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妃省親回家為什麼一直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樓夢元妃省親為什麼一直哭

  《紅樓夢》里,着墨最少、隱藏最深、對賈府作用又最重要的人物,恐怕非賈元春莫屬了。

元妃省親回家為什麼一直哭 原因揭秘

正月初一出生的賈元春,是賈政同王夫人所生的嫡長女,被賈母視為掌上明珠。然而這樣一個本應在父母和奶奶面前撒嬌受寵的女孩,卻在豆蔻年華就被選入了深宮,當起了女史,在其花信年華之時,又驟然受封為賢德妃。不過,元春雖貴為皇妃,但她卻是賈府這個繁華虛幻夢境下醒悟最早的人,人家在夢中不醒,她卻在夢外痛苦至深。這從後來的賈妃省親,可一窺端倪。

為了迎接賈妃省親,賈府斥重金,給賈妃修建了一座奢華壯觀的省親別墅大觀園,其亭台樓閣之多,奇花異草之盛,真堪稱「金門玉戶神仙府,桂殿蘭宮妃子家」。但賈妃是由衷反對虛榮的自吹和內心的膨脹的,當她乘輿進入大觀園,在轎內看見園子如此豪奢,便「默默嘆息奢華過費。」到達行宮外時,看到石牌坊上十分搶眼的「天仙寶境」四個大字時,她立即命人改成「省親別墅」,四字之改,她的內心所思所想,一目了然。

此外,元春還有兩次明確反對奢華的表態,一次是從大觀園出園到賈母住處,拜望和接見親人,再次進入大觀園與家人們同行游幸,看到各處火樹銀花的點綴,鋪金堆銀的裝飾後,即勸誡家人說:「以後不可太奢,此皆過分之極。」另一次是在離別分手之際,她又加重語氣,反覆叮囑家人道:「倘明歲天恩仍許歸省,萬不可如此奢華靡費了!」

其實,元春已隱隱覺察到這種窮奢極欲背後所潛伏的危機。

元春雖身居宮闕,位至皇妃,紆金曳紫,地位顯赫,然而,她卻是賈府內外人倫感情最深厚的人,她最戀家人,上對祖母,下對弱弟,均是刻骨依戀,情深似海。正因為這種骨肉深情,使她的這次歸省既為省親之行,同時也成了「淚奔」之旅。

為什麼說她最戀家人呢?元春自戌初(晚上7點)出宮歸省,到丑正三刻(翌日凌晨2點45分)離家回宮,略除路上費時,她在家裡所呆的時間充其量也就七小時左右,而這短短七小時裡,她竟然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而痛哭了七次:

當那些例行公事一般的繁文縟節履行完畢,元春進入賈母正室,賈母等皆跪止不迭時,元春頓時「滿眼垂淚」;她一手攙賈母,一手攙母親王夫人,三人滿腹話語,但都說不出,只管「嗚咽對泣」;調整半日,賈妃終於強忍悲痛強作笑臉去安慰祖母和母親說:「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到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咱晚才來。」說着,不禁又「哽咽起來」;當刑夫人等上來解勸後,大家落座,逐次一一相見,又不免「哭泣一番」;父親賈政簾外問安,元春「隔簾含淚」;小太監引寶玉進來,元春將寶玉攬入懷內笑道:「比先竟長了好些」,一語未終,「淚如雨下」;而當執事太監說請駕迴鑾時,元春不由滿眼又「滾下淚來」。歸家七小時,元春連哭七場,可見她對這個家的感情之深。

家人之中,最讓她深愛着、牽掛着的人,就是她那個最小的弟弟寶玉。入宮之前,作為家裡的長女,負起了教育這個小弟的責任,尤其在他年幼之時,元春教他讀書、識字,手引口傳, 「雖系姊弟,其情狀有如母子。」她聽了寶玉能題詩,含笑說:「果進益了。」她的笑只有寶玉在眼前時,才會由衷露出,其他場合,均是強顏歡笑,也可見她對寶玉如母之愛的真切。

賈府上下,元春是感情最真摯的人之一,因為她真,對家人愛得又深,便決定了她內心經受的痛苦比別人更深更烈。她在歸省這段時間裡,曾對入宮之事有過多次表達,一句:「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一句:「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表明了她的態度。對於入宮,她的內心是排斥的,這是造成她痛苦的根源。而宮門一入深似海,內宮的陰險爭鬥,使這痛苦又添了一層,健康的身體也經不起消耗,何況她這素有舊病之身?

果然,甲寅年十二月十九日,元春因舊病復發而逝,年僅四十三歲。逝前,她還曾託夢賈母說:「榮華易盡,須要退步抽身。」這是她同年邁的祖母,在作最後的告別,也表達了她對這個貌似富貴之家的深深擔憂。

好夢終有醒來時,她這顆大樹倒了,賈府的末日也就不遠了。

元妃的性格介紹

性格:賢孝才德,身份高貴,養尊處優,雍容大度

賈元春,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長女,賈寶玉的姐姐,賈府通稱娘娘。因生於正月初一而起名元春。第2回便已入宮做女史,第16回加封賢德妃。為了迎接元春省親,賈府建造了大觀園。元春省親熱鬧歡騰,同時又表現出她在深宮高處不勝寒的辛苦。元春的命運關乎賈府興衰,秦可卿之死標誌着賈府末世來臨,元春晉封皇貴妃則令賈府重現生機,直到後四十回她與王子騰先後暴卒,賈府失去了靠山,很快就獲罪抄家。元春在釵黛之爭中支持寶釵,她曾利用端午節禮單和清虛觀打醮表明自己的立場。[1]

曹雪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