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玩在詩意里(陳響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兒時玩在詩意里》是中國當代作家江繼祥的散文。
作品欣賞
兒時玩在詩意里
我們小時候,沒有「樂高」「奧特曼」「變形金剛」之類的玩具。同時,也沒有奧賽的煩惱,沒有補習班的無奈,沒有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的壓力,更沒有名校自招的那些擔憂。在我的記憶里,兒時就是一種自然的玩耍,象是生活在古時候的詩里一樣,那種感覺快樂而幸福。現在仔細回想,相對於現在的兒童「六一」過節,我們的兒童時代仿佛是天天在過節。
古時稱放風箏為放紙鳶。明代書畫家徐渭筆下描繪過這樣一幅畫面:陽春三月,春光明媚,細柳如絲,燕語如歌,滿天飛舞的紙鳶就像被囚禁了一冬的心情迫不及待放飛在晴空,便高高低低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狂放不羈似一幅五光十色的水彩懸掛在天地間。對於國人來說,我們用什麼來襯托這無限春光?莫過於風箏了。
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鳶。
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春天。
看到它,仿佛就看到我們那個時候的春天,在活活潑潑地朝我們走來。亦如清代詩人高鼎《村居》所描寫的那樣: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放學之後玩放風箏,是我們小時候眾多「土遊戲」中的一種。現在城裡的幾個娃娃能天天玩風箏?玩個紙飛機,就算奢侈了吧。還有可能挨罵,作業還沒有做完,光想到玩。
但真正對風箏的理解,是長大之後才慢慢知道,這裡面有很多的學問。風箏一開始是與戰爭聯繫在一起的。最初出現與軍事密不可分,古人利用風箏進行測距、傳訊、偵察。傳說公元202年,漢王劉邦率大軍進攻楚霸王項羽,在垓下把楚軍重重包圍,韓信為了瓦解項羽部下的軍心,在風箏上繫上小竹笛,夜晚放飛到楚營上空,竹笛迎風作響,漢軍配合笛聲高唱楚歌,項羽士兵聽到熟悉的旋律,思鄉之情頓起,士氣低落,終不敵漢軍而敗。
經過千餘年的反覆實踐和不斷改進,逐漸完善起來的工藝設計,使風箏的扎制技術日臻精巧,成為娛樂用品。唐代詩人高駢在《風箏》詩中寫道:「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當時放風箏不僅裝有弦或笛,有時還把明亮豪華的燈籠帶到夜空,猶如「花雨陣灑仙凡路,紅燈遙映碧宵空」。南宋大詩人陸游以擬人的筆法描寫紙鳶:「竹馬踉蹌沖淖去,紙鳶跋扈挾風鳴。」生動地刻畫了紙鳶的姿態,令人想見那放鳶的孩子是多麼天真,多麼可愛,多麼歡樂。明代時,民間放風箏的活動就很普遍。明代詩人徐渭簡直是個風箏迷,他寫了《風鳶圖詩》25首,其「江北江南低鷂齊,線長線短回高低;春風自古無憑據,一伍騎夫弄笛兒。」便是當時放風箏熱鬧情景的真實寫照。
清代的風箏製作和放飛更為盛行,人們爭相娛樂。一位詩人的《北京竹枝詞》寫道:「風鳶放出萬人看,千丈麻繩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樣巧,一行飛上碧雲端。」揚州鄭板橋《懷濰縣》詩吟道:「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北方萬人觀賞,南方風箏如雪,南北相映,蔚為壯觀。清末畫家吳友如的題畫詩云:「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紅線凌空去,青雲有路通。」風箏特徵和神采展示得有聲有色,洋溢着樂觀向上的情緒。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以斷線風箏為謎底更有情趣:「階下兒童仰面看,清明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讀來耐人尋味。
如今,風箏這一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品,越發具有現代魅力,放風箏已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體育活動。濰坊、北京、南通先後多次舉行國際風箏會,雲集了國內眾多的風箏高手,吸引了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朋友參加風箏表演和比賽。小小的風箏已經超越國界、種族、語言成為溝通人們情感和友誼的紐帶。
如今,無論是城市廣場,還是鄉村田畈,適合放飛風箏的地方很多,天空也更加廣袤、湛藍,只要你肯放飛,不管是孩童,還是成年人,一定會收穫快樂與希望。
作者簡介
江繼祥,筆名大江東去、江影沉香、江晚莫愁;網絡詩人,發表詩歌七百多首,擅長寫舊體詩;業餘作家,發表散文、短篇小說等四十餘篇,有一部長篇小說發表;高級工程師,在國家和省級期刊發表論文三十多篇。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