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狄斯·托勒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克羅狄斯·托勒密(古希臘語:ΚλαύδιοςΠτολεμαῖος;拉丁語:ClaudiusPtolemaeus,約90年—168年),又譯托勒玫或多祿某,相傳他生於埃及的一個希臘化城市赫勒熱斯蒂克。羅馬帝國統治下的著名的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占星學家和光學家。克羅狄斯·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地心說」的集大成者,生於埃及,父母都是希臘人。公元127年, 年輕的托勒密被送到亞歷山大去求學。 在那裡,他閱讀了不少的書籍,並且學會了天文測量和大地測量。他曾長期住在亞歷山大城,直到151年。有關他的生平,史書上少有記載。 約公元90年生於埃及的托勒馬達伊,曾在亞歷山大城居住和工作,168年去世。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天文學大成》(13卷),是根據喜帕恰斯的研究成果寫成的一部西方古典天文學百科全書,主要論述宇宙的地心體系,認為地球居於中心,日、月、行星和恆星圍繞着它運行。此書在中世紀被尊為天文學的標準著作,直到16世紀中哥白尼的日心說發表,地心說才被推翻。另一部重要著作《地理學指南》(8卷)是古希臘有關數理地理知識的總結,主要以馬里努斯的工作為基礎,參考亞歷山大城圖書館的資料撰成。第1卷為一般理論概述,闡述了他的地理學體系,修正了馬里努斯的製圖方法。第2卷至第7卷列有歐、亞、非三大洲8100處地點位置的一覽表,並採用喜帕恰斯所建立的緯度和經度網,把圓周分為360份,給每個地點都註明經緯度坐標。第8卷由27幅世界地圖和26幅局部區域圖組成,以後曾多次刊印,稱為《托勒密地圖》。 托勒密認為地理學是對地球整個已知地區及與之有關的一切事物作線性描述,即繪製圖形,並用地名和測量一覽表代替地理描述。他在《地理學指南》中採用了波西東尼斯錯誤的地球周長數字,又在繪製陸地向東延伸中增加了誤差。把有人居住的世界想象為一片連續不斷的陸塊,中間包圍着一些海盆,並在地圖上表明:印度洋的南面還存在一塊未知的南方大陸(見古希臘羅馬地理學)。直到18世紀英國探險家J.庫克的探險航行,才消除這個錯誤。他在《地理學指南》中還提出了兩種新的地圖投影:圓錐投影和球面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