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齒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傷齒龍屬(屬名:Troodon)又名鋸齒龍,是種體型相當小、類似鳥類的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約7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傷齒龍的化石是在1855年發現,是北美洲最早發現的恐龍之一。
傷齒龍的屬名Troodon在希臘文意為「具傷害性的牙齒」,指的是牠們的鋸齒狀牙齒;其牙齒邊緣的鋸齒非常尖。從牙齒非常類似草食性爬行動物顯示,傷齒龍可能是雜食性恐龍。
特徵
傷齒龍是種小型恐龍,身長約2公尺,高度為1公尺,重達60公斤。傷齒龍擁有非常修長的四肢,顯示牠們可以快速奔跑。傷齒龍擁有長手臂,可以像鳥類一樣往後折起,而手部擁有可作出相對動作的拇指。牠們的第二腳趾上擁有大型、可縮回的鐮刀狀趾爪,這些趾爪在奔跑時可能會抬起。
因為這些特徵,科學家們認為傷齒龍屬於手盜龍類。傷齒龍擁有大型眼睛,顯示可能有夜間行動,可能以夜間行動的哺乳動物為食;而且眼睛的方向稍微往前,使傷齒龍擁有深度知覺。事實上傷齒龍的眼睛比其他大部分恐龍還要朝向前方,顯示傷齒龍有比其他恐龍更好的深度知覺。牠們輕型頭顱骨的腦囊類似某些外表類似鴕鳥的恐龍的腦囊。與身體相比,傷齒龍的腦袋是恐龍中最大之一。因此傷齒龍被認為是最有智能的恐龍之一。曾經在蛋巢中發現過傷齒龍的恐龍蛋。
分佈
傷齒龍的化石被發現於蒙大拿州的朱迪斯河組與海爾河組及雙麥迪遜組、亞伯達省的馬蹄峽谷組、以及阿拉斯加州的北坡(North Slope)地區。還有一些證據顯示傷齒龍較常生活在寒冷的地區,牠們似乎在北部地區特別繁盛,以及較寒冷的時期,例如早馬斯垂克階。
這些化石來自於相隔數千公里遠的地點,而且是在各大陸分隔數百萬年之後出現,似乎不可能代表傷齒龍屬的同一個種。然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更多化石才能理解傷齒龍到底有幾個種。
古生物學
傷齒龍起初被認為是種掠食動物,主要以較小型動物為食,例如無脊椎動物或哺乳類。這個論點是根據傷齒龍的手盜龍類特徵(例如:腳部的鎌刀狀趾爪、類似鳥類的可抓握手臂),以及好的深度知覺。然而,有些證據顯示傷齒龍可能是雜食性或草食性動物。頜部有者寬廣、U形的聯合線,類似鬣蜥;鬣蜥是種已適應草食性的蜥蜴。另外,傷齒龍的牙齒呈葉狀,有者大型鋸齒狀邊緣,如同草食性恐龍,而且牙齒短而寬廣,側邊有磨損面。在1998年,湯瑪斯·霍爾茲(Thomas R. Holtz)認為傷齒龍的可抓握手臂、較大型腦部、深度知覺,跟雜食性/草食性的靈長類、雜食性的浣熊具有共同的特性。
一個2008年的研究,分析了來自北美洲各地的傷齒龍牙齒化石,發現阿拉斯加州北坡地區的牙齒,大於較南地區的牙齒。這顯示北坡地區的傷齒龍普遍成長至較大的體型。研究人員推測,這是因為沒有暴龍科生存於北坡地區,所以該地區的傷齒龍面臨較少的競爭者,可以成長至較大的體型。該研究也分析牙齒的磨損模式,認為傷齒龍是以質地較軟的食物為食,而無法咬裂骨頭或無脊椎動物的外骨骼、以及堅硬的植物。研究人員推測,傷齒龍主要以肉類為食[1]。
根據化石的年齡鑑定,傷齒龍死亡時的平均年齡為3到5歲。
參考文獻
- ↑ Fiorillo, Anthony R. (2008) "On the Occurrence of Exceptionally Large Teeth of Troodon (Dinosauria: Saurisch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Northern Alaska" Palaios volume 23 pp.32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