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公有制經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公有制經濟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公有制經濟

外文名稱: Public economy

具體組成: 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等

公有制經濟是指生產資料勞動者共同占有的經濟形式。人類歷史上有過兩種公有制經濟:一是原始公社制經濟。當時,生產力低下,個人無力單獨向自然界作鬥爭,必須共同勞動,獲取生活資料,共同享有,以求生存和發展。二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在這種經濟條件下,主要存在生產資料全民所有制和部分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種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中,公有制經濟占據主體地位,其中全民所有制經濟發揮主導作用。[1]

基本概念

所謂公有制經濟,是指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的確立主要依靠公有制經濟自身在競爭中的優勢。

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具體指的是公有資產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

基本內涵

在我國社會主義的現階段,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指由社會全體成員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經濟形式,是同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和其他高度社會化的生產和經營活動相適應的一種社會主義公有制。

集體經濟:由部分勞動群眾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一種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是與農業手工業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商業服務業等部門中社會化程度較低的生產和經營活動相適應的一種社會主義公有制。

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指在生產社會化和專業分工進一步發展的條件下,各種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的原則,主要以入股的方式將生產要素組織起來,進行統一經營、按股分紅並負有限責任的所有制經濟形式。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個人成分,並不改變其公有制經濟的性質。國有經濟成分和集體經濟成分通過與其他所有制經濟的融合,可以更好地發揮公有制經濟凝結其他經濟成分,形成規模經濟效益,保證和促進公有資本保值增值的作用。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對公有制經濟的認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主要表現為只是把純公有制經濟才看作是公有制經濟,沒有把混合經濟中的公有制經濟成分也納入公有制經濟的範疇。在傳統的經濟體制下,由於所有制結構基本上是單一的公有制,幾乎不存在什麼混合經濟,因而上述認識是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的。

但是,經過20多年的改革,我國的所有制結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着資產的流動和重組,出現了各種混合所有制經濟,例如股份公司、跨所有制組建的企業和企業集團、中外合資企業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等,在國民經濟中已占有一定比重,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其資本和權益歸國家和集體所有,當然屬於公有制經濟。

隨着改革的深入,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今後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成分在公有制經濟中的比重還會逐步提高。如果在這種新的經濟條件下,仍然用傳統的觀點去看待和分析問題,顯然是不符合事實的。因此,全面認識公有制經濟的涵義,是在新的條件下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所必須解決好的一個現實問題。

主體地位

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是由社會主義的性質以及它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決定的。

①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是與社會化大生產相適應的,是同社會發展的方向相一致的。

②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特徵,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只有依靠作為主體的公有制經濟的力量,社會主義國家才能充分利用經濟手段引導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沿着有利於社會主義的方向發展。

③公有制經濟控制着國民經濟的命脈,擁有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力量,控制生產和流通。

④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是滿足社會成員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實現勞動人民經濟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質保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