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路軍豫西抗日根據地景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路軍豫西抗日根據地景區


八路軍豫西抗日根據地景區,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安良鎮塔林坡行政村曹溝自然村。是河南省罕見的規模性八路軍豫西抗日遺址,在河南抗戰舊址中具有代表性。這裡,伏牛山群峰環繞,野花林果遍地,環境幽僻自然,多有窯洞石屋,民風醇厚樸實;更有白雲寨、靈泉寺和鳳翅山洞點綴左右,風光毓秀。

曹溝山靈水秀自古有之,源遠流長。早在三國時期,曹操就在此屯兵牧馬,曹溝也因此而得名。千年之後,王樹聲、戴季英、皮定均、徐子榮、張才千、劉昌毅等一代偉人,曾居守這裡,浴血奮戰,抗擊日寇,譜寫了壯烈的八路軍豫西抗日鬥爭史。1944年4月,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援助其深入南洋的孤軍,發動了河南戰役,駐守河南的國民黨四十萬大軍一觸即潰,豫西地區很快淪陷。為了收復失地,解放河南人民,1944年7月,中共中央發出了向河南敵後進軍的命令。先後組建了八路軍六個支隊,在王樹聲、戴季英等率領下南渡黃河,挺進豫西,創建了北抵黃河,南接伏牛,西起崤山,東鄰平漢,雄踞中原的豫西抗日根據地;曹溝成了豫西抗日根據地腹地。1944年10月中共中央延安楊家嶺會議決定成立河南軍區,至1945年5月,中共河南區共開闢了六個專區,其中中共河南區第六專區和中共禹郟縣的。

黨政軍機關駐紮曹溝。在這裡,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浴血奮戰,開闢了八路軍豫西抗日主戰場,貫通了鄂豫皖根據地與延安後防之鏈接,組建了穩固的縣鄉村地方政權,曹溝也成為豫鄂邊新四軍根據地聯繫陝北根據地的必經之地。

八路軍豫西抗日根據地景區占地108畝,核心區有三個院落三十三間房屋,二十一孔窯洞,三座炮樓,兩條地下通道,一處暗堡。南院駐紮禹郟縣獨立團;前院設禹郟縣抗日民主政府;後院為六專區黨政軍機關辦公地;設司令部、政治部、區專署等機構。另有抗日宣傳隊、醫護所、-所等分散左右,各種窯洞有109條;因戰時需要,窯洞之間往往有暗洞相連,迂迴曲折,機關無數。房舍大多為清末建築,經百年滄桑,歷戰火洗禮,保存尚好。

八路軍豫西抗日根據地景區是政府事業單位。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與支持下,曾經對核心舊址略施修繕,增圖文及實物,以展示史事,傳承文化,弘揚精神,激勵來者。2004年3月以來,邊維護邊對外開放,接待社會各屆的參觀,使更多的黨員幹部和群眾來到曹溝接受革命傳統教育。2007年以後,紀念館已達到一定的規模。2014年,郟縣縣政府決定投資1500萬元,第三次實施曹溝舊址保護和修繕工程,對主題舊址進行保護性修繕,更新了供水、供電和公廁、道路等基礎設施;實施了綠化工程;在舊址-新開闢9660餘平方米空間,建設了豫西抗日根據地革命歷史展示和教育平台。

新建1300平米八路軍豫西抗日曹溝紀念館,塑造了八路軍豫西抗日紀念館和八路軍豫西抗日主題群雕,重建景區大門及管理服務區;積極打造國家AAA級景區。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日前夕,八路軍豫西抗日根據地景區免費對外開放。據統計,2014年全年接待遊客8萬多人;新建八路軍豫西抗日曹溝紀念館開館後,僅2015年9月1日-20日景區接待各地遊客120000餘人,其中9月3日一天觀展人數多達15000餘人。至目前,豫西抗日根據地曹溝舊址(景區)已接待各類遊客已超過1000000人次。社會各界反響強烈,發揮出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已被評定為國家級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國家老促會「弘揚老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示範基地、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河南省國防教育示範基地、河南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頂山市黨性教育現場教學點、平頂山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南城建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平煤神馬醫療集團黨性教育基地等一系列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