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免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免耕是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書,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製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 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名詞解釋

免耕(保存耕耘 no-tillage)一詞的原意是保護性耕作制度,主要目的是防止土壤侵蝕。1977年以前,用最小耕作(最小的耕耘)來表述目的在於減少對田地耕作踏壓次數的耕作措施。1977年美國農業部土壤保護局將最小耕作更名為免耕,並將其定義為:一種不翻動表土,並全年在土壤表面留下足以保護土壤的作物殘茬的耕作方式。其類型包括不耕、條耕、根茬覆蓋及其他不翻動表土的耕作措施。1984年土壤保護局再次修改免耕的定義,將所有耕作措施分為三類:免耕、少耕、常規耕作。

任何收穫後用殘茬覆蓋至少30%土壤表面以減少水蝕的耕作和種植制度即為免耕。或者當主要考慮風蝕時,任何風蝕在土壤表面留下至少每公頃1 121kg的小塊殘茬以減少風蝕的耕作制度為免耕。免耕措施包括3種類型:

(1)覆蓋耕作。播種前翻動土壤,使用的耕作機具包括深松機、中耕機、圓盤耙、平耙、切茬機。藥物或中耕除草。

(2)壟耕。除施肥外,從收穫到播種不翻動土壤。種子播在壟台的種床上,用平耙、圓盤開溝機、小犁或清壟機開床。殘茬留於壟間表面,藥物或中耕除草,中耕時重新成壟。

(3)不耕。除施肥外,從收穫到播種不翻動土壤。種子播在窄種床上,以小犁、清壟機、圓盤開溝機、內向鏟或施耕機開床。主要以藥物控制雜草,非緊迫時不中耕除草。

收穫後殘茬覆蓋15%-30%的土壤表面,或留下每公頃560-1121kg的小塊殘茬的耕作制度,藥物或中耕除草。

收穫後被作物殘茬覆蓋的土壤表面少於15%,或每公頃留下不足560kg殘茬的耕作制度。通常包括犁翻和其他強力耕作,藥物或中耕除草。與強力耕作相比,免耕可減少50%-90%的土壤侵蝕。

參考文獻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搜狐,2022-03-30
  2. 華夏古漢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