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六洞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六洞山是浙江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蘭谿市東郊8公里,是浙江省中西部旅遊線上的一個顆明珠。景區總面積8.5平方公里。因史載有白雲、紫霞、涌雪、無底、漏斗洞而得名,以山美、水秀、洞奇、寺幽為特色。

中文名:六洞山

地理位置:蘭谿市區東郊8公里處

占地面積:8.5 km²

著名景點:涌雪洞-玉露洞

年平均氣溫:16.7℃

簡介

六洞山位於蘭谿市區東郊8公里處,距金華18公里。地理坐標東經119度,北緯凹度,景區面積8.5平方公里。本地區處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紅壤帶,土質及肥力較好。適應各類植物生長。景區主要樹種有馬尾松柏樹麻棟楓香毛竹、代代、柑桔等。本區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7℃。

六洞山,古稱靈洞山、六洞靈山,又名洞源山、洞岩山、上洞山,據史載,因有白雲、紫霞、涌雪、無底、呵呵、漏斗等六洞而得名。山呈長方形,海拔370米,為金華北山西行之餘脈,具有後枕層巒,前俯平川的壯觀氣勢[1]

六洞山風景名勝區,由涌雪洞-玉露洞、佳果游賞、棲真寺、江山一攬四大景區組成,以奇洞美水,山林風景和人文景觀為特色。涌雪洞「地下長河」為海內一絕,被譽為「全國洞府泉流航游之冠」;玉露洞「太古幻境」為江南溶洞一大奇觀。被譽為「海內一絕」的地下長河遊覽全程2500米,面積25000多平方米,分涌雪洞、時間隧道、玉露洞三段,是溶洞發育不同時期的典型、各具形態,各有特色。涌雪洞中一條長逾千米的地下暗河貫穿始終,源頭至今尚未探明,洞內氣溫常年保持18度,冬暖夏涼,舟行其中,宛若置身仙境。玉露洞天高大空曠,廳內精美的石鐘乳、石筍、石幔琳琅滿目,美不勝收。「時間隧道」中景石奇幻、近在咫尺,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

六洞山風景名勝區古蹟頗多,幽靜雅致的綺霞園為一代名媛、愛國將領張學良夫人趙四小姐的祖居地。千年古剎棲真寺內曾珍藏《大藏經》6000多卷,系唐僧「西天」取來經卷的譯本,是研究我國古代文化的寶貴資料。充滿傳奇色彩的皇回禪寺敘說了明代皇帝叔侄相殘,致使惠帝朱允出走為僧,最後埋骨於此的故事。

景點介紹

六洞山地質構造為典型喀斯特地貌,景區以溶洞景觀為主。史載有涌雪、紫霞、白雲、無底、呵呵、漏斗六洞,因之得名。已對外開放景點有涌雪洞、玉露洞、紫霞洞、績霞園。其中水陸兼有、長達千餘米的「地下長河」--涌雪洞堪稱海內一絕,被譽為全國洞府泉流航游之冠。

地下長河

地下長河——涌雪洞又稱水洞、下靈洞。洞口西向,呈三角形,洞門正跨澗上。「垂石繽紛,中有一柱自上屬下,若擎之而起,其上嵌空紛綸,復辟一竇,幻作海蜃狀。」(摘自徐霞客遊記《浙游日記》,地下長河現已探明1O43米,源頭至今沒有找到,據元代學者吳師道《東陽志》己載與雙龍洞相通。洞內分水、旱兩路,岸上游步道長逾l公里,遊人可隨意選擇路線人洞。船行河上,舟隨水轉,景隨舟移,可欣賞兩岸形態萬千的鐘乳石。其中有一巨大乳石,形若古鐘,色澤晶瑩剔透,名日「穹凌雪鍾」,周長5米,高2.8米,此鍾歷經億萬年滴乳滋潤,由天地孕育而成,為國內溶洞所無,實屬罕見瑰寶。

紫霞洞

紫霞洞——長40餘米,寬27米,高7米,可容百餘人。不知當年可是大仙講經誦道之地。更有趣的是洞中亦有垂柱數根並排而立,形似「門框」、「窗洞」,將洞廳自然「界為內外兩重」,分為前廳與後屋。徐霞客也為這大自然的巧合讚嘆,在《游靈洞山記》中稱之為「瓊窗翠幄,處處皆是,亦敞亦奧,膚色俱勝」。

玉露洞

玉露洞——地下長河上溯300米,可通另一溶洞——玉露洞。洞體傾斜,寬廣高大,總面積8150平方米。洞內分上大廳和下大廳,上大廳石筍、石柱、石塔、石林、石幄、石瀑等琳琅滿目,形態各異,氣勢恢宏。遊人至此可以欣賞到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刻而成的奇幻景觀。

棲真寺

漪霞園、棲真寺六洞山山巔有右剎棲真寺,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寺內藏經閣曾珍藏的永樂雕印的的《北藏經》夢蘑本6367卷。寺旁有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轍及其後人之篡,人稱「小三蘇墓」。山腳洞源村依山傍水,地靈人傑,孕育一代名媛趙四小姐:-一張學良將軍夫人。趙四閨名霞。因此,村中祖廟所在稱「霞園」。霞園於1996年修復,它是一座清代主建築,雕樑畫棟,面積為800平方米。園內照壁嵌有「清標霜潔」四個蒼勁大字,形容趙四家族清廉正直的門風。室內懸有民初大總統徐世昌的匾聯和柱聯,孫中山先生贈張學良「天下為公」字幅。四周則陳列趙氏宗譜及一些有關趙氏先賢志土和趙四小姐與張學良將軍的珍貴史料,特別是這對伉儷的傳奇經歷。

六洞人文

六洞山最早有歷史記載於唐代,宋元以來開始著名,到明朝聞名遐邇。高賢志士在此遊憩留下不少詩詞和古蹟,明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於明崇幀九年(公元1636年)十月間來此遊覽考察,對涌雪洞作了很高評價,並寫入《浙游日記》。至清末民國初期由於洞口崖壁塌方,暗河淤塞,一直無人深入,直至1982年才探明貫穿涌雪、玉露兩洞長達千米的「地下長河」,使這一景觀得以重見天日。蘭溪縣人民政府於1982年5月5日發文成立靈洞風景點籌建領導小組,經過3年的開發,於1985年8月31日由浙江省政府公布蘭谿市六洞山風景區為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1986年10月18日成立六洞山風景區管理處。

50萬年的滄海桑田賦予了蘭溪千奇百怪的溶洞--白雲、紫霞、涌雪、無底、呵呵、漏斗六大名洞即掩於蒼巒秀峰之中。凡到此洞不可不試乘舟之趣。人在洞中,船行水上,水隨洞轉,景隨舟移,如武陵尋幽,如龍宮探奇,巡視兩岸溶洞景觀,只見垂石繽紛,色彩瑰奇,溶洞穿插迴旋,三步一景,五步一變,而著名的涌雪十景中的穹凌雪鍾,玲瓏剔透,晶瑩如雪,高2.8米,直徑1.4米,頂部冰凌狀的乳石與穹頂連接,實屬罕見瑰寶。

難怪古人會有「斷崖怒涌四時雪,虛壁寒凝六月霜」之譽。而古代旅行家徐霞客也為此人間美景所折服,曾兩度尋訪此洞,並將其記入《浙游日記》。

如此人間聖境豈無仙蹤可覓,相傳當年黃大仙修身養性,參禪悟道之處便在另一大洞—紫霞洞,洞因元隱逸詩人「輕舉乘紫霞」之句得名。

今人則更是充分利用了這滿目滴翠,清風徐來的天然廳堂,擺上兩隻石桌、石凳,相對品茗對奕,也算做了回人間神仙。然而仙蹤、佛跡之對於我們,總有黃鶴杳杳的感覺,遠沒有故人來得親切,來得實在。

旅遊貼士

公路交通:各地發往蘭溪長途汽車——上海、蘇州、上饒、黃山、德興、杭州、湖州、寧波、紹興、普陀、淳安、慈谿、溫州、蒼南、衢州、遂昌、龍游、麗水、臨安、溫嶺、新安江蘭溪至杭州快客班車每天8趟(杭州汽車南站發車)

鐵路交通:

N509上海至蘭溪7:19—13:13

N510蘭溪至上海13:55—19:58

自駕車線路:

A.杭州—杭金衢高速公路—蘭溪(18號出口——沈村高速出口)—330國道行至10分鐘左右—蘭谿市區

B.上海—滬杭甬高速公路—蕭山(高速出口)—320國道—建德壽昌(左拐)—330國道行至20-30分鐘—蘭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