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俞根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俞根初 (著名中醫)
出生 1734
浙江紹興陶里
國籍 中國
職業 中醫
知名於 清代著名傷寒學家,"紹派傷寒"的創始人
知名作品 《通俗傷寒論》

俞根初 (yugenchu, 1734年 - 1799年),本名俞肇源,根初為其字,因兄弟中排行第三,鄉間咸稱俞三先生,浙江紹興陶里人。

目錄

1基本信息

2個人特色

3著作情況

基本信息

俞根初(1734~1799年),名肇源,根初為其字,因兄弟中排行第三,鄉間咸稱俞三先生,浙江紹興陶里人。清代著名傷寒學家,"紹派傷寒"的創始人。俞氏生於世醫之家,早承家學,遍讀古今醫書, 汲取各家之長,對仲景學說研究尤深,多有發揮。

個人特色

注重臨床實踐,擅治外感熱病,每能起沉疴,救危亡,爾立之年即醫名大振,婦孺咸知,遠近求診者門庭若市,十有九驗,療效卓著,病家敬之如神。且學識宏博,謙恭廣交,故蜚聲醫壇,譽滿杏林,在乾嘉之間歷四五十年而不衰。 俞根初辯證外感時病,遵張仲景之旨,兼參溫病學說,結合六淫致病理論,以六經統攝三焦、氣血辯證,從表里寒熱論治外感病,即不同於傷寒學派,又異於溫病學派,獨能探微索奧,自成一家之言,對後世辯證外感病有較大影響。

治療溫病、疫病方面,俞根初的思想主要有點:

1、辨六經之形層與三焦之部分以定病位確定病位。提出寒溫一統新論,並在辯證上加以結合,提到"以六經鈐百病,為決定要訣;以三焦賅疫證,為變通之捷訣"(《六經總決》)。其寒溫一統理論並非是對傷寒和溫病學說的簡單折中,而是有理論依據又能知道臨床實踐的。後紹派傷寒另一中間人物胡寶書得"豎讀傷寒,橫看溫病"的觀點即源於此。

2、注重祛邪,強調透達。凡以傷寒病均以開郁為先,為邪留出路,分步祛邪,以通為補。"醫必求其所傷何邪而先去其病。病去則虛者亦生,病留則實者亦死。雖在氣血素虛者,既受邪氣,如酷暑嚴寒,即為虛中挾實,但清其暑,散其寒以去邪,邪氣則正自安。"(《氣血虛實》)。故俞氏治感證總以祛邪為首務。

3、治傷寒獨重陽明。俞氏謂:"傷寒證治,全藉陽明"(《六經治法》)。

4、用藥主輕靈,制方出新意。俞氏治傷感宗仲景六經理論,旁參三焦學說、六淫致病說,故其專設六經用藥法、三焦用藥、六淫病用藥法。何廉臣稱其"方方切用,發發通靈"(《通俗傷寒論·後序》)。

著作情況

俞根初無多著作傳世,有其心得之篇名曰《通俗傷寒論》,後經同邑何秀山氏整理加按,何廉臣在予勘訂,於1916年在裘吉生主編的《紹興醫藥學報》上陸續刊出。但後因何廉臣謝世致使是書功虧一簣。後又經曹炳章、徐榮齋等浙省數代名醫校勘編修訂正和增補,使其內容得到進一步闡發和充實。本書為一部論述四時感證的專著,集中代表了俞根初論治傷寒的學術思想了臨床經驗。俞氏認為中風自是中風,傷寒自是傷寒,濕溫自是濕溫,溫熱自是溫熱,然皆列入傷寒門中,全書以傷寒為中心,統論一切外感熱病的因證脈治,師古而不泥,疏而不漏,翔實可信,切合實用,後人稱讚為"酌古斟今,通變宜俗"的佳作,"四時感證之診療全書"。

附錄1:相關原始資料相關原始資料相關原始資料相關原始資料[1]


1、何秀山《通俗傷寒論·序》評:其學識,折衷仲景,參用朱氏南陽,方氏中行,陶氏節庵,吳氏又可,張氏景岳;其立方,不出辛散、透發、和解、涼泄、溫補五法;其斷病,若者七日愈,若者十四日愈,若者二十一日愈,十有九驗,就診者奉之如神明。

2、何廉臣《通俗傷寒論·序》評:前清俞根初先生,在乾、嘉之間,盛行四五十年。

3、曹炳章《通俗傷寒論緒言》評:可謂方法美備,學理新穎,不但四季時病無一不備,而重要雜症,亦無遺漏矣。得俞、何及末學三人之經驗,成傷寒獨一無二之大觀,為當今改進國醫之先鋒,可為後學登堂入室之鎖鑰,亦無不可。

參考資料:

  1. 俞根初與通俗傷寒論 .中國知網 . 201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