,不讓它進至伏爾加河,從而贏得必需的時間來組訓預備隊,待條件成熟後轉入堅決的反攻,以求扭轉整個蘇德戰場形勢。
考慮到斯大林格勒方向已形成的獨立性和雙方在這裡已集中了大量兵力,蘇軍最高統帥部於7月12日決定在西南方面軍原有的基礎上成立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共有地面7個集團軍加空中1個集團軍的兵力,由蘇聯元帥鐵木辛哥任方面軍司令員。
蘇軍在頓河及伏爾加河之間,構築了縱深60公里的4道防禦圍廓,即外層圍廓、中層圍廓、內層圍廓、市區圍廓。對城市防禦起了不小作用。
斯大林格勒會戰 7月15日,保盧斯奉命指揮德軍 為消除德軍占領卡拉奇地域渡口的威脅,7月25日至27日,蘇軍總參謀長 9月21日,保盧斯集中4個師,在100輛坦克和航空兵支援下向城市中部的伏爾加河突進,至26日,擊潰了蘇軍近衛步兵第13師和步兵第42、92旅的頑強抵抗,占領了市區中部和南部。從27日開始雙方展開了爭奪城市北部工廠區的血戰。為支援市區防禦,蘇軍組成了兩個集團軍的混成支隊,在空軍第8集團軍支援下於9月28日夜在城市南郊實施局部反攻,但未奏效,沒能改變戰場態勢。10月5日,斯大林命令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守城市,要把每一幢房屋和每一條街道都變成堡壘,抗擊德軍進攻。蘇軍根據建築物大小,配置一個排到一個連的兵力,並儲備彈藥、糧食和醫藥用品,以供長期堅守。近衛步兵第13師中士巴甫洛夫等24名戰士和30餘名居民,自9月中旬堅守「1月9日」廣場旁的一幢大樓近兩個月之久。德軍反覆衝擊,付出重大傷亡,但始終未能攻下。為了紀念這些守衛戰士的功績,戰後大樓重建,命名為"巴甫洛夫大樓」。此一戰例說明了蘇軍的抵抗多麼頑強。10月6日,斯大林格勒初雪,嚴寒降臨,本來因補給遲遲不到、兵力嚴重削弱而困難重重的德軍第六集團軍,現在連冬裝都尚無着落。希特勒此時已免去了A集團軍群司令利斯特元帥的職務。親自兼任其職;並將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上將撤職,以蔡茨勒接替。他在10月上旬下令一定要攻占斯大林格勒。保盧斯在上司的催促下,指揮部隊對工廠區和奧爾洛夫卡地域展開猛烈的衝擊,同時在市區中部對蘇軍近衛步兵第十三師重新發起猛攻。經過激戰,他的部隊終於突入「街壘」和「紅十月」工廠外的小鎮地域。
10月14日,保盧斯攻向拖拉機廠和「街壘」廠,他在約5公里寬的地段上集中了兩個坦克師和三個步兵師的兵力進行突擊,德軍航空兵出動率也達到了市區爭奪戰以來的最高點,出動了2000架次飛機支援地面戰鬥和轟炸市區。15日,保盧斯攻陷了拖拉機廠。17日蘇軍第一三八師增援工廠區戰鬥。在伏爾加河畔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展開了殘酷的爭奪戰。18日保盧斯的城市攻堅戰取得進展,控制了城市的絕大部分,並幾乎癱瘓了蘇軍的河上交通。蘇軍最高統帥部宣布斯大林格勒的局勢大大惡化,並投入強大的兵力於戰區。蘇軍的頑強戰鬥,大量殺傷了德軍,德軍的攻勢逐漸減弱,一切都預示着要發生一場變化了的大規模攻防戰。 城市攻防戰為了先發制人,保盧斯命令先行炸毀斯大林格勒的「加農炮工廠」和「網球拍」廠這兩個橋頭堡。攻擊從11月9日開始,但由於步兵過度勞累,攻擊多次受挫,雙方傷亡都很大。11月11日,他再次發起衝擊,企圖占領城市。這一天在他的嚴厲督令下,德軍拚命強擊,占領了「街壘」廠的南部並進至伏爾加河岸。蘇軍第62集團軍被分割成三個部分,但他們憑着這三塊陣地牽制着進攻的德軍。13日,保盧斯進行了最後一次進攻,由於蘇軍的殊死抵抗,德軍第六集團軍傷亡太大,攻擊又被迫停止。
至11月18日,斯大林格勒經受了德軍多次猛攻,蘇軍守住了重要的戰略要地。保盧斯感嘆着奪取目標有時好像就在指顧之間,然而始終可望而不可即。戰況出現了迅速的逆轉。 1942年11月19日晨7時30分,大霧瀰漫,大雪紛飛,蘇軍西南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開始了衝擊前80分鐘的炮火準備,接着實施突擊,揭開了
1943年元月8日,蘇軍頓河方面軍司令員羅科索夫斯基中將發出最後通牒,令德軍第六集團軍停止抵抗繳械投降,失去主張的保盧斯請示希特勒,被希特勒嚴詞拒絕。10日,蘇軍對頑抗到底的德軍發動進攻,炮兵幾乎掀翻了德軍的陣地,在蘇軍由空中300架飛機支援下的坦克和步兵的強大攻勢面前,德軍防線立即土崩瓦解了。12日,蘇軍主要突擊集團前出到德軍的第二道防禦地帶。14日至16日,皮托姆尼克機場落入蘇軍手中。18日黎明,蘇軍前出到大羅索什卡、岡恰拉、沃羅波諾沃地區,德軍在保盧斯指揮下依託預先構築的工事陣地進行頑抗。22日,蘇軍調整部署後重新發動了全線進攻。古姆拉克以東鐵路線被切斷,古姆拉克機場也被占領。在糧盡援絕、饑寒交迫的情況下,保盧斯向希特勒呼叫請求分散向西南突圍,但這個請求再次被拒絕。元月25日,蘇軍進到斯大林格勒西郊。26日,蘇軍由西向東進攻的第21集團軍與由東向西進攻的第62集團軍在馬馬耶夫崗會師。德軍第六集團軍被分割成南北兩個集群,九個師的殘部被包圍在市中心,12個師的殘部被包圍在「街壘」工廠和拖拉機廠地域。當日保盧斯不願部隊再付出不必要的傷亡,急電陸軍總部要求投降,希特勒再次拒絕,回電命令該集團軍堅守陣地戰至最後一人一彈。27日,蘇軍3個集團軍對城市南部德軍集群實施突擊,3個集團軍對城市北部德軍集群展開圍殲。
元月30日,城市南集群軍的第十四坦克軍投降,次日,第五十一軍也隨之投降。就在31日這天,保盧斯接到希特勒晉升他為元帥的命令。但他已同蘇軍取得聯繫,同意投降。當蘇軍指揮員出現在他的集團軍司令部時,他慌恐又羞怯地退回自己的房間,關上燈,彎着腰收聽無線電廣播。投降事宜則委託給他的參謀長施密特少將代辦。保盧斯讓施密特轉告蘇軍,他僅能代表他本人及其司令部投降,但不能代表他的集團軍所有殘部投降,因為同他們已經失去聯絡。
城市南部的德軍集群在剛被希特勒提升為元帥的保盧斯及其參謀長施密特將軍被俘後,停止了抵抗。北部德軍集群仍繼續頑固抵抗,蘇軍在每公里正面集中了多達338門的大量火炮,對德軍實施了猛烈轟擊,2月2日德軍城北部集群終於放下了武器,第十一軍軍長施特雷克爾成了俘虜。
戰役結果
苦戰了200個晝夜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流血最多的斯大林格勒會戰就此結束了,它以蘇聯軍隊的輝煌勝利告終。德軍在會戰中損失約150萬人,占其在蘇德戰場作戰總兵力的四分之一。在斯大林格勒一帶德軍損失了80多萬人,僅第六集團軍就有20多萬人損耗在這裡。它在被圍當日共有25萬至26萬多人,到投降時只剩下9萬人活着走進俘虜的行列。這些俘虜行進在冰天雪地之中,衣不蔽體,食不裹腹,估計他們大半都死在了草原上。因為其下場至今仍一直是個謎。
本段後記
保盧斯被蘇聯人關進了戰俘營,他供認,德國進攻蘇聯是完全違背國際公法的。他也承認,他曾服從了一個不講信義的人,所以自己才會失敗。1944年,他加入德國軍官反法西斯聯盟,後加入「自由德國」民族委員會的「德國軍官同盟」,公開反對希特勒及其指揮下的戰爭。
1946年,保盧斯奉召前往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在審判納粹戰犯時出庭作證,證明他的那些昔日戰友和同事們犯有戰爭罪行。
1953年他從蘇聯的戰俘營被釋放,獲釋後定居於前東德的德累斯頓。1957年2月1日,保盧斯因長期患病而去世
視頻
包圍圈中的保盧斯被提拔為陸軍元帥,但他明白這樣做的真正
參考來源
- ↑ 1890年出生於黑森的布賴泰瑙鎮的保盧斯,搜狗, 2018-03-2
- ↑ 因作戰表現突出而於1917年調至參謀本部服務,搜狗, 2010-8-6
- ↑ 保盧斯已是獲得過兩枚鐵十字獎章的上尉軍官,搜狗, 1890.9.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