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蘇武牧羊圖橫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傅抱石蘇武牧羊圖橫幅是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簡介
名稱:傅抱石蘇武牧羊圖橫幅
年份:近現代
類型:繪畫
規格:縱62厘米,橫84. 8厘米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作者:傅抱石
藏品鑑賞
傅抱石蘇武牧羊圖橫幅,近現代,傅抱石繪,紙本,設色,縱62厘米,橫84. 8厘米。 本幅自題:「癸未十二月,傅抱石重慶西郊寫。」鈐「抱石私印」白文方印、「抱石得心之作」朱文方印、「往往醉後」朱文長方印。 癸未為1943年。 傳統題材「蘇武牧羊」是傅抱石「歷史故實」繪畫作品裡常見的表現對象,此幅是較早的一幅。西漢時期蘇武於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時年40歲。匈奴首領單于將其扣留,脅迫他投降。任憑威逼利誘,蘇武堅貞不屈。單于將他放逐北海(今西伯利亞貝加爾湖附近)牧羊,希望殘酷的生存環境能夠動搖他的愛國信念。儘管天寒地凍,食不果腹,但蘇武始終緊握漢節(漢朝發給使臣的符節),坐臥起行不離其身,節旄盡落,不易其志。及至漢昭帝的使者來迎接蘇武還朝時,他已經遠離故國19個寒暑了。 圖畫定格在漢朝將領前來迎接蘇武歸國的一幕:群羊之間,鬚眉染白的蘇武手執漢節傲然而立,雙目向天,顯示出堅毅深沉的性格;漢將鞠躬以示對前朝使節的敬重;匈奴官員或注目審視,或交頭接耳,不禁欽佩老者的錚錚鐵骨。陰沉慘澹的天空,茫茫無際的雪地,都為這戲劇化的場面烘託了靜穆莊嚴的氣氛。此圖作於抗戰晚期,畫家藉助蘇武的故事表達了威武不屈的民族氣節和抗戰必勝的信心,其意深遠。 此作為傅抱石夫人羅時慧捐獻。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或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1]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2]
參考文獻
- ↑ 故宮博物院將在北部新建北院區 已公布5份設計方案,觀察者網,2016-10-25
- ↑ 故宮安保設施已14年沒有升級. 鳳凰網. 2012-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