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假柃木
圖片來自福星花園


假柃木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假柃木

‧英文名稱: Crenate-leaved Eurya

‧學 名: Eurya crenatifolia (Yamam.) Kobuski Pseudoeurya crenatifolia Yamamoto

‧科 名: (山)茶科(Theaceae)柃木屬(Eurya)

‧別 稱: 假柃木,賽柃木,鈍齒柃

‧原產地: 台灣固有種。

‧分布: 台灣生長於台灣北部及中部中海拔約 1,300~2,100 公尺的山地,路旁叢林邊緣。太平山和七星山可發現他的縱跡。

‧用 途: 1.幼葉是鱉甲蝸牛的重要食草。

‧莖: 小喬木或灌木,具多數分枝,小枝細長,先端具有褐色粗毛。

‧葉: 葉革質或厚紙質,倒卵狀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 1~1.5 公分,寬 0.5~1.0 公分,先端闊銳尖,頂端鈍,基部楔形或鈍,葉緣有不明顯粗鋸齒,略反捲,上面呈有光澤的綠色,光滑無毛,背面淡綠色,沿著中肋及葉脈散生粗毛,中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葉柄長 0.1~0.2 公分,有褐色粗毛。

‧花: 花多數, 2~3 枚叢生,少數亦有 1 枚單生或 4 枚腋生,生長於夜腋,花細小;花柄細長,下垂,長 0.1~0.2 公分,基部有小苞片 1 枚,先端則有 2 枚,基生苞片卵形,長 0.06 公分,外面有粗毛,早落,先端苞片半圓形,先端有尖突,殘存;雄花:萼片卵形至圓形,覆瓦狀排列,長 0.07~0.15 公分,光滑無毛;花瓣白色,5 枚,卵形,光滑無毛,覆瓦狀排列,與萼片多少重疊,雄蕊 5 枚,花藥基生,長 0.05 公分,藥隔具有尖突,花絲短,長 0.03 公分;雌花情形不詳。花期 2~4 月。


假柃木的葉背與花
圖片來自 A.PAO garden

果實與果序

‧果: 果實基部有苞片及萼片被覆,球形,三室,每室有胚珠 1~4 枚,胚珠 3~12 枚,長橢圓形,扁平,在苞室先端懸垂,長 0.1~0.12 公分,寬約 0.1 公分,帶紅色色澤;花柱 3 淺裂,裂片線形,反捲,先端則為柱頭有;種子有胚乳。果期 8~10 月。[1]


假柃木的果實與果序
圖片來自 A.PAO garden


近似物種

柃木屬花期相近的有三種:

假柃木:雄蕊:5-6,葉型最小。

薄葉柃木:雄蕊:6-8。

南仁山柃木:雄蕊:10-14。[2]


目錄

形態特徵

1.常綠灌木,枝條細長、平展,幼枝及芽有毛。

2.葉為單葉互生,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革質,長1~2公分,寬0.5~1公分,葉基楔形或鈍形,葉端鈍形或銳形,葉緣有鋸齒。

3.單性花,2~3朵腋生,花萼及花瓣均5枚,雄蕊5枚,花絲很短,雌蕊花柱3分叉。

4.核果球形,直徑約0.3公分。


  • 12月可見花苞。盛花期在1-2月間。


假柃木的花苞
 
圖片來自福星花園
  • 葉芽被柔毛。


假柃木的葉芽
 
圖片來自福星花園

生態習性

1.為日本學者山本由松發表之台灣特有種,特產台灣海拔700~2300公尺森林。

2.野外觀察時,常發現有一種鱉甲蝸牛在攝食其幼嫩樹葉,假柃木可能是它們的重要食物。 3.杉林溪各步道都有分布,以越嶺古道、穿林棧道及樂山步道最常見。[3]


視頻

假柃木 ( Eurya crenatifolia (Yamamoto ) Kobuski )

蜂與珍珠濱柃木 植物園 2 2018 1 18

陽明山-擎天崗.擎天崗大草原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假柃木,假柃木-認識植物
  2. 近似物種,假柃木-A.PAO garden
  3. 特徵、習性,假柃木-杉林溪自然生態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