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信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信令

在網絡中傳輸着各種信號,其中一部分是我們需要的(例如打電話的語音,上網的數據包等等),而另外一部分是我們不需要的(只能說不是直接需要)它用來專門控制電路的,這一類型的信號我們就稱之為信令,信令的傳輸需要一個信令網。

簡介

最傳統的信令是中國一號信令,過去電話用的多,現在基本用的最多的是七號信令(電話和網絡傳輸都用到)。通訊設備之間任何實際應用信息的傳送總是伴隨着一些控制信息的傳遞,它們按照既定的通訊協議工作,將應用信息安全、可靠、高效地傳送到目的地。這些信息在計算機網絡中叫做協議控制信息,而在電信網中叫做信令(Signal)。英文資料還經常使用"Signalling"(信令過程)一詞,但大部分中文技術資料只使用"信令"一詞,即"信令"既包括"Signal"又包括"Signalling"兩重含義。嚴格地講,信令是這樣一個系統,它允許程控交換、網絡數據庫、網絡中其它「智能」節點交換下列有關信息:呼叫建立、監控(Supervision)、拆除(Teardown)、分布式應用進程所需的信息(進程之間的詢問/響應或用戶到用戶的數據)、網絡管理信息。信令是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除了傳輸用戶信息之外,為使全網有軼序地工作,用來保證正常通信所需要的控制信號。

評價

信令不同於用戶信息,用戶信息是直接通過通信網絡由發信者傳輸到收信者,而信令通常需要在通信網絡的不同環節(基站、移動台和移動控制交換中心等)之間傳輸,各環節進行分析處理並通過交互作用而形成一系列的操作和控制,其作用是保證用戶信息的有效且可靠的傳輸,因此,信令可看作是整個通信網絡的控制系統,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通信網絡為用戶提供服務的能力和質量。在通信網中,信令可以採用共路信令,也可以採用隨路信令。所謂共路信令是指信令在傳輸時,設有專用的信令傳輸的傳輸信道;而隨路信令則是信令與信號在同一個信道上傳輸的方式。按信令信號的形式來分,信令也可以分為數字信令和音頻信令兩種。由於數字信令具有速度快、容量大、可靠性高等一系列明顯的優點,它已成為目前公用移動通信網中採用的主要形式。按其用途分為用戶信令和局間信令兩類。用戶信令作用於用戶終端設備(如電話機)和電話局的交換機之間,後者作用於兩個用中繼線連接的交換機之間。局間信令分類主要有隨路信令和共路信令,隨路信令就是說信令網就附在計算機網絡或是電話網絡上,不需要重新建一個網絡,而共路信令則是需要重新建設一個信令網(主要是在局端之間),例如打電話:當我們開始打電話的時候,拿起電話機時就有信號傳到當地的電信局端,一系列交換後,本局端就先在網絡上發送信令,等對端收到信回應一個信令同意通話,此時網絡上傳輸信令功能就算完成了,開始傳輸語音信號,就可以通話了。等電話結束的時候,同樣需要通過信令來控制電路拆除。[1]

參考文獻

  1. 信令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