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六氟丙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六氟丙酮是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名詞解釋

六氟丙酮,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3F6O,為無色氣體,主要用作有機溶劑,與環氯乙烷共聚可得到耐高溫、耐腐蝕塗料及粘着劑,還是合成醫藥、農藥、高分子材料及有機化學品的原料

理化性質

密度:1.32g/cm3(液體)

熔點:-129℃

沸點:-26℃

折射率:1.247

蒸汽壓:5010mmHg at 25°C

外觀:無色氣體

分子結構數據

摩爾折射率:16.89

摩爾體積(cm3/mol):107.9

等張比容(90.2K):203.8

表面張力(dyne/cm):12.7

極化率(10-24cm3):6.69

計算化學數據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氫鍵供體數量:0

氫鍵受體數量:7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互變異構體數量:0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17.1

重原子數量:10

表面電荷:0

複雜度:124

同位素原子數量: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共價鍵單元數量:1

用途

主要用作有機溶劑,與環氯乙烷共聚可得到耐高溫、耐腐蝕塗料及粘着劑,還是合成醫藥、農藥、高分子材料及有機化學品的原料。

儲存方法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氧化劑、醇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生產設備應密閉,車間應有良好的通風,操作人員應穿戴防護用具。如產品觸及皮膚及眼睛,應用水沖洗,嚴重者延醫診治。用鋼瓶貯運,一般充壓至2~5MPa,貯存於陰涼、乾燥、通風處。

應急處理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隔離直至氣體散盡。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廠商特別推薦的化學防護服(完全隔離)。切斷氣源。噴水霧稀釋溶解,但不要對泄漏點直接噴水。然後抽排(室內)或強力通風(室外)。如有可能,將殘餘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漏氣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經過技術處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氣體。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必須佩戴防毒面具。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建議佩帶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相應的防護服。

手防護:戴防護手套。

其他: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安全信息

安全術語

S7/9:Keep container tightly closed and in a well-ventilated place.

保持容器嚴格密閉,置於通風良好的場所。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與眼睛接觸後,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並徵求醫生意見。

S28:After contact with skin, wash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soap-suds.

不慎與皮膚接觸後,立即用大量肥皂水沖洗。

S36: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穿戴適當的防護服。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 

若發生事故或感不適,立即就醫(可能的話,出示其標籤)。

S53: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避免接觸,使用前須獲得特別指示說明。

風險術語

R14:Reacts violently with water.

遇水反應劇烈。

R23/24/25:Toxic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皮膚接觸及吞食有毒。

R34:Causes burns.

引起灼傷。

R60:May impair fertility.

可能損害生育能力。

R63:Possible risk of harm to the unborn child.

可能有對胎兒造成傷害的危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