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公務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公務卡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名詞。

關於中國文字的起源[1]主要有兩種觀點:起源於刻畫符號和「圖畫文字」起源說[2]。我們現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詞解釋

所謂公務卡,是指財政預算單位工作人員持有的、主要用於日常公務支出和財務報銷業務的貸記卡。公務卡消費的資金範圍主要包括差旅費、會議費、招待費和零星購買支出等費用。

公務卡的特點

公務卡具有兩個基本特點:

一是具備普通信用卡所具有的授信消費等共同屬性,即公務卡能夠像其他信用卡一樣,由持卡人方便快捷地辦理支付結算並形成相關消費信息,從這個意義上講,公務卡屬於銀行卡範疇,是一種現代支付結算工具。

二是具備財政財務管理的獨特屬性,即公務卡並非一般意義上的銀行卡,而是將財政財務管理的有關規範與銀行卡的結算方式相結合,形成的一種新型財政財務管理工具和手段。公務卡在卡種選擇、額度設定、組織申辦、結算報銷和支付結算的信息管理等方面,都有不同於普通銀行卡的專門管理制度規定,因此,公務卡又屬於財政財務管理範疇。公務卡這兩個屬性不可分割,不能簡單地將公務卡作為一種替代現金支付的結算工具來理解。

作為公務業務的一種新型結算方式,公務卡操作可以概括為「單位授信額度,個人持卡支付,單位報銷還款,財政實施監控」。以後單位工作人員外出公務消費時,可以不再預借現金,而是持公務卡先行刷卡支付,並取得發票及刷卡憑證(即銀行的小票),出差回來後向單位財務申請報銷,單位財務審核無誤後將報銷款項直接劃入該工作人員公務卡賬戶中。

公務卡的作用

公務卡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一個方便、三個有利於」:

1、方便事業部門用款。採用公務卡結算,對於零星支出和小額用款,事業部門無須提前辦理預借款手續,只需得到交辦領導授權後,就可持卡進行公務消費。

2、有利於提高結算效率。傳統結算流程分為借款—消費—報銷三個環節,採用公務卡結算,簡化為消費—報銷兩個環節,效率大大提高。即使需要跨行轉賬,刷卡操作的時間也只有短短數十秒,比支票結算時間大大縮短,資金即轉即用,實現零在途。

3、有利於減少現金支付。刷卡消費實現了無現金交易,能有效防範資金流通中的風險;即便商家不具備刷卡條件,消費時使用了現金,也可以在結算報銷時使用公務卡進行資金劃轉,從而減少了現金使用。

4、有利於加強財務監督。採用公務卡進行結算,能真實、準確地記錄公務中資金運行的過程與去向,使交易活動一目了然,大大加強了財務監督的有效性。

公務卡的報銷要求

建立公務卡制度後,學院現行財務管理制度、報銷審批程序和會計核算辦法不變,但在三個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計財處對持卡人申請報銷的公務支出,必須通過公務卡支持系統,對刷卡消費的信息進行查詢、審核,確認無誤後才能予以報銷。

二、對批准報銷的公務卡支出,由計財處簽發支票等支付指令,從單位零餘額賬戶將報銷款項直接劃入公務卡賬戶。。

三、按照財政國庫管理制度要求,公務卡具有先消費後還款的特點,報銷的審批等手續等要在「免息還款期」的前五個工作日辦理好交到計財處。

公務卡消費的四個時間

公務卡消費有四個時間概念,分別是交易日、記賬日、賬單日和還款日。交易日,是指持卡人實際刷卡消費的日期;記賬日,是指銀行把持卡人的交易記在賬上的日期,一般在交易日後的一至兩天;賬單日,是指銀行對持卡人每月(按上一個月的賬單日到本月的賬單日計算)持卡消費交易「算總賬」的日期;還款日,是指持卡人最後還款期限。賬單日與還款日之間的間隔一般是20天左右。

公務卡屬於貸記卡,可以先透支後還款,享受免息期。免息期是指銀行記賬日至還款日之間的時間。因為刷卡消費的時間有先有後,所以享有的免息期長短不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