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公孫龍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公孫龍子》,中國先秦邏輯學著作。公孫龍及其弟子著。收載《道藏》一書中。自唐至今注釋的十餘家。

內容簡介

本書相傳有14篇,實有6篇:跡府、白馬論、指物論、通變論、堅白論、名實論。跡府篇概述了公孫龍作為辯士的主要活動及其宗旨。公孫龍以白馬論成名,曾在平原君家與孔穿辯論,闡發白馬論。他作為戰國時期的邏輯學家厭惡當時名不符實的混亂狀態,想推廣其論辯,糾正名實錯亂現象,以教化天下。名實論作為全書的緒論,闡述了其邏輯學的基本任務、主要範疇和論辯規律。其邏輯學的基本任務是審名實,慎所謂,即考察事物的名稱和實際情況,慎重地對它們加以說明。為此闡述了名與實、彼與此、正與不正、當與不當、謂與不謂的含義及其相互關係。分別用「彼彼止於彼,此此止於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揭示了同一律和不矛盾律。白馬論具體闡述了該派論辯成名的論題「白馬非馬」的論據和論證過程,指出馬的形狀與顏色、馬的類與種是有區別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白馬不是馬。指物論是全書立論最深刻的一篇。闡述了公孫龍派邏輯論辯的哲學基礎,即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公孫龍認為,物是概念所指稱的東西,而概念不是概念所指稱的東西;概念雖不象物一樣存在,但卻不可說物不能通過概念去認識;沒有什麼物不能通過概念去認知的,只有物和概念的結合,才是不可指稱的。通變論闡述了其論辯的方法論原則與其變化觀。首先,強調二個物體是有差別的,不可混為一體;其次,主張異類事物不可歸為一類,同類事物可以歸為一類;再次,認為不同事物互相滲透,會喪失各自獨立性,導致混亂。堅白論以石與其屬性堅和白的關係為例,具體闡述了其別同異的觀點。首先,指出實體與屬性是有區別的,不可並舉;其次,指出相異屬性是彼此獨立的,不可互相錄屬;再次,進而指出事物的一般屬性不限於存在某事物之中。

本書作為邏輯學著作,其主要貢獻在於為邏輯範疇和論辯提供了內涵分析的邏輯方法;提出了形式邏輯的同一律和不矛盾律;其主要局限性在於誇大了分析方法的作用,忽視綜合方法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公孫龍(約前325—前256),戰國時趙國人。趙相平原君客卿,提倡偃兵,反對兼併戰爭,主張正名實而化天下。先秦哲學家和邏輯學家,是和儒家與合同異派展開邏輯論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工具書的分類

工具書[1]按內容分有綜合性的、專科性的;按文種分有中文的,外文的;按編輯體例與功用分有辭書、類書、政書、百科全書、年鑑、手冊、書目、索引、文摘、表譜、圖錄、地圖、名錄等[2]

視頻

公孫龍子 相關視頻

中國通史之公孫龍
百家講壇:公孫龍善辯

參考文獻

  1. 常見的工具書術語,新浪博客,2008-11-29
  2. 工具書有哪些類型,中學生讀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