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

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FDDI)是由美國國家標準化組織(ANSI)制定的在光纜上發送數字信號的一組協議。FDDI使用雙環令牌,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00Mb/s。由於支持高寬帶和遠距離通信網絡,FDDI通常用作骨幹網。

簡介

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FDDI是一種以光纖作為傳輸介質的高速主幹網,它可以用來互連單個計算機與局域網。FDDI標準採用了IEEE802的體系結構和LLC協議,研究了FDDI自身的MAC協議,在物理層提出了物理層介質相關(Physical Layer Medium Dependent,PMD)子層與物理層協議(Physical Layer Protocol,PHY)子層。在1992年,FDDI與SONET互連的接口標準研究完成。FDDI是專門為數據傳輸而設計的,為了傳輸語音、圖像與視頻業務,FDDI-IⅡ標準將從支持分組交換的FDDI基本模式(Basic Mode)擴展到混合模式(Hybrid Mode)。混合模式可同時支持分組交換與電路交換。目前,正在研究的下一代FDDI標準稱為FFOL(FDDI Follow-On LAN)。

評價

實質上FDDI由四個子部分組成,每部分具有各自特定的功能。各部分合起來使得FDDI能夠在上層協議(如TCP/IP、IPX)和介質(如光纜)間提供高速連接。FDDI四個子規範為介質訪問控制(MAC)、物理層協議層(PHY)、物理介質相關層(PMD)以及站管理(SMT)。MAC規定了怎樣訪問介質,包括協議所需要的幀格式、尋址、令牌處理、循環冗餘校驗算法(CRC)以及差錯恢復機制;PHY規定了傳輸編碼和解碼程序、時鐘要求及其他功能;PMD規定了傳輸介質應具備的特性,包括光纖鏈路(Fiber-optic Link)、功率電平(Power Level)、誤碼率(Bit-error Rate)、光纖器件(Optical Component)以及連接器(Connector);SMT規定了FDDI站配置、環配置以及環控制等特徵,包括站的插入和刪除、啟動、故障分離和恢復、模式安排及統計集合。FDDI環上的每一個站點隨時都在監聽經過本站點的幀,站點把幀中的目的地址與本站地址比較,以決定是否接收該幀,如果該幀的目的地址與站點地址匹配,站點接收該幀,同時將此幀的FS字段的「A」標誌位置「1」,表示目的站點存在;在接收該幀的同時,站點還對該幀進行差錯校驗。如果沒有發現錯誤,則站點將幀中的數據字段複製下來,並在該幀FS字段的「C」標誌位置「1」,表示該幀已被目的站點接收;如果發現CRC錯,則把該幀FS字段的「E」標誌位置「1」。在FDDI環網中,站點在接收幀的同時,還要把該幀轉發到下一站點。發送站點在發送完數據後將繼續監聽經過站點的幀。當發送站點檢測到某數據幀的源地址與本站點的地址相同時,立即停止轉發該幀並將其置為無效幀,使已轉發到環上的部分幀信息在到達下一站點時被當做幀碎片而被丟棄,以免這些幀碎片在環上繼續傳送,然後,發送站點負責將幀剩餘部分從環上刪除,並同時檢測幀中的FS字段。如果FS字段中的「A」和「C」標誌位都為「1」,則說明該幀已被目的站點成功接收;如果只有「A」標誌位為「1」則說明目的站點存在但沒有接收該幀,這說明幀在傳輸過程中發生了錯誤;如果「A」和「C」標誌位都為「0」,則說明幀中的目的地址有錯。[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