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先秦詩卷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先秦詩卷七【古諺語】

  【《六韜》引諺】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御覽》四百九十六。《詩紀前集》十。)[1]   【《管子》引古言】

  牆有耳。伏寇在側。(○《管子》君臣篇。《詩紀前集》十。)

  【《論語》引南人言】

  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論語》子路篇。)

  【孔子《家語》引里語】

  相馬以輿。相士以居。(○《家語》子路初見篇。《御覽》四百九十五。《詩紀前集》十。)

  【禮記引諺】

  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禮記大學篇。《詩紀前集》十。)

  【禮記引南人言】

  人而無恆。不可以為卜筮。(○禮記緇衣篇。)

  【孟子引夏諺】

  吾王(《晏子春秋》作君。)不游。吾(《晏子春秋》作我。)何以休。吾王(《晏子春秋》作君。)不豫。吾何(《晏子春秋》作我曷。)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孟子梁惠王篇。《晏子春秋》內篇。《御覽》五百三十七引越絕書。《詩紀前集》十。)

  【孟子引齊人言】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基。不如待時。(○孟子公孫丑篇。《詩紀前集》十。)

  【《左傳》引周諺】

  山有木工則度之。賓有禮主則(《白帖》無則字。)擇之。(○《左傳》隱公十一年傳。《御覽》四百九十五。《詩紀前集》十。又《白帖》十引下一句。)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左傳》桓公十年傳。《類聚》八十三、八十四。《御覽》三百四十二、四百九十五。《詩紀前集》十。)

  【《左傳》引諺】

  心苟無瑕。何恤乎無家。(○《左傳》閔公元年傳。《詩紀前集》十。)

  輔車相倚。唇亡齒寒。(○《左傳》僖公五年傳。《類聚》五十九。《白帖》九。《御覽》三百三、三百六十七、三百六十八、四百五十一、四百九十五。《詩紀前集》十。)

  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左傳》宣公十五年傳。《御覽》四百九十五。《詩紀前集》十。○《詩紀》雲。《漢書》亦引此。無高下在心一句。)

  民之多幸。國之不幸。(○《左傳》宣公十六年傳。《詩紀前集》十。)

  非宅是卜。(《初學記》誤作名。)惟鄰是卜。(○《左傳》昭公三年傳。《初學記》二十四。《御覽》一百五十七、一百八十。《詩紀前集》十。)

  狼子野心。(○《左傳》宣公七年傳。《御覽》七百二十九。)

  老將知而耄及之。(○《左傳》昭公元年傳。)

  臣一主二。(○《左傳》昭公十三年傳。《詩紀前集》十。)

  無過亂門。(○《左傳》昭公十九年傳。《詩紀前集》十。○逯案。《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傳引人有言曰唯門之無過。《國語》周語引人有言曰無過亂人之門。均屬一諺而小異。)

  室於怒市於色。(《御覽》作怒於室而色於市。○《左傳》昭公十九年傳。《御覽》一百七十四。《詩紀前集》十。)

  唯食忘憂。(○《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傳。○《詩紀前集》十。○《詩紀》雲。《國語》作唯食可以忘憂。)

  民保於信。(○《左傳》定公十五年傳。《詩紀前集》十。)

  【《左傳》引古人言】

  心則不競。何憚於病。(○《左傳》僖公七年傳。《詩紀前集》十。)

  畏首畏尾。身其餘幾。(○《左傳》文公十七年傳。《詩紀前集》十。)

  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左傳》宣公十五年傳。《詩紀前集》十。)

  殺老牛莫之敢屍。(○《左傳》成公十七年傳。《詩紀前集》十。)

  挈瓶之知。守不假器。(○《左傳》昭公七年傳。《詩紀前集》十。)

  鹿死不擇音。(○《左傳》文公十七年傳。《詩紀前集》十。)

  【《左傳》引上國言】

  不索何獲。(○《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傳。)

  【《國語》引諺】

  獸惡其網。民惡其上。(○《國語》周語。《御覽》八百三十四。《詩紀前集》十。)

  眾心成城。眾口鑠金。(○《國語》周語。《御覽》四百九十五、五百七十五。《詩紀前集》十。)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周語。《詩紀前集》十。)

  黍稷無成。不能為榮。黍不為黍。(《御覽》無不為黍三字。)不能蕃朊。(《國語》作廡。《御覽》作蕪。)稷不為稷。(《御覽》無不為稷三字。)

  不能繁殖。所生不疑。惟德之基。(○《國語》晉語。《御覽》四百九十五。《詩紀前集》十。)

  狐埋之而狐扌骨之。是以無成功。(○《國語》吳語。《詩紀前集》十。)

  觥飯不及壺餮。(○《國語》越語。《詩紀前集》十。)

  【《國語》引人言】

  兄弟讒鬩。侮人百里。(○《國語》周語。《詩紀前集》十。)

  兵在其頸。(○《國語》周語。《詩紀前集》十。)

  佐雝者嘗焉。佐斗者傷焉。(○《國語》周語。《詩紀前集》十。)

  禍不好不能為禍。(○《國語》周語。《詩紀前集》十。)

  【《墨子》引古語】

  唇亡則齒寒。(○《墨子》非攻篇。○案此與《左傳》所引小異。)

  謀而不得。則以往知來。(○《墨子》非攻篇。)

  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白帖》知下有其字。)吉與(《類聚》無與字。《白帖》、《御覽》同。)凶。(○《墨子》非攻篇。《類聚》八。《白帖》二。《御覽》五十八。)

  【《莊子》引野語】

  聞道百以為莫已若。(○《莊子》秋水篇。《詩紀前集》十。)

  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聖人貴精。(○《莊子》刻意篇。《詩紀前集》十。)

  【《荀子》引古言】

  衣與繆與。不女聊。(○《荀子》子道篇。《詩紀前集》十。)

  【《荀子》引民語】

  欲富乎。忍恥矣。傾絕矣。故舊矣。與義分背矣。(○《荀子》大略篇。《詩紀前集》十。)

  【《荀子》引語】

  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知者。(○《荀子》大略篇。《詩紀前集》十。)

  淺不可與測深。愚不足與謀知。坎井之{圭黽}。不可與語東海之樂。(○荀子正論篇。)

  【晏子引諺言】

  鼠社不可薰。(○《晏子春秋》外篇。)

  【晏子引語】

  言發於爾。不可止於遠。行存於身。不可掩於眾。(○《晏子春秋》外篇。)

  【《列子》引古語】

  生相憐。死相捐。(○《列子》楊朱篇。《詩紀前集》十。)

  人不婚宦。情慾失半。人不衣食。君臣道息。(○《列子》楊朱篇。《詩紀前集》十。)

  【《列子》引周諺】

  田父可坐殺。(○《列子》楊朱篇。《詩紀前集》十。)

  【慎子引諺】

  不聰不明。不能為王。不瞽不聾。不能為公。(○《御覽》四百九十六。困學紀聞十。《詩紀前集》十。)

  【韓非子引鄙諺】

  長袖(《御覽》或作袂。)善舞。多財(《御覽》或作資。)善賈。(○韓非子五蠹篇。《類聚》四十三。《御覽》五百七十四、八百二十九。)

  莫眾而迷。(○韓非子內儲說上。)

  傭自賣。哀而不售。士自譽。辨而不信。(○《御覽》八百二十八。)

  【韓非子引古諺】

  為(意林無為字。)政若沐也。(意林無也字。)雖有棄發之費(《御覽》作勞。)而有長發之利也。(○意林一。《御覽》三百九十五。)

  【韓非子引先聖諺】

  不躓於山。而躓於垤。(○韓非子六反篇。)

  規有摩而水有波。我欲更之。無奈之何。(○韓非子八說篇。)

  【韓非子引古語】

  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韓非子安危篇。《御覽》四百三十引殷康明慎、四百五十九引《淮南子》。《詩紀前集》十。)

  【商子引諺】

  蠹眾而(意林作則。)木折。隙大而(意林作則。)牆壞。(商子修權篇。意林四。)

  【商子引語】

  愚者暗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商子更法篇。《御覽》四百九十六引商君書。)

  【鄒子引古語】

  截趾適履。(《詩紀》作履。)孰雲其愚。何與斯人。追欲喪軀。(○古今諺。《詩紀前集》十。)

  【《呂氏春秋》引鄙諺】

  居者無載。行者無埋。(○《呂氏春秋》知接篇。《詩紀前集》十。)

  黃金累千。不如一賢。(○《初學記》十七引《呂氏春秋》。)

  【尉繚子引諺】

  千金不死。百金不刑。(○尉繚子將理篇。)

  【魯連子引諺】

  百足之蟲。三(《文選》注作至。《御覽》或同。)斷(上二字《御覽》或作斷而。)不蹶。(○意林一。《文選》五十二六代論注。《御覽》九百四十四、九百四十八。《詩紀前集》十。)

  心誠憐。白髮玄。情不怡。艷色媸。(○風雅遺篇六。《詩紀前集》十。)

  【鬼谷子引古語】

  女愛不蔽席。男歡不盡輪。(古今諺雲。戰國策。寵女不敝席。寵臣不敝軒。《詩紀》同。○古今諺。《詩紀前集》十。)

  【《孔叢子》引遺諺】

  堯舜(《白帖》作飲。《論衡》作文王飲酒。)千鍾。孔子(《御覽》或有飲字。)百觚。子路嗑嗑。(《類聚》、《御覽》或作溘溘。《類聚》或無嗑嗑二字。)尚(《御覽》或作日。)飲十(《類聚》作百。《御覽》同。)榼。(○《孔叢子》儒道篇。《書鈔》百四十八。《類聚》二十五、七十二。《御覽》四百六十六、七百六十一、八百四十五。《詩紀前集》十。又《論衡》語增篇引觚一韻。《白帖》五引第一句。)

  【戰國策引諺】

  見君之乘下之。見杖起之。(○戰國策楚策。《詩紀前集》十。)

  以書為御者。不盡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達事之變。(○戰國策趙策。《詩紀前集》十。)

  厚者不損(《詩紀》作毀。)人以自益。(《詩紀》有也字。)仁者不危軀(《詩紀》作人。)以要名。(《詩紀》有也字。○戰國策燕策。《詩紀前集》十。)

  【戰國策引鄙語】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詩紀》雲。一本作籬。音同。)未為遲也。(《新序》作亡羊而補牢未為遲。見兔而呼狗未為晚。○戰國策楚策。《新序》雜事篇。《御覽》四百九十五、九百七。《詩紀前集》十。)

  借車者馳之。借衣者被之。(○戰國策趙策。《詩紀前集》十。)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戰國策韓策。《史記》蘇秦列傳。《類聚》二十五。《御覽》四百六十、四百九十五、八百九十八。《詩紀前集》十。○《顏氏家訓》曰:按延篤戰國策音義曰:屍。雞中之主。從。牛子也。然則口當為屍。後當為從。俗寫誤也。○逯案。《史記》索隱引戰國策與顏氏同。)

  【戰國策引語】

  戰勝而國危者。物不斷也。功大而權輕者。地不入也。(○戰國策秦策。《詩紀前集》十。)

  騏驥之衰也。駑馬先之。孟賁之倦也。女子勝之。(○戰國策齊策。《詩紀前集》十。)

  厲疾憐王。(○戰國策楚策。《詩紀前集》十。)

  強者善。弱者不能自守。(○戰國策趙策。)

  仁不輕絕。智不輕怨。(○戰國策燕策。《新序》雜事篇。《詩紀前集》十。)

  【《史記》引諺】

  死者復生。生者不愧。(○《史記》趙世家。計紀前集十。)

  蓬生麻中。不扶自(《書鈔》作乃。)直。白沙在泥。(《史記》有中字。)與之皆黑。(○《史記》三王世家褚先生引。《書鈔》百五十八引大戴禮。《類聚》八十二引曾子。《詩紀前集》十。○《詩紀》雲。魯子書作諺曰:)

  力則任鄙。智則樗里。(○《史記》樗里子傳引秦人諺。《詩紀前集》十。)

  【《史記》引語】

  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史記》淮陰侯傳韓信引人言。○逯案。韓非子說儲下。太宰嚭遺大夫種曰: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又《漢書》蒯通傳。通欲說韓信令背漢。引語曰:野禽殫。走犬烹。敵國破。謀臣亡。知此語始自太宰嚭。輾轉成為習語。故有繁簡文字之異。今依《史記》錄之。) 【新書引周諺】

  君子重襲。小人無由入。正人十倍。雅辟無由來。(新書客經篇:《詩紀前集》十。)

  囊漏(文心雕龍作滿)貯(文心雕龍作儲,長短經同。)中,(○新書春秋篇。文心雕龍書記篇。長短經大體篇。《詩紀前集》十。)

  【附】

  【金樓子引殷紂時語】

  車行酒。騎行炙。百二十日為一夜。(○金樓子箴戒篇。)

  【金樓子引古語】

  寧得一把五加。不(潛確類書作安。)用金玉(《詩紀》作黃金。)滿車。寧得一斤(《詩紀》作把。)地榆。不(潛確類書作安。)用明月寶珠。(○金樓子志怪篇。潛確類書九十八引東華真人煮石經。○逯案。《詩紀》此篇作魯定公記載古語。)

  【妝檯記序引春秋時諺】

  夏姬得道。雞皮三少。(○西溪叢話下引宇文士及妝檯記序。)[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