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兔耳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兔耳風
圖片來自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兔耳風,中藥名。為菊科兔兒風屬植物光葉兔兒風AinsliaeaglabraHemsl.的全草。植物光葉兔兒風,分布於我國四川中南部和雲南東北部。具有養陰清肺,祛瘀止血之功效。主治肺癆咯血,跌打損傷。[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兔耳風
漢語拼音:Tù ěr Fēnɡ
別名:大血筋草、水上紅《萬縣中草藥》,心肺草、石風丹(四川)
性味歸經:味甘、微辛,性涼。入肺、肝、腎經
功能:養陰清肺,祛瘀止血
主治:肺癆咯血,跌打損傷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兔耳風

拼音名:Tù ěr Fēnɡ

別名: 大血筋草、水上紅、心肺草、石風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isliaea glabra Hemsl.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光葉兔耳風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春、夏季採收,切段,曬乾。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林下、溪邊岩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中國的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原形態

光葉兔兒風 多年生草本,高30-50cm。莖直立,暗紫色,不分枝。葉基生;葉柄長7-12cm,紫色;葉片闊披針形至長橢圓形,長15-25cm,寬4-6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邊緣有疏胼體狀細齒,上面綠色,下面帶比紅色,無毛。頭狀花序小,排列成圓錐狀花序,總苞圓形;總苞片數枚披針形,膜質,先端尖;全部為管狀花,花冠白色,先端5裂;冠毛羽毛狀,黃色,長約為花冠之半。瘦果幼錘,有深縱條紋。花期在夏季。

性味

味甘;微辛;性涼

功能主治

養陰清肺;祛瘀止血。主肺癆咯血;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2]

摘錄

中華本草

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相關論述

《峨嵋藥植》:「治跌打損傷。」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相關配伍

  • 1、治肺癆咯血,大血筋草、仙鶴草、白及、豬毛針各9g。水煎服。(《萬縣中草藥》)
  • 2、治跌打損傷,大血筋草、箭杆風、九節風、紅牛膝、九牛造、青藤香各9g。水煎服或泡酒。(《萬縣中草藥》)[3]

參考資料

  1. 兔耳風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兔耳風中醫世家
  3. 兔耳風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