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全球首個非小細胞肺癌三線治療抗血管靶向藥安羅替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全球首個非小細胞肺癌三線治療抗血管靶向藥安羅替尼鹽酸安羅替尼膠囊2017年提交新藥上市申請,適應症為非小細胞肺癌[1](NSCLC),因「與現有治療手段相比具有明顯治療優勢、重大專項」獲CDE優先審評上市。

「三條通路全面抑制腫瘤血管新生」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獨特作用機制。安羅替尼是一種小分子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作用於腫瘤血管形成及細胞增殖相關的激酶,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PDGFR)、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幹細胞因子受體(c-Kit)等激酶。

安羅替尼治療NSCLC的Ⅲ期臨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療效和安全性具有明顯優勢,結果發表在腫瘤權威雜誌《JAMAOncology》。該研究在全國31家中心開展,採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按2:1設計,共納入437例既往至少接受過兩次全身化療的晚期NSCLC患者,直至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以總生存期(OS)為主要終點。研究顯示:安羅替尼單藥顯著延長中位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客觀緩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等終點上也顯著優於對照組。對於EGFR突變陽性和野生型的患者,安羅替尼也均能帶來OS和PFS的獲益。安全性評價方面,未發生治療相關性死亡事件,也未見預期之外的不良事件發生。

樹立了我國非小細胞肺癌三線治療的標準。一直以來,國際上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三線治療的手段缺乏且無統一標準。安羅替尼不僅能顯著延長患者PFS,而且能延長OS,給患者帶來雙重獲益,是已上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中,僅有的單藥有效的口服製劑,而且不良反應較輕,患者耐受性良好,具有單藥臨床療效突出、治療前無需基因檢測等特點。

2018年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舉辦的醫藥創新品牌評選活動中,經醫藥領域近40位院士專家學者的評選,「安羅替尼」獲評年度唯一的「最具臨床價值創新藥」。

研發背景、設計、歷程及相關新技術應用情況

研發背景

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一的非小細胞肺癌後期治療缺乏有效方案

肺癌是全球發病率(11.6%)和死亡率(18.4%)最高的腫瘤,號稱「癌症之王」,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占肺癌的80-85%,對於一線、二線化療失敗或EGFR/ALK靶向治療耐藥、不耐受的患者,後期治療方案缺乏統一有效的標準藥物,在臨床上存在着巨大的未被滿足的需求。

隨着1997年「腫瘤生長依賴血管形成」概念的提出,國際上,抗血管生成藥物在結腸癌[2]、腎癌領域成功應用,但對於肺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並未取得突出進展,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藥物用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結果雖可以提高PFS,但都沒有轉化為OS的生存獲益。

研發亮點

安羅替尼取得突破療效,樹立治療標準,填補臨床空白。

安羅替尼的研發成功樹立了我國晚期NSCLC三線治療的標準,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單藥有效的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藥物,能顯著延長患者OS和PFS,Ⅱ期臨床研究結果入選2015年世界肺癌大會(WCLC)口頭報告,Ⅲ期臨床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雜誌《JAMA Oncology》。

既往研究中,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和培唑帕尼等小分子多靶點TKI在晚期NSCLC三線治療的臨床研究中均告失敗。安羅替尼作為抗血管小分子靶向藥,首次在肺癌領域取得突破,2017年3月非小細胞肺癌新藥上市申請獲CFDA受理,2018年5月8日批准上市(註冊分類為化學藥品第1類)。

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中國工程院桑國衛院士在2018年6月23日召開的2018中國創新藥高峰論壇上亦對安羅替尼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用於治療晚期NSCLC的靶向藥物安羅替尼的上市,解決了國內晚期NSCLC三線治療手段缺乏問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