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菜(張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儲菜》是中國當代作家張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儲菜
我從超市買回了一顆白菜,就一棵白菜。我為什麼不買兩棵三棵四棵甚至更多呢?因為連着兩年秋後儲存白菜都讓我費事不落好還多花了不少冤枉錢。秋後儲存白菜是在老家從小就養成的習慣,原來是怕入冬以後白菜貴了或是不好買了,儲存下一些既省錢又方便。但是這幾年入冬以後白菜不但不貴,反而比秋後才下來時還賤。我有了這個經驗,就不再儲存白菜了,不只不儲存白菜,其他什麼菜也不儲存了。現買現吃,不但省事省錢還新鮮,何樂而不為呢?
我記得小時候在老家每到秋後都要儲菜。儲菜就是把秋末冬初收穫的蔬菜儲存起來,預備冬天至春天蔬菜下來之前這段時間吃。因為這段時間天氣寒冷,地里不長蔬菜,你有錢也買不到任何新鮮的蔬菜,所以就得儲存一些。
過去農村里儲存蔬菜方法很多,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挖菜窖。挖菜窖就是在庭院裡挖個一人多高的方坑,這坑可大可小,完全隨主人意思。上面搭上木質檁條,檁條上面放上秫秸或是玉米秸等柴草,在柴禾上面蓋上挖坑挖出來的土防止雨雪和寒風的侵襲。在出入方便的地方留個出入口,一般都選在南面向陽的地方。通過出入口把秋後收的白菜、胡蘿蔔、青蘿蔔、蔓菁疙瘩,辣菜疙瘩、大蔥等放在裡面。菜窖溫暖而又濕潤,蔬菜靜靜地躺在裡面,放到春天也是青枝綠葉的,吃起來新鮮又方便。
人口少或者庭院小,沒有條件挖菜窖的人家,儲菜就挖個坑子,把胡蘿蔔、水蘿蔔、菜疙瘩等蔬菜埋起來,等到來年春天扒出來吃。白菜、大蔥之類的蔬菜就放在院子裡,趕上好天就翻曬,曬到水分少了不容易霉爛了,就拿到屋裡去,蓋上柴草或者棉布之類的東西防凍,只要凍不了,也能吃一個冬天。
另外醃鹹菜也是過去儲存蔬菜的一種方法。醃鹹菜就是把蘿蔔或菜疙瘩等削去頭尾,洗淨晾乾後放到瓷缸里,倒上事先煮好的花椒、茴香等大料水,再加上食鹽,蓋上蓋子,放到陽光里,醃上一個多月就能吃了。生活困難時期,少油無鹽,蔬菜也很少,就飯全指着鹹菜。我母親在世的時候,每年秋後都要醃鹹菜,醃不下鹹菜,連覺都睡不着。因為她常給我們講她永遠都忘不了的鹹菜救命的往事。那是一九六零年冬天,集體食堂斷炊了,家裡一粒糧食也沒有,天寒地凍,冰天雪地,荒涼的原野上連顆野菜都找不到,村里天天有餓死的人。沒有餓死人為了活命想盡千方百計:吃樹皮,吃草根,逮老鼠,挖長蟲,扣麻雀,捕鴿子,砸開冰凍摸魚蝦等等。凡是能吃的東西都吃到了,凡是能救命的辦法都想到了。我家沒有人餓死,是因為我母親往年秋後醃下的兩缸蘿蔔鹹菜。餓急了的時候,我母親切上一碗鹹菜,燒上一鍋白開水。我們全家人就着鹹菜喝開水,勉強度過了饑荒,沒有死於非命。
改革開放以後,全國各地冬暖式蔬菜大棚相繼建立,就是大雪紛飛、滴水成冰的冬天,在大棚里依然溫暖如春,濕潤宜人,各種蔬菜依然旺盛生長。往年冬天根本見不到的黃瓜、茄子、辣椒、芹菜、芫荽、菠菜、茼蒿、生菜、西葫蘆、西紅柿等等新鮮蔬菜應有盡有;豆瓣醬、醬黃瓜、醃咸姜、醃蘿蔔、糖醋蒜、海芹菜、海白菜、咸辣椒、辣菜疙瘩、五香疙瘩、五香蘿蔔乾、四川榨菜以及我交不上名來的鹹菜,我數了數有30多種。
現在真是夏天有什麼蔬菜冬天也有什麼蔬菜,冬天想吃什麼蔬菜就有什麼蔬菜。這就是我進一趟超市就買一棵白菜的原因,相信各位同仁一定也有同感吧!這正是:
改革條件大改善,
冬暖大棚艷陽天。
秋後不再儲蔬菜,
一年四季吃新鮮。[1]
作者簡介
張強,平陰縣安城鎮退休教師,中共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