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里區台灣新北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位於臺北盆地之西北端,總面積為39.4933平方公里,呈長形帶狀,其主要位在淡水河出海口之西側,東北隔淡水河與淡水區相望,西接林口區,南隔觀音山五股區為鄰,西北濱臨臺灣海峽,東鄰臺北市北投區士林區。 【新北市訊】新北市八里區行政大樓新建工程於106年10月3日在市長朱立倫主持下舉行動土儀式,八里鄉親滿心期盼的新地標行政機關即將開工興建。

因應八里區公所現有[辦公]廳舍老舊,不符現代化便民服務需求,[新北市政府]特別編列預算,並由新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代辦規劃興建新北市[八里區行政園區];朱立倫表示,八里區行政大樓共有八里區公所、五股戶政事務所八里區所及八里區清潔隊等3個合署辦公單位,大樓旁規劃一座[演藝廳],完工後將提供八里鄉親一個功能完善的服務空間,減少往返於不同機關間的交通時間,並帶動八里的整體發展。區長莊茂坤則表示,感謝市長同意興建,新北市政府相關局處的協助,以及在地議員、里長、鄉親們的支持與努力,讓八里終於將擁有一棟嶄新的行政大樓;此次,開工動土典禮是由八里在地[大崁里]社區關懷據點長者精彩表演挵獅,熱鬧迎接行政「新厝」的到來,表演結束市長熱情地與長者合照。

八里行政大樓興建基地座落於臺北港特定區新開闢的都市計畫綠帶上,建築外觀結合八里地貌及十三行博物館,並利用建築設計手法將綠帶還給城市,縫合地方遊憩資源,並塑造地面層可延伸的屋頂公園,不僅維持都市計畫綠帶原有功能,更設置遊憩走廊,可以上到暸望台遠眺臺北港及淡水河,讓鄉親覺得這不僅是行政機關,更是一個休閒場域。

此外,本[行政中心]洽公空間主要配置在地面層,並引入綠色中庭、走廊、有天窗的穿堂和穿透性的室內隔間,塑造親切又多層次的室內景觀,同時也與開放空間結合,融入散步、運動、遊戲、聚會,和小型商業市集等日常活動,並以區位優勢,整合大眾交通與停車空間,未來將成為八里居民的生活匯集的新時代之行政中心。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簡稱十三行博物館,位於今台灣新北市[八里左岸],為台灣第一座市立考古博物館。博物館建築物及廣場共約四公頃,包括本館建築群為展示情境,設有遺址出土各項重要文物常設展、特展廳、考古學習體驗室。館中介紹有關十三行文化、植物園文化、圓山文化等過去的遺跡與背景。地名變遷 在荷蘭人統治時代[,觀音山]叫淡水山(出現在1654年荷蘭人『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中編號37的Tamswijse berch),但漢人習稱八里分(坌)山,係因山邊的原住民部落八里坌社而得名。[1]

[康熙]年間,乃延用[八里坌山]的地名(康熙二十四年蔣毓英「臺灣府志」)。

清朝雍正年間(西元1710年代)也曾因興直堡改為「興直山」,但在各地方史籍中仍以「八里坌山」稱之。[2]

後來改為觀音山的說法有二:一說是乾隆17年(西元1752年)客家籍貢生胡焯猷(福建汀州永定人)在山路西雲岩籌建大士觀(今五股區西雲岩寺)而得名,一說是由於山稜起伏變化,從關渡一帶眺望時,山型起伏貌似觀音菩薩的面容仰天的側面而得名。[3]

據台灣著名的地名學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陳國章教授所著的台灣地名辭典,認為該地的地名是因「形似觀音菩薩的山」而得名。[4]

坌嶺吐霧 由於季風吹來台灣海峽的水氣,遇到觀音山嶺的阻擋,便降下化為雲霧,有如飄綿滾絮、變幻無常,蔚為奇觀.被文人雅士命名為「坌嶺吐霧」,名列清代淡北八景之一。同治年間大龍峒舉人陳維英曾題詩讚曰:「坌嶺微茫八里間,連朝吐霧罩鴉鬟,此中定有深藏貌,未許分明見一斑」。[5]

地質地形 觀音山為單一中心噴發的火山碎屑、凝灰岩與熔岩交替組成之複式火山,其火山口位於觀音山硬漢嶺和其西的牛港稜之間,略呈圓形,南北有缺口,直徑約800公尺。[6]觀音山最早於60萬年前噴發,目前為止共噴發三次。[7]觀音山是大屯火山彙最西的一部分,但火山的主體因岩漿庫噴發耗竭而萎縮形成塌陷破火山口,是為全臺灣屬一屬二之大火山口。[8]其北側以火山熔岩為主,南側以火山碎屑流為主,火成岩以安山岩為主,另外含有一些早期噴發的玄武岩,越晚期的噴發則形成含角閃石的安山岩。淡水河沿著觀音山麓流入台灣海峽,因兩側的火山熔岩與碎屑物漫流入海,而形成火山海岸。

因錐狀火山體的地形特性,觀音山周圍形成放射狀水系及稜線,稜線間形成許多谷地[7],其地名通常帶有「坑」字,其中以山體南側的中坑規模最大,為穹丘地形,受岩脈侵入而拱起成為穹窿狀傾斜[6],使中坑內部的觀音坑溪形成環狀水系。其他例子如中坑東北部的觀音坑、位於五股坑溪流域的五股坑、牛港稜西南的荖阡坑、中直坑溪(觀音坑溪支流)流域的直坑等。[7]

觀音山地區地層基盤為觀音山層(更新世砂岩、泥岩互層),屬於陸相或濱海相知早期更新世沉積,現今於觀音山東側的石壁腳及南側的中坑地區有出露。而山體中心、北側的大堀湖、[牛寮埔、羊花崙],以及西側的牛港稜、荖阡坑等地均為更新是凝灰角礫岩、安山岩等火成岩類,其中安山岩地層依噴發時間順序有些許差異,下層為普通輝石安山岩,中層為兩輝安山岩,也是觀音山地區分布最廣的岩層,成為觀音山石的石材[9],上層則為紫蘇輝石安山岩及角閃石紫蘇安山岩。[10]而受區域性地殼隆升及海平面變化等影響,觀音山體北側及東側有海階分布,共有七階,最高階約285至350公尺。[11]

硬漢嶺 硬漢嶺為觀音山最高峰,海拔609公尺,山頂擁有360度視野,可眺望台北港、淡水河、大屯山區、台北盆地、林口臺地等地區,能見度極佳時可望見聖稜線、南湖群峰等。[12]硬漢嶺山頂設有展望台及硬漢碑,主要登頂路線為硬漢嶺步道,為1961年憲兵學校的受訓成員在此地做體能訓練而設立,當時稱為硬漢路,並於登頂前的階梯設立牌樓,於上坡面刻有「走路要找難路走,挑擔要揀重擔挑」,下坡面刻有「為學硬漢而來,為作硬漢而去」之對聯。[13][14]


歷史

從考古遺址研究,八里自史前時代即有原住民族活躍於此,與南島文化淵源很深。

史前時代

由於八里扼制[淡水河]河口南岸,背依之觀音山和對岸的[大屯山]都是極佳的航途指標,加上八里是南崁至台北盆地中唯一有較寬之沖積平原的地區,可追溯至七千年前之大坌坑文化,引領台灣進入新石器時代。從今日大坌坑、十三行、訊塘埔、長道舊社等遺址的考古發崛中,可看到豐富的文化遺留。尤其十三行文化,乃距今1800年前至500年前時期,為台灣人進入鐵器時代的代表,引領八里成為台灣考古學最熱門的地區。[1] 現今八里區居民多由外地遷入,已非早期本地原住民族後代。

早期原住民族較有名的聚落有15處,但以下列5處為本區重要考古遺址:[1]

  1. 大坌坑聚落(約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2700年)
  2. 下罟大埔聚落(約公元前1330年~公元前900年)
  3. 長道坑口聚落(約公元前1330年~公元前900年)
  4. 渡船頭聚落(約公元前1330年~公元前900年)
  5. 十三行聚落(約公元200年~公元1505年)

外部連結

外部連結

  • 1.0 1.1 八里區公所《八里鄉志開發篇》 請檢查|url=值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