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兔毛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兔毛蒿
圖片來自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兔毛蒿,中藥名。為菊科線葉菊屬植物線葉菊Filifoliumsibiricum(L.)Kitam.[TanacetumsibiricumL.]的全草。植物線葉菊,分布於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朝鮮、日本、蘇聯東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也有分布。具有清熱解毒,安神,調經之功效。主治高熱,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癰腫瘡瘍。[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兔毛蒿
漢語拼音:Tù Máo Hāo
別名:兔子毛《內蒙古中草藥》,疔毒草、驚草《全國中草藥匯編》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清熱解毒,安神,調經
主治:高熱,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癰腫瘡瘍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兔毛蒿

拼音名:Tù Máo Hāo

別名: 兔子毛、疔毒草、驚草、荊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ilifolium sibiricum (L.) Kitam. [Tanacetum sibiricum L.]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線葉菊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陰乾。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中國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原形態

線葉菊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根莖粗壯。斜升。莖基部被密厚的纖維鞘,不分枝或呈傘房狀分枝。葉具長柄;基生葉倒卵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約20cm,寬5-6cm;莖生葉較短小,全部葉為二至三回羽狀分裂,裂片線形至絲cm,寬約1mm;無毛。頭狀花序異型,在枝端或莖頂排成復傘房狀,梗長達5mm;總苞球形或半球形,直徑4-5mm;總苞片約3層,先端圓形;外圍有一層結實的雌花,雌花花冠筒關,先端2裂;中央有多數不育的兩性花,兩性花黃色,先端4齒裂。瘦果壓扁;無冠毛。

毒性

序貫法測得小鼠口服煎劑(1:1)的半數致死量為520ml/kg,靜注揮髮油飽和水溶液的半數致死量為 840ml/kg。寇氏法求得小鼠腹腔注射水煎劑的95%平均可信限半數致死量為70.78±6.36g(生藥)/kg。主要急性毒性表現是損害心血管系統。 家兔亞急性毒性實驗未見異常。針劑無溶血現象。

化學成分

含揮髮油約0.3%,其中烴類成分5種,含氧成分6種;黃酮類成分:聖草素(eriodictyol),槲皮萬壽菊素-3,6-二甲醚(3,6-dimethoxyquercetagetin),兔毛蒿素(filifolin)。還含三萜皂甙酸性成分,糖及糖類。

藥理作用

  • 1.抑菌作用:實驗證明,兔毛蒿全成分、水煎液(母液)和純揮髮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高度抑菌作用,對乙型鏈球菌、傷寒桿菌、福氏痢疾桿菌中度敏感,對肺炎鏈球菌、綠膿桿菌等均不敏感,對青黴素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有較好的抑菌作用。抑菌作用以葉最強,根無抑菌作用。分離出的兔毛蒿素、聖草素和傾皮萬壽菊素 3,6-二甲醚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可分別為125μg/ml。 62.5μg/ml、250μg/ml。
  • 2.鎮靜作用:全草煎劑(1:1)分別以5ml/kg、20ml/kg給小鼠、廣西猴口服,均表現出鎮靜作用。兔毛蒿地上部分水煎劑分別以1/6 半數致死量(11.8g/kg),1/3半數致死量(23.6g/kg)劑量給小鼠腹腔注射,均有鎮靜作用,並均可顯着協同戊巴比妥鈉的催眠作用。
  • 3.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2.5%濃度水煎劑可使離體蟾蜍心臟收縮減慢減弱,該抑制作用可被10μg/ml腎上腺素對抗,由2μg/ml乙酰膽鹼增強。100%兔毛蒿給蟾蜍靜脈注射0.2-0.4ml,也有抑制心臟的作用。麻醉兔靜脈注射100%兔毛蒿,發現兔毛蒿有短暫的呼吸興奮、血壓下降和心率減慢作用。急性中毒可導致呼吸循環衰竭,而以心血管系統損害為主。
  • 4.其他作用:小鼠腹腔給予1/5半數致死量(即14.2g/kg)的水煎劑在氨霧法中有明顯鎮咳作用。灌胃給予2/5 半數致死量的水煎劑,在酚紅排痰實驗中無祛痰作用。腹腔給予1/3 半數致死量對噴霧2%乙酰膽鹼10秒豚鼠有顯着平喘作用,l/5半數致死量劑量對噴霧15秒者無效。 1%-2%兔毛蒿水煎劑對兔離體腸管有直接抑制作用。0.5%濃度對未孕家兔離體子宮有短暫的興奮作用。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安神;調經。主高熱;心悸;失眼;月經不調;癰腫瘡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熬膏敷。[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兔毛蒿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兔毛蒿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