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克爾倫蘇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克爾倫蘇木,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地處新巴爾虎右旗西南,東與阿拉坦額莫勒鎮為鄰,南、西與蒙古國東方省馬塔德蘇木和克爾倫蘇木接壤,北與阿拉坦額莫勒阿日哈沙特鎮克魯倫河相望,行政區域面積5826.72平方千米。[1]

清代時期,屬新巴爾虎右翼四旗鑲紅旗;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克爾倫前蘇木;1984年,公社改克爾倫蘇木。

截至2018年末,克爾倫蘇木戶籍人口有4804人。截至2020年6月,克爾倫蘇木下轄2個社區、15個行政村。

2011年,克爾倫蘇木牧民人均純收入10850元。

2018年,克爾倫蘇木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中文名: 克爾倫蘇木

行政區類別: 蘇木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

地理位置:阿拉坦額莫勒鎮西南

面 積: 5826.72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1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克爾倫村

電話區號: 0470

郵政區碼: 021300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性氣候

車牌代碼: 蒙E

人 口: 4804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清代時期,屬新巴爾虎右翼四旗鑲紅旗。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6月,新巴爾虎右翼四旗改稱新巴爾虎右翼旗。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屬克爾倫前蘇木。

1958年,與寶格德烏拉西、阿拉坦烏拉2蘇木合併為勞動公社。

1961年8月,從勞動公社析出置克爾倫公社。

1984年,公社改克爾倫蘇木。

2006年5月,賽漢塔拉、杭烏拉2蘇木併入。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克爾倫蘇木下轄15個行政村:克爾倫、額日和圖、烏力吉圖、白音、白音查干、呼和溫都爾、白音諾爾、白音呼熱寶音塔拉、好力寶圖、青格樂、乃日木德樂、其其格樂、芒來、薩如拉。

截至2020年6月,克爾倫蘇木下轄2個社區、15個行政村:巴彥烏拉社區、莫日斯格社區、克爾倫村、額日和圖村、巴音村、烏力吉圖村、巴音查干村、呼和溫都日村、巴音諾爾村、好力寶圖村、寶音塔拉村、巴音呼熱村、薩如拉村、其其格勒村、芒來村、乃日木德勒村、慶格勒村。蘇木人民政府駐克爾倫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克爾倫蘇木地處新巴爾虎右旗西南,東與阿拉坦額莫勒鎮為鄰,南、西與蒙古國東方省馬塔德蘇木和克爾倫蘇木接壤,北與阿拉坦額莫勒、阿日哈沙特鎮隔克魯倫河相望,行政區域面積5826.7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克爾倫蘇木境內地勢中部略高,北部與南部平坦,整體起伏不大,平均海拔在500—600米。境內最高點位於哈拉金布如格鐵烏拉,海拔887米;最低點位於達布孫尼洪浩日音諾爾,海拔540米。

氣候

克爾倫蘇木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季短而炎熱,秋季多雨,冬季漫長而寒冷,北部雨雪較多。多年平均氣溫-6.5℃,1月平均氣溫-21.2℃,極端最低氣溫-36.6℃(2011年12月26日);7月平均氣溫22.0℃,極端最高氣溫37.1℃(2011年8月11日)。氣溫最大日較差29.9℃(1974年5月16日)。生長期年平均132.29天,無霜期年平均120.96天,最長達130天,最短為12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3031小時,0℃以上持續期121.68天。極端年最大雨量530.9毫米(1998年),極端年最少雨量56.9毫米(200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8月。

水文

克爾倫蘇木境內河道屬黑龍江流域額爾古納河水系,最大的河流為克魯倫河,從蒙古國肯特山東麓起源由克爾倫嘎查入境,由西而東,注入呼倫湖,境內流長31.3千米,年均流量18.3立方米/秒。境內較大的泉水有布拉格太諾爾、巴潤固日班尼諾爾、固日班尼阿爾山等。

自然災害

克爾倫蘇木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暴風雪、鼠害、蟲害等。雪災年均發生1次,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12月,持續時間長,強度大,風力達到6—8級,能見度410米,受災面積達3200公頃,造成32萬頭(只)牲畜受災,死亡牲畜5萬頭(只)。最嚴重的一次蟲災發生在2010年5月,害蟲葉甲幼蟲大面積爆發,受害面積2800萬畝,受災牧戶454多戶、牲畜22萬多頭(只)。

自然資源

克爾倫蘇木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螢石、銀等。其中螢石儲量43.13萬噸,地質儲量30.47萬噸。已經開發的有克爾倫螢石礦,位於烏力吉圖嘎查,礦區面積0.14平方千米,地質儲量11.34萬噸,年產量1萬噸。境內有野生動物8種,其中被列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的有黃羊、旱獺和狐狸等6種。

人口

2011年末,克爾倫蘇木總人口458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884人,城鎮化率84.76%。另有流動人口3人。總人口中,男性2288人,占50%;女性2294人,占50%;14歲以下964人,占21.0%;15—64歲3186人,占69.5%;65歲以上432人,占9.5%。總人口中,以蒙古族為主,達4228人,占92.3%;有漢、達斡爾、滿、回4個民族,共354人,占7.7%。2011年,人口出生率1.35‰,人口死亡率0.01‰,人口自然增長率1.3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0.78人。

2017年末,克爾倫蘇木常住人口為4578人。

截至2018年末,克爾倫蘇木戶籍人口有4804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克爾倫蘇木牧民人均純收入10850元。

2018年,克爾倫蘇木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農業

克爾倫蘇木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為主。2011年,牛飼養量1.16萬頭,年末存欄0.97萬頭;羊飼養量39.22萬隻,年末存欄23.82萬隻;駱駝飼養量0.024萬頭,年末存欄0.020峰萬頭;馬飼養量0.455萬匹,年末存欄0.424萬匹。2011年,生產肉類2681噸,其中牛肉179噸,羊肉2502噸,鮮奶2072噸;畜牧業總產值3.4億元。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克爾倫蘇木有文化站1個,文化活動室15個;各類圖書室8個,藏書2400冊。有摔跤、射箭、賽馬、蒙古象棋等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文化團體1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克爾倫蘇木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個;病床1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張,固定資產總值135.0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7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752人次。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43.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356人,參合率81.40%。

視頻

新疆克爾倫蘇木用原始的方式,竟能烹飪出最神秘的石頭包羊

{{#i}isplay:a0798x6c6tf | 560 | 390 | qq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