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蘭花開在大山深處(覃世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蘭花開在大山深處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蘭花開在大山深處》中國當代作家覃世清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蘭花開在大山深處

——讀長陽農民詩人習久蘭詩歌有感

習久蘭先生是長陽津洋口三漁沖人,出生於農民家庭,是踩着長陽的大山和喝着清江的水長大的。

習久蘭先生一生寫了一千多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大部分均先後在《人民日報》、《詩刊》、《萌芽》、《民間文學》、《長江文藝》、《布穀鳥》、《湖北日報》、《宜昌報》《長陽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湖北人民廣播電台、長陽人民廣播電台等發表,如今流傳下來的尚有五十多首。習久蘭先生當年與工人詩人黃聲笑齊名,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作家協會理事,長陽縣三屆人大代表。

今年九月十一日,是長陽著名農民詩人習久蘭先生逝世四十四周年紀念日。習久蘭先生是真正的泥腿子詩人,一直都是農民身份,從沒離開過鋤把,終生都在田間干着抓泥拌土、修補地球的苦活兒,從沒有離開過與他一起戰天鬥地的農民父老鄉親,對山歌情有獨鍾,歌不離口就像秤不離砣一般。他的詩歌深深鐫刻時代的印痕,並滿帶泥土的芬芳,且與生產勞動密不可分,與深山農民血肉相連。他雖是一介草民,但他的詩歌視覺開闊,立意高遠,字句講究,嚼味無窮,讀來鏗鏘有力,氣沖斗牛,風靡全國。當然,其中也不乏風趣諷喻,詼諧幽默,優雅纏綿之作,深得人們喜愛。

習久蘭先生於一九七九年去世,享年只有五十一歲。習久蘭先生早年沒上過學,斗大的字還認不到一筲箕。直到一九五三年,他才開始識字並學詩。當然在他識字學詩之前,他早已是三漁沖小有名氣的歌手。他的詩歌創作源起于山歌,先有歌,後有詩,他的詩歌大多是能唱的歌詞。習久蘭先生既是全國知名的詩人,也是全國知名的歌手。一九五六年,習久蘭先生作為全國青年業餘文學創作積極分子代表,在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他的詩歌,曾被《中國文學》(英文版)翻譯成外文,向國外發行。曾被譽為「中國農民詩人第一人」。

習久蘭先生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還在宜昌地區林校讀中專。儘管我一生都沒有見過習先生,但我在林校畢業參加工作後,尤其是在長陽縣委宣傳部工作的那段時間,有幸讀到過他的詩。雖然他的詩沒有固定模式,不講平仄,介於民歌和新詩之間,形式自由,押大體相近的韻,但我們讀習久蘭先生的作品,深感他作品的字裡行間,都蘊藏一股非常的氣勢,這種氣勢有時歡快奔放,無拘無束;有時低徊纏綿,如傾如訴;有時雄烈豪放,鬥志昂揚;有時風趣雅致,寬厚平和……他的詩歌總能打動人心,或令人舒暢,或催人奮進,或引人沉思等。我有幸讀到習久蘭的那本詩集——《大山裡的歌》,是長陽縣文化館印製,長陽文化局副局長秦新民送給我的。這本詩集上,印有習久蘭先生半身黑白照片。當時這本集子,是縣文化館為紀念習久蘭先生逝世三周年,所編印的專集,共集選習久蘭先生詩歌五十一首,附錄有何秋先生所寫習久蘭詩歌評論,以及習久蘭先生一九七五年五月在宜都二中所作關於詩歌創作體會文章。我在讀過習久蘭先生詩歌作品,有如下幾點感受:

首先,習久蘭先生的詩歌時代感特別強烈

從他所創作的《公社鋪雲我下雨》、《都愛公社這枝花》、《鐵姑娘隊》、《青年突擊隊》、《送糧謠》、《貧農就是頂糧柱》、《雷鋒精神天下傳》、《工農聯盟顯威力》、《曬穀坪》等,這些詩歌都滿帶時代的印記。

《送糧謠》:

七月里,秋風涼。棉花白,稻穀黃。快收快割快打場,風淨揚干快送糧。

送公糧,送餘糧。冶成鐵,煉成鋼。築起高樓建成廠,造成輪船跑長江。

往年送糧,磨腳壓肩膀。十里路,那麼長。百里路,夠你望。翻山越嶺爬陡崗,草鞋穿爛好幾雙。

如今送糧,工業幫了農業忙。陸地車輪滾,清江船開航。車成行,船成幫,山歌船頭唱。

清清爽爽,浩浩蕩蕩。一個早工到襄陽,眨眼糧進倉。

《公社鋪雲我下雨》:

貧下中農組織起,就是泰山也能舉。黨來指揮我上陣,公社鋪雲我下雨。

《曬穀坪》:

四十五里曬穀坪,一坪黃金一坪銀。除了四害批極左,公社才有好收成。腳踏天梯步步登。

《工農一家親》:

汽車飛馳過長江,耳邊風聲呼呼響。心裡高興口裡唱,農民弟弟會兄長。

我的鋤頭你的鋼,拿在手裡閃火光。鋤頭雖小鋼鐵硬,人民公社一條槍。

其二:習久蘭先生妙用誇張爐火純青

一九五九年習久蘭創作了一首《麥草莖兒當桅杆》的詩歌。當時全國大躍進,習久蘭先生的作品自然不能免俗。當然文學創作不是新聞報道,新聞報道講求真實,而文學創作尤其是詩歌必須允許文學修辭,可以比喻,可以渲染,可以誇張,否則其作品就乾癟,缺少形象,味同嚼蠟。習久蘭先生這首作品,雖時代胎記明顯,但給我們的形象是鮮活的,大膽採用了民歌的形式,以十分誇張的手法,從各個側面描寫了當時農村爭上游的時代場景,尤其是青年男女在勞動競賽中對歌鬥嘴的詼諧歡快氣氛,讓人有身臨其境風趣難忘的感動。就其這首詩歌的文學性與美感張力,完全可與當時風靡全國的著名工人詩人黃聲笑的詩歌代表作《我是一個裝卸工》不相上下,甚至更有品味。

《麥草莖兒當桅杆》:

女:郎在高山砍柴草,姐在屋旁積肥料。換舊牆,拆陳灶;除牛欄,挖肥窖。左手挖,右手刨;挖鋤劈,釘耙掏;糞筐提,籮筐挑,鋼釺扁擔把戰交。頭髮衣服迎風飄,雄起一座肥山包。姐給肥山戴草帽,爬了三天才爬到。爬到肥上頂上瞧,五湖四海都望到。姐在肥山頂上笑,遙望郎山把手招,叫聲情哥啊嗬衣——你山沒得我山高!

男:姐的肥料堆成山,借你的肥料種麥豌。手裡拿根彎鞭竿,肩上扛的彎犁板;一下彎到青草灣,架起黃牯耕麥豌。上一彎,下一彎;左一彎,右一彎;前一彎,後一彎;一天耕了六條彎,三十二塊彎彎田,四十八塊田彎彎。我唱個彎彎曲曲的歌兒啊嗬衣——灣上又加豌!

女:豌豆開花豌上豌,只開雙花不開單。頂花結的彎子豆,腰花結的豆豆豌。豆角結的珍珠串,一畝打了十幾石。一顆彎豌吃一餐,一個豆殼兩人搬。抬不起,搬不翻,抬斷兩條大扁擔。拖一拖,搬一搬;一下拖到響龍潭,漂河游江下武漢,貨船到了武漢關。前一船,後一船;上一船,下一船;上去下來不空船。八個艄工把船搬,豌豆殼子啊嗬衣——做木船。

男:你把豆殼當木船,我把麥莖當桅杆。一條桅杆九丈九,桅杆上面插釺擔。釺擔上面擱雞蛋,雞蛋上面擱石板。石板上面起牛欄,前三欄,後三欄;左三欄,右三欄;三十二條黃牯一欄拴,四十八條一欄關。叫聲情姐啊嗬衣——麥草莖兒不簡單!

其三,習久蘭先生詩歌滿帶泥土馨香特色深厚

從習久蘭先生自創詩歌的命名,如《山里青松》、《清江河》、《紅砂石》、《尖鋒嶺、牛背窩》、《莫看我是鄉巴老》、《山山高呀嶺嶺長》、《盤山梯田》、《大山裡的歌》、《山巴佬》、《戰山崖》等,都無不體現這一特色。

《紅砂石》:

天上明星顆顆明,地上群山座座青。園裡金竹根根直,山里砂石顆顆硬。

紅砂結石石成山,鋼鑽鐵錘攻不穿。石質堅硬山透紅,霹雷當頂打不翻。

…………

紅砂廠在太陽下,風來雨來都不怕。十級暴風颳不倒,千度烈火燒不化。

要它幹啥就幹啥,不講條件不講價。生在山上築梯田,生在河下修水壩。

條石去做紅石柱,圓石去做紅石鼓。紅石基礎托大廈,方塊紅石鋪大路。

…………

內外通紅個性直,專門利公不為私。山區社員內心美,個個都是紅砂石。

《松柏》:

嶺上松樹岩上槐,青松綠槐排對排。年年月月松濤舞,四季常綠花常開。公社江山好出材。

《大山裡的歌》:

…………

豹子岩,臥虎崖,從前把它沒辦法。一畝八十塊,塊塊巴掌大,一個簸箕放不下。

一陣大雨田就剮,幾個日頭石板炸。有水不能灌,有秧不能插,種一瓢來收一把。

…………

高山當飯岩當菜,鋼釺就是烏竹筷,你一口來我一口,啃得老岩往下矮,拿下豹頭虎也呆。

《山巴佬》:

莫看我是山巴佬,四化快車開着跑,昨天給山推平頭,今天給山披金袍,山是我的親老表。

《戰山崖》:

攻天號子震山崖,山山嶺嶺喊衝殺,一戰亂石築糧倉,二戰荒坡獻新茶,三戰枯崗蓋綠杉。

其四,習久蘭先生的詩歌勞動場面壯觀

習久蘭先生創作的《鐵肩擔起花果山》、《揀棉花》、《要吃生薑不怕辣》、《龍王老爺認得我》、《揀棉花》、《三婆婆》、《小細妹》、《買雜貨》等,勞動場面壯觀,氣氛熱烈。

《鐵肩擔起花果山》:

春天到,燕飛,生產隊裡上追肥。隊長挑糞前頭跑,一群社員後頭追。

扁擔閃起鳳凰翅,汗巾飄起錦雞尾。路上只聽腳步響,送肥號子賽春雷。

木橋驚得彎了腰,青蛙嚇得跳了水,步步踏的春天路,擔擔挑的金寶貝。

點點汗水似銀珠,顆顆銀珠碰腳背。油菜見肥迎風長,麥子追肥綠又翠。

…………

一副窮擔肩上壓,二十多歲挑駝背。翻身挑起當家擔,從來不叫苦和累。

正二三月挑底糞,四五六月挑追肥。七八九月挑豐收,十冬臘月挑分配。

一頭挑的國家富,一頭挑的集體美。肩上土地三百畝,挑起一個生產隊。

《揀棉花》:

她也在比你,你也在比她,趕涼快呀,只見手在抓。

太陽曬到西山下,社裡姑娘揀棉花,遠看彩蝶花間舞,近看花花雲中掛,銀花套色成彩畫。

《新媳婦》:

三月八,婆勸媳婦回娘家。新媳婦不答,脫掉鞋和襪。新郎拿來筐和耙,笑眼兒眨一眨:

新來的婦女隊長,上馬!

《青年突擊隊》:

小伙子呀脾氣倔,高荒喊冷他喊熱,龍潭捉住電老虎,千畝坪上鬥風雪,虎勁抖落霜晨月。

《要吃生薑不怕辣》:

要吃生薑不怕辣,要吃花椒不怕麻,要奪高產不怕苦,敢和旱魔拼刺殺,打扮公社一枝花。

其五、習久蘭先生的詩歌鍊字錘句非常精到

習久蘭先生的詩歌,雖然介於民歌和新詩體之間,不似古體格律,字、句、音律都有嚴格的定式,多一字少一字均不可,當平當仄都馬虎不得。但習久蘭先生的詩歌在鍊字錘句都十分講究,基本達到了字穩如山撬不動,句如鎖鏈緊無餘的程度,每首作品沒有多餘的字,更沒有多餘的句子,每個字句都恰到好處。

《對花》:

清早起來牽黃沙,我背犁來她扛耙,牽到對河大坪壩,放下犁耙把牛架,我來耕地她來耙,我來鏟地她來挖。

三耕五耙種棉花,風吹雨灑棉發芽。日曬夜露綠了壩,一天小來一天大。一片葉兒三朵花,三片葉兒九朵花,三九二十七朵花,四九三十六朵花,五九四十五朵花,六九五十四朵花,七九六十三朵花,八九七十二朵花,九九八十一朵花。

叫聲種花的花大姐,請你來唱個倒退花。種的棉花頂呱呱,送給廠里紡棉紗,送進白花戴紅花,花去花來花上花。紡成紗,織成花,要啥花來造啥花;花圍巾,花背褂,花衣花帽花鞋襪;花世界,花天下,姐姐妹妹都帶花。工人花,農民花,工人農民是一家。棗紅襖子藍底花。水紅褂子白藍花。九九八十一朵花,八九七十二朵花,七九六十三朵花,六九五十四朵花,五九四十五朵花,四九三十六朵花,三九二十七朵花,三根紗上九朵花,一根紗上三朵花。叫聲對面的歌師傅,花兒又從工廠回了家。[1]

作者簡介

元辰,本名袁國新,夷陵人,現為中國文藝**家協會、中國散會學會、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