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槻都都古別神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八槻都都古別神社 |
---|
|
八槻都都古別神社(やつきつつこわけじんじゃ),又稱都都古別神社、都都古和氣神社(つつこわけじんじゃ)、近津明神、千勝明神(ちかつみょうじん)、近津宮,是日本福島縣東白川郡棚倉町大字棚倉字大宮的一座神社,社格是名神大社(論社)、陸奧國一宮、國幣中社和別表神社,作為中宮與上宮馬場都都古別神社、下宮近津神社 (大子町下野宮)並稱近津三社,別當是大善院,氏子數目在1976年時是800戶。
介紹
文化財方面,神社的日本國指定文化財分別有1961年2月27日指定的重要文化財銅鉢四個、2004年2月6日指定的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都都古別神社的御田植以及1944年7月6日指定的重要美術品木造十一面觀音立像,福島縣指定文化財列表分別有1955年2月4日指定的聖護院道興短冊、1978年4月7日指定的八槻文書、1979年3月2日指定的八槻都都古別神社的古面具17個、1979年3月23日指定的八槻都都古別神社的神樂、1982年3月30日指定的八槻都都古別神社的御正體、1996年3月23日指定的銅鉢、2008年4月4日指定的大般若經、2013年4月5日指定的八槻家住宅、2019年10月15日指定的八槻都都古別神社本殿和隨身門,棚倉町指定文化財則有2007年4月2日指定的銅造十一面觀音菩薩坐像以及銅造觀音菩薩立像[1]。
歷史
關於神社名稱,根據神社保存的《陸奧國風土記》逸文記載,八槻是日本武尊以槻製的弓箭消滅八名土蜘蛛時,由於八支箭均發芽而將這個地方稱為八槻鄉而來,《日本眾神—神社與聖地》認為這是後世的穿鑿附會。另外,根據收錄於《八槻文書》內慶長2年(1597年)的《陸奧國一宮近津大明神緣起》記載,日本武尊在八溝山討伐東夷時向東放箭,落到一個叫箭津幾的地方後在該地創建神社而來。
此外,根據《日本眾神—神社與聖地》的說法,都都古別這個名稱是源於參拜者將裝有籾,稱為Tsutoko(ツトコ)或Tsutsuko(ツツコ)的藁苞供奉至神社,並且拿走其他人供奉於神社的藁苞而來,也有說法指是由於近津神的讀音與長野縣諏訪地域}的千鹿頭神相近,因此兩者可能有關連。
神社的實質創建時期雖然不明,但是由於神社位處在弘仁2年(811年)建成的官道(現水戶街道),因此也有推測神社在這之後才創建。其後,根據《續日本後紀》承和8年正月22日和3月22日(841年2月16日和4月17日)條記載,勳十等的「都都古和氣神社」獲授予從五位下,「都都古和氣神社」也見於《延喜式》卷3臨時祭的名神祭條以及《朝野群載》康和5年6月10日(1103年7月15日)條內,然而由於與馬場都都古別神社同名而引發爭論[2]。
進入中世後,神社受到山嶽信仰影響而修驗道化,根據收錄於《八槻文書》內,明德3年5月3日(1392年5月25日,元中9年)的《良源二所熊野檀那職譲狀》記載,駒石侍從阿闍梨良源將伊豆權現、箱根權現和紀州熊野參拜的檀那職讓予治部殿,推測治部殿即神社別當大善院(又稱八槻別當或近津別當)的八槻氏,同時根據應安3年12月3日(1370年12月21日,建德元年)的《刑部阿闍梨明尊檀那名簿》以及至德元年10月20日(1384年11月14日,元中元年)的《良朝二所熊野檀那職讓狀》記載,檀那遍佈白河結城氏麾下的武士和農民階層。相對地,根據應永25年8月12日(1418年9月12日)的《乘乘院御房御教書》記載,檀那職的繼承也獲熊野三山奉行熊野若王子神社安堵,另外根據寶德3年5月27日(1451年6月26日)的《結城直朝 (白河氏書下》記載,神社代代也獲白河結城氏安堵對神人 (日本)等的支配權。
文明19年(1487年),聖護院道興到訪神社,並且在《廻國雜記》留下一首與神社有關的和歌「梓弓矢つきの里の桜かり花にひかれてをくる春かな」。其後,根據天正16年7月23日(1588年9月13日)的《聖護院門跡道澄御教書》記載,神社獲聖護院門跡安堵白河本領的惣年行事職,慶長7年(1602年)時範圍擴展至保內鄉和小里鄉(現茨城縣久慈郡),江戶時代則再擴大至八溝山(八溝嶺神社),根據天保13年(1842年)的《白川郡內配下寺院名前帳》記載,隸屬於大善院的寺院總共有108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