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路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路軍,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第十八集團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身之一,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葉劍英任參謀長,下轄三個師,兵力42000人。[1]

歷史記錄

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委任狀原圖鏈接原圖地址

抗日戰爭前,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原是廣東地方軍閥部隊(李濟琛的舊部),陳濟棠曾任第八路軍總指揮,下轄三個子師:第59師長余漢謀,第62師長香翰屏,第63師長李楊敬,該部番號後被蔣中正撤消。

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由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改編而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三個師:第一一五師、第一二零師、第一二九師。每師轄兩個旅,每旅轄兩個團,每師定員為15000人。

工農紅軍改編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兼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白崇禧、西安行營代主任蔣鼎文、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等國民黨高級將領紛紛電賀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朱、彭正副總司令。李宗仁、白崇禧賀電「望東指之旌旗,賦同仇而禦侮,殲朔方之倭寇,復失地以奏功」。蔣鼎文賀電「率部抗敵,壁壘新增。行見馬肥苜蓿,壯秋塞之軍容;酒熟葡萄,勵沙場之鬥志。揚我國威,挫彼寇焰,河山還我,指顧可期」。

八路軍曾在抗日戰爭中參與太原會戰、在日本占領區內發動游擊戰,設立敵後抗日根據地。並於1940年發動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敵後根據地戰場的主力。根據資料記載,至1944年5月,八路軍對敵作戰7.4萬次,殲敵15萬餘人;至1945年8月,八路軍已發展到90多萬人。

1946年國共和談破裂,同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9月八路軍、新四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但仍未統一名稱。直至1948年9月,中共中央軍委發出通知全軍團以上各部隊均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字樣。

毛澤東非常自豪的說「中國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着「解放」人民的!」

初期序列

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參謀長:葉劍英、副參謀長:左權(陣亡)、參謀處處長:彭雪楓

政治部主任:任弼時、副主任:鄧小平

駐太原辦事處主任薄一波;西安辦事處主任葉劍英;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南京辦事處主任周恩來;桂林辦事處主任李克農;新疆辦事處主任鄧發;蘭州辦事處主任謝覺哉;武漢辦事處主任王明;重慶辦事處主任王若飛。

下轄三個師,包括:一一五師、一二零師、一二九師、陝甘寧留守兵團,總部特務團、炮兵團、情報部。

一一五師

師長林彪(平型關大捷後不久,林彪被閻錫山部隊誤傷,去蘇聯治療,師長由343旅旅長陳光代。)、副師長聶榮臻、參謀長周昆、政訓處主任羅榮桓、副主任肖華

343旅

343旅旅長陳光、副旅長周建屏、參謀長陳士榘、政訓處主任肖華;

685團團長楊得志、副團長陳正湘、政訓處主任鄧華、王麓水、副主任吳法憲、參謀長彭明治;

一營營長劉德明、教導員李士才、副營長胡炳雲

二營營長曾國華、教導員袁子清、副營長陳祖林、參謀長楊承德

第十八集團軍臂章原圖鏈接原圖地址

三營營長梁興初、教導員周長勝、副營長高光中;

四連連長龍宗義、指導員陳德、五連連長曾賢生(後任譚端志)、指導員楊俊生、六連連長周志輝(後任王志華)、七連連長匡斌、八連連長龍書金(後升任副營長)、齊釘根;特務隊隊長夏德勝;

686團團長李天佑、副團長楊勇、參謀長彭雄、政訓處主任符竹庭;

一營營長張仁初、教導員戴潤生

二營營長楊尚儒

三營營長鄧克明、教導員劉西元;

344旅

344旅旅長徐海東、參謀長陳漫遠、政訓處主任黃克誠;

687團團長張紹東、副團長韓振紀、趙凌波、田守堯、常玉清、參謀長蘭國清、政訓處主任崔田民、副主任譚甫仁;

一營營長郝世英、教導員曹光琳

二營營長顏東山、教導員賀大增

三營營長齊天初、副營長汪家道、教導員齊天初;

688團團長陳錦繡、副團長韓先楚、參謀長盧紹武、政訓處主任劉震、副主任吳信泉;

一營營長劉國清、教導員鮑啟祥

二營營長王德榮、教導員張天雲

三營營長耿良太、教導員吳大林、副營長徐體山

一連指導員黃薇;

旅警衛營營長何振亞、教導員李雪三;

師獨立團

獨立團團長楊成武、副團長黃永勝、參謀長熊伯濤、政訓處主任羅元發;

一營營長曾保堂、教導員張文松、副營長袁昇平

二營營長季光順、教導員張襄國、副營長肖思明

三營營長黃壽發、教導員李水清、副營長邱蔚

連長李湘

師教導隊

隊長孫毅

師隨營學校

校長韋國清

師騎兵營

營長劉雲彪、參謀長李鍾奇;

二連指導員蔡順禮;

情報部

情報部主任封裔應

師留守處

主任陳先瑞

工兵營營長王耀南、教導員劉興元

輜重營營長李學先、副營長王福堂

一二零師

師長賀龍、副師長蕭克、政訓處主任關向應、副主任甘泗淇、參謀長周士第、參謀處長彭紹輝;

358旅

358旅旅長盧冬生、張宗遜、副旅長李井泉、參謀長姚喆、政訓處主任張平化;

715團團長王尚榮、副團長頓星雲、參謀長喻楚傑、政訓處主任黃延卿;

一營營長傅傳作、副營長鄒鳳山、教導員彭德大

二營營長唐金龍、副營長潘有碧

三營營長陳剛、教導員李建良;

716團團長宋時輪、副團長廖漢生、參謀長曾征、政訓處主任伍晉南;

一營營長彭家詩、副營長羅成章、教導員王立忠

二營營長陳仿仁、副營長黃新義、教導員王再興

三營營長王祥發、副營長鄒聲宏、教導員曾祥煌;

359旅

359旅旅長陳伯鈞、副旅長王震、參謀長郭鵬、政訓處主任袁任遠;

717團團長劉轉連、副團長陳宗堯、政訓處主任劉道生;

一營營長陳外歐、副營長王子良、教導員金忠藩

二營營長陳文彬、教導員江勇為

三營教導員賀振新;

718團團長文年生、副團長賀慶積、參謀長歐陽家祥、政訓處主任帥榮、曹家慶(該團轉隸留守兵團);

一營營長劉昂、教導員王先臣

二營營長彭上坤、教導員左愛

三營營長徐國賢、教導員侯正果;

師教導團

團長彭紹輝(兼)、副團長蘇啟勝;政訓處主任劉型

一營營長周儉廉

師留守處

主任賀晉年、副主任王兆相

工兵營營長王兆相、副營長孫超群

騎兵營教導員楊秀山

一二九師

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政訓處主任張浩、副主任宋任窮、參謀長倪志亮、參謀處長李達;

385旅

385旅旅長王宏坤、副旅長王維舟、參謀長耿飈、政訓處主任方強、副主任謝扶民(該旅直轉隸留守兵團);

769團團長陳錫聯、副團長汪乃貴、參謀長范朝利、政訓處主任丁先國、副主任張南生;

一營營長吳榮正、副營長鄭國仲、教導員潘壽才

二營營長孔慶德、教導員李定灼

三營營長趙崇德、教導員陳美藻;

770團團長張才千、副團長胡奇才、參謀長袁淵、政訓處主任肖元禮(該團轉隸留守兵團);

一營營長卜萬科、副營長滕海清、教導員陳生續

三營營長張德發、教導員江賢如;

386旅

386旅旅長陳賡、副旅長陳再道、參謀長李聚奎、政訓處主任王新亭;

771團團長徐深吉、副團長韓東山、參謀長黃新友、政訓處主任黃振棠;

一營營長徐其海

二營營長鄒國厚

三營營長吳宗先、教導員劉福勝;

772團團長葉成煥、副團長王近山、參謀長孫繼先、政訓處主任謝富治;

一營營長丁思林、教導員梁天喜

二營營長郭國言、副營長韓振江、教導員程悅長

三營營長易良品、副營長雷紹康、教導員吳隆煮;

師教導團

團長張賢約、政訓處主任袁鴻化

一營營長皮定均

二營營長謝家慶、教導員張國傳

師留守處

主任閻紅彥、副主任甘渭漢

工兵營教導員孫文采

炮兵營副營長王誠漢、教導員曹德連

輜重營營長陳國棟

陝甘寧留守兵團

司令員兼政委肖勁光、參謀長曹里懷、政治部主任莫文驊;留守兵團轄:第1、2、3、4、5、6、7、8、770團和保安部隊。

警備第1團;團長賀晉年、政委鍾漢華、副團長李祥

警備第2團;團長周球保、政委甘渭漢、參謀長和隨書

警備第3團;團長閻紅彥、政委杜平

警備第4團;團長陳先瑞、政委羅志敏、副團長劉國禎

警備第5團;團長白志文、政委李宗貴

警備第6團;團長王兆相、政委張達志

警備第7團;團長尹國赤、政委劉隨春

警備第8團; (359旅718團改稱)

保安司令部:司令員高崗、副司令周興、參謀長譚希林、政治部主任呂振球、參謀處長梁鴻鈞

總部特務團

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前身系1935年11月成立的軍委特務團,1936年4月改編為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特務團轄7個連,1937年2月擴編為大團,實行3個營9個步兵連加3個直屬連編制,1937年8月改編為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後稱集總特務團)團長韋傑(未到職,後黃鵠顯代理)政委邱創成(後謝振華接任),參謀長劉興隆(後尹先炳接任,尹後任團長),政訓處主任肖文玖(後李治明接任)。二營營長歐致富(後任團長)。

總部特務團調進調出的部隊很多,抗戰初期為加強120師實力,將特務團1營調給120師;為加強組建初期的晉察冀軍區實力,將團部機關和4、5、7、9連調給聶榮臻;朱德僅率2個步兵連(第6、8連)南下臨汾。1937年底,在洪洞縣馬牧鎮,以餘下的連隊為基礎重建特務團,將從山西孝義過來的抗日自衛隊、晉太鐵路游擊隊和從四方面軍西路軍歸隊的850人作為建團的基本骨幹。加上在當地擴充的部分新兵,擴編為「三三制」的大團,轄3個營,9個步兵連,3個直屬連,3個營屬機槍排,共2300餘人。1938年8月-12月,團隨總部進駐襄垣縣進行整訓。為加強部隊軍政素質,由歐致富帶兩個新兵連從115師換回兩個紅軍連(師警衛營2連和686團警衛連)。1939年5月,副團長歐致富率3營到太岳區開展游擊戰爭,重新組建3營。9月調回原建制,改為4營,後被派出保衛良溝兵工廠,改稱良溝守備大隊。1940年10月,特務團4、7連合併為4連,組建營屬機槍連,全團14個連隊。團長歐致富,政委郭林祥。42年11月初,進行黃崖洞保衛戰,與敵人浴血奮戰8晝夜,斃傷敵1700餘人,取得了敵我傷亡八比一的輝煌戰果,八路軍總政治部授予「黃崖洞保衛戰英雄團」稱號。戰後,全團進行整編,改為小團,團轄5個步兵連,2個直屬連及1個衛生隊,共900餘人。團長歐致富,政委鄒開盛,副政委陳志彬(後接任政委)。1944年12月,特務團擴編,恢復3個營的建制,共11個連。1945年5月,歐致富接受新的任務,帶領2、3、4、5、6連、警衛通信排和機關帶往游擊第3支隊,總部即將總部司令部警衛營、野戰警衛連、總後勤部警衛大隊歸屬特務團編制,擴編為大團,也稱朱德警衛團,團長鍾明鋒,政委陳志彬。不久,陳志彬調往游擊3支隊,唐興盛接任政委,鍾明鋒也隨即調走,唐興盛改任團長,鄧家輝接任政委。日本投降後,特務團編入太行軍區,後編入晉冀魯豫野戰軍第3縱隊。游擊第3支隊由歐致富率領開赴東北編入東北民聯軍。

總部炮兵團

八路軍總部炮兵團(系邱創成帶總部特務團炮兵連於1937年10月在臨汾擴編為炮兵團)團長武亭,政委邱創成。

1939年,炮兵團結束整訓,除1營外均奉命開赴晉東南前線。1939年7月2日, 在陝甘寧的炮兵團編入留守兵團建制。10月,和富甘獨立營(37年11月由第129師輜重營改編為富甘獨立營)合併組成留守兵團特務團。1941年10月,特務團劃歸警1旅建制。1941年炮兵團返回延安。此時特務團併入炮兵團。1944年11月,在炮兵團基礎上成立了延安炮兵學校。抗日戰爭勝利後由朱瑞率領進入東北,後改稱東北軍區炮校。[2]

部隊發展

八路軍在敵後實施戰略展開後,部隊發展很快,根據第18集團軍集總發布的正規番號就有以下師級縱隊:

八路軍第一縱隊(原山東縱隊為基礎改編,與山東縱隊機關合併,統一指揮山東境內與冀魯邊、蘇北八路軍各部隊,後撤銷番號,主力併入山東軍區)司令員徐向前,政委朱瑞,副司令張經武,副政委黎玉;

八路軍第二縱隊(太行區南部集總直屬部隊,後撤銷番號,主力併入太行軍區和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左權,副司令(後接任司令員)楊得志,政委黃克誠;

八路軍第三縱隊(冀中區部隊,後撤銷番號,主力調晉綏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副司令孟慶山,政委王平(後為程子華);

八路軍第四縱隊(晉察冀派往冀東支援的部隊,後撤銷番號,主力併入冀熱察挺進軍)司令員宋時輪,政委鄧華,參謀長李鍾奇;

八路軍第四縱隊(第二個第四縱隊,系八路軍344旅、新2旅主力和新四軍第六支隊主力合編,後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司令員彭雪楓,政委黃克誠,參謀長張震,政治部主任肖望東;

八路軍第五縱隊(由344旅南下華中部隊主力和蘇魯豫支隊、隴海南進支隊、新四軍第6支隊第4總隊等合編,後改編為新四軍第三師)司令員兼政委黃克誠,參謀長韓振紀;

八路軍山東縱隊(山東地方游擊隊升編,後併入八路軍第一縱隊機關,但山東縱隊名義保留,後撤銷番號,歸山東軍區統一指揮)指揮張經武,政委黎玉,副司令王建安,參謀長王彬,政治部主任江華;

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八路軍第五支隊——平型關大捷後,343旅的685團2營擴編為第5支隊,曾國華任支隊長,李寬和任政委,龍書金任副支隊長——和冀魯邊地方游擊隊合編,後撤銷番號,機關和主力調歸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肖華,副司令鄧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

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冀東暴動殘部和八路軍第四縱隊主力改編,後撤銷番號,歸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蕭克,政委陳漫遠,參謀長程世才,政治部主任伍晉南。

相關視頻鏈接

[長征第八集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來源:央視網2016年10月16日 21:07]

參考資料

相關閱讀

蔣介石為什麼要把八路軍改稱第十八集團軍 北京時間 2018-09-10 23:34

三年,八路軍為何能從三個師到170個團以上? 2017-03-29 09:07

從集團軍到班:八路軍各級部隊編制,並非想象中那麼簡單 2017-10-16 22:01 來源:史海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