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史·貢師泰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史·貢師泰傳出自《元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禕(1321~1373)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滅亡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1]

原文

貢師泰,字泰甫。泰定四年,釋褐出身,授從仕郎、太和州判官。丁外艱,改徽州路歙縣丞。大臣有以其名聞者,擢應奉翰林文字。丁內艱,服闋,除紹興路總管府推官,郡有疑獄,悉為詳讞而剖決之。山陰白洋港有大船飄近岸,史甲二十人,適取鹵海濱,見其無主,因取其篙櫓,而船中有二死人。

有徐乙者,怪其無物而有死人,稱為史等所劫。史傭作富民高丙家,事遂連高。史既誣服,高亦就逮。師泰密詢之,則里中沈丁載物抵杭而回,漁者張網海中,因盜網中魚,為漁者所殺,史實未嘗殺人奪物,高亦弗知情,其冤皆白。其於冤獄詳讞之明多類此,以故郡民自以不冤,治行為諸郡第一。

歷翰林待制、國子司業,擢禮部郎中,再遷吏部,拜監察御史。

至正十四年,除吏部侍郎。時江淮兵起,京師食不足,師泰奉命和糴於浙右,得糧百萬石,以給京師。遷兵部侍郎。朝廷以京師至上都,驛戶凋弊,命師泰巡視整飭之。至則歷究其病原,驗其富貧,而均其徭役,數十郡之民,賴以稍蘇。豪貴以其不利於己,深嫉之,然莫能有所中傷也。

會朝廷欲仍和糴浙西,因除師泰都水庸田使。十五年,庸田司罷,擢江西廉訪副使,未行,遷福建廉訪使。居亡何,除禮部尚書。時平江缺守,師泰又以選為平江路總管。其年冬,甫視事,張士誠自高郵率眾渡江,直抵城下,攻圍甚急。

明年春守將弗能支斬關遁去師泰領義兵出戰力不敵亦懷印綬棄城遁匿海濱者久之士誠既納降,江浙行省丞相以便宜授師泰兩浙都轉運鹽使。至則剔其積蠹,通其利源,大課以集,國用資之。丞相復承制除師泰江浙行省參知政事。

二十年,除戶部尚書。二十二年,召為秘書卿,行至杭之海寧,得疾而卒。尤喜接引後進,士之賢,不問識不識,即加推轂,以故士翕然咸歸之。 (節選自《元史•貢師泰傳》)

譯文

貢師泰,字泰甫。泰定四年,出仕做官,授從仕郎、太和州判官。父親去世服喪,改任徽州路歙縣縣丞。有大臣將師泰的名字奏聞,提任應奉翰林文字。服母親喪事,服喪期滿,授紹興路總管府推官,郡中有疑案,師泰一一詳細審理判決。

山陰白洋港有一艘大船漂流到岸邊,史甲等二十人,正巧在海濱取鹽,看到船上沒有主人,趁機拿走了大船的篙和櫓,而船中有兩個死人。有叫徐乙的人,奇怪船上沒有貨物而有死人,聲稱被史甲等人搶劫殺害。史甲在富民高丙家當僱工,事情又牽連到高丙。史甲無辜服罪之後,高丙也因此被逮捕。

師泰秘密詢訪此案,原來是同里之中沈丁運載貨物到達杭州後返回時,看到漁民在海中撒下的漁網,趁機偷網中的魚,而被漁民殺死。史甲其實未曾殺人搶財,高丙也不知情,他們的冤情都得以昭雪。他對於冤案大多像這樣詳細審理得很清楚,因此郡中百姓認為自己沒有被冤屈,師泰治理的政績是各郡第一。

歷任翰林待制、國子司業,升遷禮部郎中,再遷吏部,任監察御史。

至正十四年,授吏部侍郎。當時江淮地區戰事興起,京師糧食不足,師泰奉命到浙右以議價徵購糧食,得到糧食一百萬石,用以供給京師。調任兵部侍郎。朝廷因為從京師到上都,驛站人戶貧困不堪,命令師泰前往巡視整頓。

(貢師泰)到了之後廣泛探尋弊病的根源,驗實人戶的貧富,而平均他們的徭役,數十郡的百姓(的生活),才依賴(這)而稍稍復甦。豪富權貴因為這對自己不利,非常憎恨師泰,然而沒有人能有毀謗傷害他的藉口。

正逢朝廷準備再次在浙西以議價徵購糧食,於是任命師泰為都水庸田使。十五年,庸田司撤銷,師泰被任命為江西廉訪副使,未赴任,遷任福建廉訪使。任職不久,授禮部尚書。當時平江路缺少鎮守官員,師泰又因此入選任平江路總管。

這年 冬天,師泰剛到任,張士誠就從高郵率領大軍渡過長江,直抵平江城下,圍攻甚為急迫。第二年春季,平江守將不能支撐,殺出城逃走,師泰率領義兵出城迎戰,勢力不敵,也懷抱印綬棄城而逃,在海邊躲藏了很久。士誠歸降之後,江浙行省丞相以便宜行事授師泰兩浙 都轉運鹽使。

師泰到任後立即清除積弊,開通謀利的來源,大量賦稅因此而聚集,國家財政得以支撐。丞相又以皇帝的名義授師泰江浙行省參知政事。二十年,朝廷授師泰戶部尚書。二十二年,召師泰入朝任秘書卿,赴任行至杭州海寧縣,生病去世。

師泰尤其喜歡接見引進後輩,賢能的士人,不論熟識還是不熟識的,都加以推薦,因此士人們一致都歸向他。 [2]

作者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 ,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