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倒莓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倒莓子
ff4ae1630fa0783841beaadeb3e3b8b6.jpg
圖片來源 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0381#institution_func_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倒莓子

漢語拼音:dǎo méi zǐ
別名:腺花茅莓、莓子蔓、紅莓梢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理氣活血,解毒消腫
主治:氣滯胸悶,月經不調,跌打腫痛,癰腫瘡毒

倒莓子

倒莓子,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腺花茅莓的枝葉或根。具有理氣活血,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氣滯胸悶,月經不調,跌打腫痛,癰腫瘡毒。[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倒莓子

別名:腺花茅莓、莓子蔓、紅莓梢

來源

薔薇科倒莓子Rubus parvifolius L. var. adenochlamys (Focke) Migo,以枝葉及根入藥。

生境分部

陝西甘肅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調氣和血,解毒。主治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心胸氣脹,吐血,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0.5~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2]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相關配伍

  • 1、治月經趕前錯後:紅梅梢30g。泡酒服。
  • 2、治跌打腫痛:紅梅梢15-30g。水煎服。
  • 3、治惡瘡:鮮紅梅梢葉適量。搗爛外敷。(1-3方出自《甘肅中草藥手冊》)[3]

採收加工

夏、秋季割取莖葉,秋、冬季挖根,洗淨,鮮用或曬乾。[4]

形態特徵

灌木,高1-2米;枝呈弓形彎曲,被柔毛和稀疏鈎狀皮刺;小葉3枚,在新枝上偶有5枚,菱狀圓形或倒卵形,長2.5-6厘米,寬2-6厘米,頂端圓鈍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上面伏生疏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絨毛,邊緣有不整齊粗鋸齒或缺刻狀粗重鋸齒,常具淺裂片;葉柄長2.5-5厘米,頂生小葉柄長1-2厘米,均被柔毛和稀疏小皮刺;托葉線形,長約5-7毫米,具柔毛。傘房花序頂生或腋生,稀頂生花序成短總狀,具花數朵至多朵,被柔毛和細刺;花梗長0.5-1.5厘米,具柔毛和稀疏小皮刺;苞片線形,有柔毛;花直徑約1厘米;花萼外面密被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針刺;萼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有時條裂,在花果時均直立開展;花瓣卵圓形或長圓形,粉紅至紫紅色,基部具爪;雄蕊花絲白色,稍短於花瓣;子房具柔毛。果實卵球形,直徑1-1.5厘米,紅色,無毛或具稀疏柔毛;核有淺皺紋。花期5-6月,果期7-8月。[5]

分布區域

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江蘇河南湖南四川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2700m向陽山坡或林下。[6]

參考資料

  1. 倒莓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倒莓子中醫世家
  3. 倒莓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4. 倒莓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5. 倒莓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6. 倒莓子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