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信仰的重量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信仰的力量,西藏的寺廟是富足的,僧侶們的地位也很高。布達拉宮裡有很多僧侶,但受參觀時間所限,沒有機會和他們接觸。快要離開時,碰到幾個年輕的僧人,他們是從其他寺廟到布達拉宮來學習的。各寺廟之間常有這樣的交流。與僧人們比較多的接觸是在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因為時間充裕,我們有機會在寺廟這裡看看、那裡瞧瞧。

原文

這是一個缺乏信仰的時代,到西藏前,我一直這樣認為。但到西藏後,我的想法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信仰從未遠去,懷有信仰、執着於信仰的人,令人肅然起敬。

在西藏的幾天,我們常能看見朝聖的人。在前往靈芝的途中,我們遇到了一個10多歲的朝聖者,他和父母一起從甘孜出發,已經走了一個多月了,要到達拉薩,至少還需要2個月左右的時間。

沒有什麼畫面比朝聖的場景更令人震撼。他們或三五成群,或攜家帶口,或孤身上路。朝聖時,他們會先把行李放到今天將到達的地方,再徒步回去,以最虔誠的姿勢,三步一叩,不會遺漏朝聖路上的每一步。他們的臉上,是陽光暴曬留下的高原紅,沾滿灰塵的額頭,襤褸的衣裳,磨損嚴重的木製或皮製的手套、皮製圍裙,都是行程的最好記錄。

拉薩的大昭寺,是朝聖的終點,是每個朝聖者心中的聖地。為了達到心中的聖地,他們站在蒼茫的土地上,面對看不見盡頭的路,堅定信念,執着向前。為了能踏上朝聖的路,他們中不少人不惜變賣家產,很多人達到聖地後,已經沒有了回家的路費。路上,他們面臨飢餓,遭遇寒冷,甚至很多意料之外的危險,甚至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會在朝聖的路上死去,但他們義無返顧,前赴後繼。真正的朝聖者,不屑於沿路人的施捨,他們所關注的,是自身的修為。這樣的場景,感天動地。

是否能達到聖地似乎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過程,是過程中的收穫,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藏傳佛教中通過朝聖來積累功德,也不無道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聖地,這個聖地,是理想,達到聖地似乎不需要多大的智慧,如果我們都能拿出朝聖者的勇氣、信念和堅持,一定會成功到達。也許等我們到達之後才發現,聖地不是目標,過程反而更重要。

在大昭寺外,聚集着很多磕長頭的人。他們旁若無人地叩拜,心無旁騖地小聲誦經。據說一個虔誠的信徒一生中要磕滿10萬個長頭,有的朝聖者因為路途太近,很快達到了大昭寺,所以他們就在大昭寺前不斷地磕。在大昭寺參觀時,遇到了兩位給菩薩上金粉的信徒。其中一個年紀很大的信徒,坐在輪椅上,僧侶們進去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儀式後,就開始給菩薩上金粉,信徒十分虔誠,心無旁騖,口中一直念念有詞。對一個信徒而言,除了朝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就是用積蓄給菩薩上金粉,保佑平安。

西藏的寺廟是富足的,僧侶們的地位也很高。布達拉宮裡有很多僧侶,但受參觀時間所限,沒有機會和他們接觸。快要離開時,碰到幾個年輕的僧人,他們是從其他寺廟到布達拉宮來學習的。各寺廟之間常有這樣的交流。與僧人們比較多的接觸是在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因為時間充裕,我們有機會在寺廟這裡看看、那裡瞧瞧。寺廟裡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四合院建築,是泥土的色彩,僧人在這些房間裡生活。年輕的僧人們願意和遊客聊天,甚至合影。年長的僧人們則躲避着相機的鏡頭,他們飽經滄桑的臉上,深刻的高原紅,深刻的皺紋,善意的笑眼,寫滿了歲月的風雨,寫滿了豁達的智慧。[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