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中原—鮮卑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入主中原—鮮卑篇 |
入主中原—鮮卑篇鮮卑是發源於中國東北的一個古老民族,在中國的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鮮卑屬東胡系,居於鮮卑山,因此得名。近年來,考古學、歷史地理學與民族史研究,頗以為鮮卑山即大興安嶺山脈。鮮卑部落集團,可能先秦時已活動於大興安嶺山脈中部與北部,而興起則晚於烏桓,其名始顯於東漢初年。或又以鮮卑為春秋及春秋以前的山戎。語言與烏恆相同。屬東胡語(古蒙古語)的分支。[1]
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匈奴冒頓攻滅東胡,東胡人向北敗退,越過西拉木倫河之後分成兩支,一支逃向烏桓山,稱之為烏桓人,另一支逃向鮮卑山,稱之為鮮卑人。《後漢書》卷九十《鮮卑傳》載:「鮮卑者亦東胡之支也,別依鮮卑山,故因號焉。……漢初亦為冒頓所破,遠竄遼東塞外,與烏桓相接(與漢朝之間被烏桓阻隔),未常通與中國(指中原)焉。」
鮮卑人把他們所崇拜的山叫做「鮮卑山」,也就是「神山」或「祥瑞山」的意思。北方遊牧民族普遍有祭祀山神的習俗,鮮卑族也是一樣,他們認為山神可以保佑他們得到更多的獵物和牲畜,所以對山十分崇拜。他們每到一處,都有一座山被奉為神山,在扎魯特旗查不嘎吐蘇木大黑山上,繪有人面形岩畫。這當是鮮卑人留下的岩畫,這幅人面像就應該是鮮卑人敬奉的山神。所以大黑山也應該是一座鮮卑山。鮮卑人在東胡被打敗之前也一定有他們的神山,並不是被東胡打敗之後才有的鮮卑山。只不過因所處的地域改變後,所崇拜的鮮卑山也不同了而已。
清代史學家張穆認為,最初形成鮮卑名稱的鮮卑山就是現今科右中旗西北約30華里的大罕山,當地人亦稱為蒙格罕山。此山位於霍林河西南岸,位於扎魯特旗和科爾沁右翼中旗之間。東西寬約10公里,南北長約13公里,由蒙格罕山、奧斯克吐、芒爾得高烏拉,哈夫特嗄烏拉,莫達板烏拉,模模烏拉,道勞哈馬爾,柴拉切楞等數座相連山峰組成。主峰大罕山高721米,相對高度近400米,山中松、樺、柞、榆、楓、杏等樹木繁茂。
鮮卑人從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始與中原王朝相溝通。公元48年,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之後南匈奴附漢,東漢政府乘機聯絡鮮卑,實行孤立和打擊北匈奴的政策。封賞鮮卑各部大人,「每年競耗費二億七千萬錢」,以達到「保塞無事」的目的。
和帝永元三年(公元前91年),北匈奴被東漢王朝擊敗。政權瓦解,單于西遷,餘眾多附鮮卑。自此鮮卑逐步強大起來,並經常「寇掠東漢北方諸郡」。
當時以遼西鮮卑其至革建(人名)最為強盛,並為鮮卑各部的盟主,直至東漢順帝陽嘉二年(公元133年)其至革建死去,鮮卑各部統領失馭。東漢政府多次組織大軍會同烏桓、南匈奴共同進討鮮卑,此後鮮卑勢力才逐步減弱。
東漢後期(桓帝時,公元二世紀中葉),鮮卑出現了一個著名首領名叫檀石槐(156-181年在位),他「勇健而有智略」,被推為鮮卑大人,他在高柳(今山西陽高縣)北三百餘里的彈汗山(今河北張家口尚義縣南)設營,兵馬甚盛。鮮卑各部在他的統領之下,南抄緣邊,北拒丁零,東卻扶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建立起了鮮卑部落軍事大聯盟。「東西萬四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
檀石槐把他控制的地區劃分為三部:自右北平以東至遼東,接扶餘為東部;自右北平以西至上谷為中部;自上谷以西至敦煌接烏孫為西部。每部各置大人統領,總屬於檀石槐。此時,由於東漢王朝內亂頻頻,許多漢人也逃往邊地投靠鮮卑,為檀石槐出謀劃策,加之鮮卑騎兵進退神速,戰鬥力獲得充分發揮,「兵利馬疾,過於匈奴」,作戰中「來如飛鳥,去如絕弦」,不斷入侵邊郡,殺略吏民,劫奪財產。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鮮卑復寇三邊,一歲中竟達三十餘次」。
鮮卑人此時靠戰爭和掠奪取得了不少的財富,但生產力卻很低下。農業、畜牧業經濟都不發達,人口的劇增使得鮮卑各部之間除了軍事聯盟之外,並無過多經濟往來。加之政治上除以軍事掠奪為目的的戰爭協作之外,組織上也較為鬆散。故公元181年檀石槐死後,鮮卑軍事聯盟迅速瓦解。
檀石槐部落聯盟瓦解之後,當時劃分的東部鮮卑仍然在東部的西拉木倫河流域遊牧,曹魏初年,盤據太原雁門一帶的「小種鮮卑」首領小帥軻比能又建立一個較小的部落聯盟,青龍三年(235)年,軻比能被曹魏政權所殺,局部統一的鮮卑各部進一步瓦解。鮮卑族重新回到了原來各自為政的狀態之中。魏晉之際,東部鮮卑興起了三個大的部落,即宇文部、慕容部、段部。
宇文鮮卑
宇文部本非鮮卑,他們是世居陰山東部的匈奴南單于的遠屬,他們原有十二個部落,公元一世紀北匈奴兵敗西遷後,留居漠北的匈奴人十餘萬落(戶),東遷至遼東與鮮卑人雜處。宇文部即是此時東遷的匈奴部之一。他們使用的語言是阿爾泰語系中的匈奴語。鮮卑人則是通古斯語族中的東胡語。故史書上說宇文鮮卑語言與鮮卑頗異,東遷過程中宇文部的上層人物統治了遼東一帶的鮮卑人。並參加了檀石槐建立的部落大聯盟,成為聯盟中的東部大人。從此逐步鮮卑化,稱之為宇文鮮卑。
宇文鮮卑名稱的來歷:相傳他們曾得到三個玉璽,玉璽上的文字是「帝帝玉璽」,他們以為這是上天授予的,在鮮卑語中,天為「宇」,君為「文」,因號「宇文國」,即「天君」之意。始稱宇文鮮卑。宇文鮮卑一直活動在慕容部的北面,其駐地主要在霍林河流域,烏力吉木仁河以南,西拉木倫河二岸地區,1983年9月於通遼市開魯縣福興地出土的「子母馬金牌飾」,1984年4月出土於通遼市科左中旗希伯花蘇木六家子嘎查的「雙馬金牌飾」、「神獸金牌飾」、「有鏈金馬牌飾」。
宇文鮮卑所屬部中,以駐紮於扎魯特旗烏力吉木仁河、老哈河、西拉木倫河一帶的遙攆氏,駐紮於西拉木倫河上游的習部,下游的迭刺部較為著名。位於扎魯特旗西北部的窟窿山,《遼史》中稱為大勒得山,是宇文鮮卑部中的大勒得王大賀氏的發源之地,這個大賀氏部族,就是以後中國複姓中賀蘭氏、賀樓氏、賀岳氏(也有寫作賀若氏的)、賀連氏等姓氏的始祖。
宇文部中的迭刺部最先在霍林河中上游一帶遊牧,後逐步南移至烏力吉木仁河與西拉木倫河之間遊牧。公元四世紀中葉,以迭刺部、烏槐部等部為核心的部落,在老哈河與西拉木倫河交匯之處建立了部落聯盟。契丹八部由此產生。迭刺部夷離堇耶律阿保機於公元916年在「金玲崗」(現開魯縣黑龍壩至胡家崗一帶),祭告天地,承襲大統,建立了契丹王朝,建元神冊,「建都」龍化洲(奈曼旗與開魯交界處西孟家段水庫附近)。宇文鮮卑的另一部落習部則遊牧於西拉木倫河上游和老哈河上游一帶,並發展成為庫莫溪部族。定居於現今赤峰市寧城一帶、五胡十六國至隨唐時期經常參與中原混戰。隋初較為強盛,後被契丹所征服,融於契丹族之中。
段部鮮卑
段部鮮卑名稱的來歷:段部鮮卑本出於遼西。他的始祖名叫日陸眷,因戰亂被賣到漁陽烏桓大人庫辱官家當家奴。日陸眷很會討主人的歡心,一次諸烏桓大人集會於幽州,每位大人手中都拿着唾盂,唯漁陽烏桓大人庫辱官不帶唾盂,有痰後唾到日陸眷口中,日陸眷把痰咽下,並面西拜天說:「願使主君之智慧祿相盡移入我腹中」。
後來漁陽發生饑荒,漁陽烏桓大人庫辱官因為日陸眷身強體建,就派他到遼西「逐食」,於是日陸眷在遼西招募流亡和反叛的民眾,並且逐漸強盛起來。到其侄務目塵時,封為了遼西公,到他孫子就陸眷時,已據有遼西之地,疆域最廣時,西接魚陽東界遼水,公元四世紀初較為強盛,所統三萬餘家,軍隊有四、五萬騎,臣伏於西晉,經常與其北面的宇文部和東面的慕容部混戰。同時也經常參與中原交戰,段部鮮卑逐步向燕山北部和徒河上游發展,以令支(今河北遷安)為統治中心,故稱徒河段部鮮卑。晉咸康四年(338年)段部為前燕慕容皝所滅,部眾融於慕容鮮卑之中。
慕容鮮卑
慕容鮮卑為東胡後裔,它的祖先就是從退保鮮卑山的鮮卑部分衍出來的。它最初是鮮卑部的核心部族,占據鮮卑山附近的霍林河中下游和洮兒河流域遊牧,並由此逐步向西遼河流域發展,它的部落首領曾在檀石槐建立的軍事大聯盟中擔任中部大人,慕容部此時開始形成。
慕容鮮卑名稱的來歷:慕容部始祖莫護跋,祖籍昌黎,曹魏初年莫護跋率領諸部落入居遼西,跟從司馬宣王討平公孫淵,被封為率義王,始建國於棘城(今錦州)之北。相傳當時燕、代地區的人多戴「步搖冠」,莫護跋十分喜歡這種走起路來一搖一搖的帽子,於是他也戴步搖冠,人們都叫他「步搖」。把他所率領的部落也叫「步搖部」,由於人的口口相傳,後來就把「步搖」說成「幕容」,也開始把莫護跋所在的部落稱為慕容部。當然了慕容部名稱的來歷還有幾種說法,不管怎樣的來歷,慕容部莫護跋喜歡「步搖冠」是事實。
曹魏初年,首領莫護跋率眾從科爾沁草原東北部向西南移動,進入草原中心地帶,即現今科左中旗、科右中旗、科爾沁區一帶,此後,又入主遼西,並隨從司馬懿征伐遼東,被曹魏封為率義王。慕容部繼續向西南發展。並在棘城(今遼寧錦州附近)建都。在這之後,慕容部又曾遷回最初駐牧之地,洮兒河下游一帶。
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年),慕容廆繼位,這時與慕容部西、北部界臨的宇文部,西南部界臨的段部逐步強大起來,三部在科爾沁草原上不斷發生混戰。太康十年(289年),慕容廆遣使歸附於晉,並被拜為鮮卑都督,在晉的支持下,慕容部逐步強大,不久打敗段部,徙居於徒河之青山(遼寧義縣境內),然後又南遷還居於棘城。從此之後慕容部乘晉二京(洛陽、長安)為匈奴貴族劉聰、劉曜攻克、加之晉北方戰火連綿、流亡之人大多逃至遼西、遼東躲避戰亂之機,慕容部開始大修明政,安輯流亡,網羅人才,收容士族,使之盡為己用,故勢力迅速強盛。
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死,子慕容皝繼位,自稱燕王。史稱前燕,此時慕容部北並宇文,西滅段部,「開地三千里,人口增加至十萬戶」,築城於柳城以北,龍山以西,號曰「龍城」(現今遼寧省朝陽市)作為前燕國的首都。這時的前燕是當時東北地區唯一強大的政權。這支出生和成長在科爾沁草原上的民族已經蓄勢待發做好入據中原的一切準備。東晉永和六年(350年)慕容皝子慕容雋(音俊)攻下後趙之薊城(今北京市)遷都於薊,永和八年又攻下趙都鄴城(今河北磁縣東南三台村),接着即皇帝位。不久又遷都於鄴。東晉太和五年(370年),鄴城被前秦苻堅攻破,前燕至此滅亡。
自公元337年慕容皝稱帝到370年前燕滅亡,這個科爾沁草原遊牧民族創建的政權存在了33年。前燕滅亡之後,慕容鮮卑繼續在中原地區建立了後燕、西燕和南燕三個政權。後燕為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所建,建都中山(今河北正定縣),政權存在了23年(384——407年)。西燕為慕容沖所建,都城長安(今西安),後來慕容沖被殺,他的尚書慕容永又割據長子(今山西長子縣),政權存在了十年(384——394年),南燕為慕容垂之弟慕容德所建,建都滑台(今河南滑縣),不久因滑台為北魏奪取,又遷都廣固(今山東益都)政權存在了12年(398——410年)。
拓拔鮮卑
早在東胡人退保鮮卑山之前,鮮卑山所在的大興安嶺之下就有土著的鮮卑人居住,只不過他們的勢力較小,不為人們所重視,東胡人退居鮮卑山之後,以東胡人為主的慕容鮮卑勢力強大,迅速占領原土著鮮卑人的遊牧領地,這不得不使原來世居於此的土著鮮卑各部避其鋒芒,向東、向北尋找新的生存空間,這其中以拓拔鮮卑、獨孤鮮卑、尉遲鮮卑、達奚、伊婁、丘敦、侯氏、乙舫、車巾昆等部落為主的鮮卑各部沿着興安嶺山谷溯嫩江伊敏河而上,遊牧到大興安嶺北端(現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並稱此地為大鮮卑山(這是針對原鮮卑山而言),並以此為中心建立遊牧領地和軍事聯盟。
此後,以拓拔鮮卑為首的部落聯盟經歷了多年發展,至可汗毛時,開始強大,有「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後來又經過五代首領的努力,開始南遷大澤(呼倫湖),又經幾代首領的指引,經過「山谷高深,九難八阻」越過呼倫湖進入克魯倫河流域和蒙古高原中部,北近貝加爾湖,後開始向南折返遷徙,經現今蒙古國中部和內蒙古中北部,進入盛樂川(現內蒙古和林格爾縣)。
此時,拓拔鮮卑「部眾浸盛,諸部皆畏服之」,公元310年,拓拔猗盧建代國,376年代被前秦攻滅,十年後,386年,拓拔珪重新建國,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此時北方出現了「五胡十六國」的局面,十六國中鮮卑人建立了代、前燕、後燕、西燕、南燕、西秦、南魏、北魏等八個國家,北魏建國後,依兵強馬壯,於公元439年統一中國北方,與東晉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南北朝對峙的局面。
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北魏遷都洛陽,改革鮮卑舊制,加速漢化,服漢服,禁用鮮卑語,提倡鮮漢聯姻,將鮮卑拓拔氏改為元姓,丘穆陵氏改為穆姓,步六孤氏改為陸姓,獨孤氏改為劉姓,勿忸氏改為于姓,尉遲氏改為尉姓,賀樓氏改為樓姓,賀賴氏改為賀姓等等,使得入主中原的鮮卑人很快同化於漢族之中。
北魏歷時148年,後分為東魏和西魏,以後分別被北齊和北周所滅,直到公元589年隋滅陳統一了中國,其政權前後持續了170多年。由北方草原民族鮮卑人參與主演的歷史融合大劇才徐徐落下帷幕,在這個時段中,科爾沁草原孕育出的宇文、慕容、段部、拓拔等鮮卑各部以其勃興如虹的氣勢,普寫了許多激動人心的歷史故事,創造了諸多輝煌的歷史文明,並且產生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許多姓氏。
《後漢書,烏桓鮮卑傳》載,鮮卑「以季春月大會於饒樂水上」。饒樂水,史學界認為是西拉木倫河。《三國志》引《魏書》亦云,鮮卑「其地東接遼水,西當西域,常以季春大會作(饒)樂水上」。其後鮮卑部落聯盟長檀石槐曾在「烏侯秦水」捕漁,「烏侯秦水」即老哈河。檀石槐統一鮮卑後,把鮮卑分成東、中、西三部。
鮮卑是以畜牧、狩獵為主的民族,其畜牧業主要是養馬。而舍根文化的直接繼承者契丹人舊俗也是「其富以馬」。鮮卑人以畜馬為主的經濟特點也反映到陶器的裝飾上。在我們發現的舍根文化的陶器紋飾中,除大量的幾何圖案之外,還有一些馬的圖案。
關於鮮卑人的習俗,《後漢書烏桓鮮卑傳》中載:「其言語習俗與烏桓同,唯婚姻先髡頭,以季春月大會於饒樂水上,飲宴畢,然後配合。」可見鮮卑和烏桓同屬東胡後裔,語言和習俗是相同的,只有在婚俗上和烏桓有些差別。鮮卑人的婚姻比較自由,沒有烏桓婚姻複雜,他們的婚姻形式還處於更加原始的狀態。即每年春、夏之交的時候,成群的青年男女髡完發後(髡髮是在前額或兩鬢留一綹長發,其餘全剔光的髮式。)大會於饒樂水,饒樂水就是今天的西拉木倫河,聯歡暢飲,選擇意中人,一頓宴飲之後,把選好的意中人領回去完婚。所以鮮卑的婚姻是比較自由和開放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