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辯難參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內容簡介
《修真辯難參證》是劉一明創作的宗教哲學類書籍。大清乾隆王寅中秋之夜,月朗星稀。悟元默坐棲雲峰頂,神入恍惚杳冥之鄉,形歸虛無寂寥之境。
內容預覽
大清乾隆王寅中秋之夜,月朗星稀。悟元默坐棲雲峰頂,神入恍惚杳冥之鄉,形歸虛無寂寥之境。參證:即境通玄,門開山見,從而深入,何等活潑!個中「正子」、「活子」躍如照如矣!學者莫作敘事文看過。眾弟子侍側,候至中宵,一弟子啟而問曰:「師不動搖,無聲無臭,其悟道乎?其坐忘乎?」三問而三不答。參證:非敘事,乃假點此刻玄用耳!師是師,不作悟元子會,當作眾弟子侍側會,則得此則師字義矣!其旨,腦在不動搖,無聲無臭,故能由悟入忘。而中宵之一乃啟而問,問有着落。子字非虛文。子動而口現於門下矣!故必三問而三不答,答在其中矣!是明明一幅陽動寂采,無上玄況圖象也。二千五百人曰師。師無動搖,師無聲臭,有一以視之。一者誰?子中之悟元子。要知一子之啟,啟自門內者也。厥口有三:曰天、曰地、曰人。三而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