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寶山冷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寶山冷杉(學名:Abies yuanbaoshanensisY. J. Lu et L. K. Fu)是松科冷杉屬植物,常綠喬木,高達25米,胸徑60-80厘米;樹幹通直,樹皮暗紅褐色,不規則塊狀開裂。葉在小枝下面列呈2例,上面的葉密集,向外向上伸展。球果直立,短圓柱形;種鱗扇狀四邊形,;苞鱗長約種鱗的4/5;種子倒三角狀橢圓形,長約為種子的一倍,寬9-11毫米。每隔3-4年開花結果一次,花期5月,果期10月[1]。 分布於中國廣西北部元寶山老虎口以北,多散生于山脊及其東側,海拔1700-2050米地帶。

主要價值

元寶山冷杉為珍稀瀕危植物。它在中國廣西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國南方古代植物區系的發生和演變,以及古氣候、古地理,特別是對第四紀冰期氣候的探討有學術價值。

分布範圍

僅分布於廣西北部元寶山老虎口以北,多散生于山脊及其東側,海拔1 700~2 050 米地帶[2]

瀕危植物

保護價值元寶山冷杉為珍稀瀕危植物。它在廣西的發現,為研究我國南方古代植物區系的發生和演變,以及古氣候、古地理,特別是對第四紀冰期氣候的探討有學術價值。

保護措施

產地林業單位及社隊對元寶山冷杉的保護比較重視,尚未發生砍伐現象。不得不存的植株不多,且多為百年以上的老樹,應積極採取人工促進天然更新,並採種育苗,繁殖 栽培。如條件允許,可建立自然保護區,對元寶冷杉和其他珍稀植物,如巴尾樹、鵝掌楸長苞鐵杉福建柏華南五針松等一同進行保護。

它在廣西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南方古代植物區系的發生和演變,以及古氣候、古地理、特別是對第四紀冰期氣候的探討有學術價值。元寶山冷杉為珍稀瀕危植物,瀕危的主要原因有:分布範圍小,天然更新能力差,幼苗死亡率高,受群落生境限制,動物活動的影響等。建立元寶山自然保護區,積極開展了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示範工作,開展人工栽培移植。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0年 ver 3.1——極危(CR)。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極危。

列入《中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規劃》(2011-2015年)——極小種群(狹域分布)保護物種。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2004年——極危。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Ⅰ級。

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第一冊)1991年9月——極危。

參考文獻

  1. 元寶山冷杉種子繁殖力初探,道客巴巴,2014-2-27
  2. [轉載]珍稀植物一 ,新浪博客,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