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六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保羅六世(1881年-1963年),外文名:Paul VI,生於意大利布雷西亞,1920年晉鐸。1923年至羅馬教廷任職,被派往聖座駐華沙使館工作。1933年任職於聖座國務院。1954年出任米蘭總教區總主教。1958年晉升樞機。1963年6月當選教宗,教宗加冕禮於當月30日在梵蒂岡舉行。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1],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2]。
簡介
在長達15年的任期內,保羅六世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發揮了獨特而廣泛的作用,他推動基督信徒大公合一的對話,並開啟了羅馬教宗國際牧靈訪問旅行的先例。教宗保羅六世繼承約翰二十三世的遺志,領導天主教會繼續進行梵二大公會議並實踐大公會議的指示。由於保羅六世親赴聖地朝聖、出訪肯尼亞和哥倫比亞以及作為首位在聯合國發表談話的教宗,因而成了一位世界性和國際性的人物。通過他的《耶穌的教會》通諭的教導,天主教會得以與世人對話,而他的《人類發展》通諭,探討了世界上經濟社會全球化的重大問題。這一系列的事,都令保羅六世在教宗任期中的行動具有特色,並成為榜樣。
保羅六世在1970年12月4日短暫訪問香港,並立即在政府大球場主持彌撒,他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訪問過香港的教宗。
1978年8月6日下午,保羅六世因心臟病發作在岡道爾夫堡夏宮去世,享年80歲。100多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他的葬禮。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於保祿六世任內結束。
參考文獻
- ↑ 中世紀風雲羅馬主教是如何成為天主教世界的「教皇」的(組圖) ,搜狐,2017-03-06
- ↑ 天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聖彼得堡總領事館,200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