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保真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保真湯

 

 

 

求真百科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保真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勞證十藥神書》,具有補虛除熱之功效。主治勞證骨蒸體虛,潮熱盜汗。

歌訣

保真肺癆氣陰虧,參芪術草二地歸,二苓二芍二冬柴,陳朴骨蓮知柏味。

組成

當歸、人參、生地黃、熟地黃、白朮、黃耆各三錢9g,赤茯苓、白茯苓各一錢半4.5g,天門冬、麥門冬各二錢6g,赤芍藥、白芍藥、知母、黃柏、五味子、柴胡、地骨皮各二錢6g,甘草、陳皮、厚朴各一錢半4.5g。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以水二盞,加生薑三片,大棗五枚,蓮心五枚,同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服,一日三次,與保和湯間服。

功用

補虛除熱。

主治

勞證骨蒸體虛,潮熱盜汗。

方義

此方為治療勞證骨蒸體虛常用方,藥用人參、黃芪、炒白朮、茯苓、炙甘草補益肺脾之氣;天冬、麥冬、生地、熟地育陰養榮,填補精血;柴胡、當歸、白芍以疏肝養肝;地骨皮、知母以陰退熱。諸藥共用,可起益氣養陰,兼清虛熱之功效。治法以益氣養陰,方藥以保真湯加減。

運用

1、減輕抗結核治療時毒副反應,氣陰兩虛者,症見上腹部不適,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甚或有上腹痛,身目黃染等。

2、腎病綜合徵,證屬水腫病範疇。症見浮腫,乏力,面色蒼白,舌質淡微胖、苔薄膩,脈濡細。

3、肺間質纖維化,氣陰兩傷者,主要表現為咳嗽無力,氣短聲低,痰中夾血,血色淡紅,伴午後潮熱,熱勢不猛,盜汗,舌質嫩紅或偏暗,邊有齒印,苔薄或無苔,脈細弱而數。

加減化裁

驚悸,加用茯神、遠志、柏子仁、酸棗仁『淋濁,加用萆薢、烏藥、豬苓、澤瀉;便澀,加用苦杖、木通、石葦、扁蓄;遺精,加用龍骨、牡蠣、蓮須、蓮心;燥熱,加用滑石、石膏、青蒿、鱉甲;盜汗,加用牡蠣、浮麥、黃耆、麻黃根。

使用注意

此方以補益氣陰兼清虛熱,若遇虛實夾雜或陽虛者,應本方按病症加減或另方治療。

凡濕邪壅阻,肝火上炎,肝膽濕熱,或脾腎陽虛等,非本方所宜。

附註

附方1保真湯

組成:藁本(去蘆),川芎各四兩,甘草(炒)二兩,蒼朮(洗、銼、面炒)十六兩。

主治:四時傷寒,不問陰陽二證。

出處:《局方》

附方2保真湯

組成: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耆(蜜水炙)、人參、白朮、甘草、白茯苓各五分,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白芍藥、黃柏(鹽水炒)、知母、五味子、軟柴胡、地骨皮、陳皮各一錢,蓮心五分。

主治:勞證體虛骨蒸,諸虛百損,五勞七傷,骨蒸潮熱,咳嗽,諸汗、諸血。

出處:《準繩·類方》卷一

附方3保真湯

組成:生地、熟地、黃耆、人參、地骨皮、白朮各六分,柴胡、黃柏、橘紅各五分,五味子十五粒,甘草二分,天門冬、知母、麥門冬、貝母、白茯苓各八分。

主治:微微干嗽,骨蒸盜汗,四肢壯熱,飲食少進,氣虛血虧損者。

出處:《玉案》卷四

附方4保真湯

組成:川芎一錢,當歸、生地、白芍各二錢,麥冬一錢,天冬一錢五分,川貝、茯苓各五分,桔梗八分,五味十粒,骨皮一錢,炙甘草四分。

功用:清熱止咳,潤肺瀉火,滋補真陰,以復其元。

主治:產後熱蒸成癆症。此由嗜欲無節,起居不時,以致真陰耗竭,虛火上炎,或蒸而熱,或往來寒熱,似虐非虐,或咳血咯血,自汗盜汗,或心神恍惚,夢與鬼交,或經水閉塞,身漸羸瘦。

出處:《胎產秘書》卷下

附方5保真湯

組成:人參三錢,附子二錢,干河車四錢,當歸三錢,五味子一錢五分,菟絲子八錢,大棗三枚,生薑三片。

功用:保納元氣。

主治:結胸失下,以致胸中大實,元氣大虧。

出處:《醫醇剩義》卷三

重要文獻摘要

《法律》:按此方十八味,十全大補方中已用其九,獨不用肉桂耳。然增益地黃,代川芎之上竄,尤為合宜。余用黃柏、知母、五味子滋益腎水,二冬、地骨皮清補其肺,柴胡入肝清熱,陳皮助脾行滯,其意中實不欲大補也。

參考資料

1. 彭懷仁.《中醫方劑大辭典 第7冊》: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2. 汪悅,曾莉.《實用名方大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3. 李培.《臨床實用方劑手冊》: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4. 張永清.《臨床常用方劑歌訣》: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3

5. 黎同明.《中醫非物質文化臨證名方系列 呼吸病名方》: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3[1]

參考文獻

  1. 【乾貨收藏】臨床中醫用得着的乾貨(方劑篇),2021-09-12 14:03:53 來源: 熱事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