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偈語,你們大家仔細聽着,水和生命,那一個比較重要?千萬不要一時衝動,為了爭水而失去生命。人愈是在困難的時候愈需要彼此幫助,無論發生什麼爭執,都要避免互相殘殺。
原文
一天早晨,正當佛陀着衣持缽進入舍衛城乞食時,有一位年老的婆羅門也手持拐杖,挨家挨戶的乞食。
佛陀問婆羅門:「你已經很老了,為什麼還要手執拐杖,挨家挨戶去乞食呢?」
婆羅門告訴佛陀:「我有七個兒子,這幾年來,我一一為他們娶妻,並且把財產平均分配給他們。現在我已經身無分文,因此被兒子們趕了出來,無法過生活,只得挨家挨戶行乞。」
佛陀告訴婆羅門:「我現在要為你說一首偈語,你能受持讀誦,並且返回婆羅門眾中為兒子們宣說嗎?」
婆羅門說:「我能受持讀誦偈語,佛陀!」
佛陀便為他宣說偈語:
生子太歡喜,為之聚財寶,
各為娶妻子,而便驅棄我。
此等無孝慈,口言為父母,
如彼羅剎子,垂死驅棄我,
譬如馬槽櫪,滿中置谷麥,
少馬無敬讓,驅蹋於老者。
此子亦如是,無有愛敬心,
棄我使行乞,不如杖愛我。
我今捉此杖,御狗及羊馬,
行則佐我力,暗夜為我伴,
指水知深淺,若趺扶杖起,
蒙杖除多聞,是杖愛念我。
意思是說,當年我生了兒子心裡非常歡喜,為他們苦心積聚財富和珍寶,又為兒子娶得嬌妻,但是他們最後竟然驅趕我,拋棄我。那些沒有孝心和慈仁的兒子,只會嘴巴高掛着為父母設想的甜言蜜語,其實卻像羅剎鬼的兒子,殘忍得不理會垂死的父母。他們竟然驅趕我,拋棄我,譬如養馬的槽里堆滿了谷麥等食物,那些少壯的馬不但沒有絲毫的敬讓,還驅踐老馬,這兒子也是如此,沒有絲毫的愛敬心,居然拋棄我,使我淪落於街頭行乞,不如拐杖能愛我。我扶着拐杖,還可以用來防範兇惡的狗和駕馭羊馬;當我走路時,拐杖能助我一臂之力;黑夜裡,拐杖能做我的伴侶;遇到水澤時,拐杖可以用來探知深淺;當我坐着時,拐杖可以幫助我站起來。拐杖有這麼多的好處,使我受益匪淺,所以它真是比兒子還愛我。
婆羅門把這首偈語背誦熟悉以後,就返回婆羅門大眾聚會的地方,當着七個兒子的面,誦出這首偈語。七個兒子聽後,慚愧不已,紛紛過來擁抱父親,迎請父親回家,為他沐浴盥洗,並換上好的衣服,從此孝順恭敬。
婆羅門萬分感激佛陀的恩德,尊奉佛陀為老師,並供養佛陀上好衣服。
化解爭水之戰
在印度三月到五月是暑熱季,六月到九月是雨季,由十月到翌年二月是冷涼季。如果遇到長期滴雨不降,而雨季時雨水又不豐沛,人們就往往因為用水不足而發生爭執。
有一年,佛陀故鄉東邊的洛希尼河兩岸,也就是釋迦族和可利雅族之間,又為了用水的問題而爭吵不休,眼看着一場流血戰爭即將開始,就在這個時候,佛陀出現在兩軍對峙的河流中央,向雙方的族人說:「你們大家仔細聽着,水和生命,那一個比較重要?千萬不要一時衝動,為了爭水而失去生命。人愈是在困難的時候愈需要彼此幫助,無論發生什麼爭執,都要避免互相殘殺。」
大家聽了佛陀真誠的教誨,都放下了武器。不久,兩族間又恢復了友誼,和睦相處。[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