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蘭陵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蘭陵縣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地處山東省南部,處於沿海地區大開放、黃淮海平原大開發的交叉地帶。截至2019年10月,蘭陵縣轄卞莊街道、蒼山街道2個街道,大仲村、蘭陵、向城、長城、磨山、神山、尚岩、南橋、車輞、莊塢、新興、魯城、蘆柞、礦坑等14個鎮,下村1個鄉,總人口130.6萬。初建於春秋時期,是山東境內最早設立的縣邑,初為魯國次室亭,公元前380年被楚國占領並初置蘭陵縣邑。抗日戰爭時期蘭陵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新中國成立後蘭陵縣撤銷。2014年1月8日,中國民政部同意並批覆蒼山縣復名為蘭陵縣。2018年10月,獲得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2018年,蘭陵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7.43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8.18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46.02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203.23億元,增長4.6%。三次產業占比14.3:35.8:49.9。第三產業占比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中文名 蘭陵縣

外文名 Lanling County

別 名 蒼山縣

行政區類別 縣

所屬地區 山東省臨沂市

地理位置 山東省南部

面 積 1724平方千米(2012年)

下轄地區 2個街道,14個鎮和1個鄉

政府駐地 山東省蘭陵縣卞莊街道

電話區號 0539 郵政區碼 277700

氣候條件 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性氣候

人口數量 143.67 萬

著名景點 蘭陵國家農業公園蘭陵古鎮抱犢崮、文峰山、大宗山朗公寺等

人口

2012年,蘭陵縣人口130.6萬。

民族

2012年蘭陵縣有回族、彝族、黎族、滿族、蒙古族、苗族、布依族、壯族、拉祜族、佤族、傈僳族、哈尼族、土家族、侗族、布朗族、傣族、白族、朝鮮族、土族、水族、藏族、仡佬族、仫佬族、鄂倫春族、俄羅斯族、德昂族等27個民族,共6063人,占0.5%;超過30人的有回族、彝族、蒙古族、滿族、黎族,其中回族5678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3.7%;彝族56人,占0.9%;黎族54人,占0.8%。

地理環境

蘭陵自然條件優越,農產品資源豐富,被譽為「中國蔬菜之鄉」、「中國大蒜之鄉」、「中國牛蒡之鄉」和「山東南菜園」。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鐵礦石、石膏、石灰岩等20多種。以農產品加工、礦產品加工、建材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市場流通繁榮活躍。蘭陵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條件便利。地處日照港、連雲港腹地,接受產業輻射有着較好的條件。距臨沂飛機場、臨沂火車站40公里,距日照港130公里、連雲港170公里,距兗石鐵路、津浦鐵路、隴海鐵路均不足1小時路程。京滬高速、臨棗高速、臨棗鐵路、206國道等多條幹線穿境而過,省道、縣鄉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地形

蘭陵縣地處魯南低山丘陵南緣,海拔高程40至580米。地勢自西北向東南逐次降低,依次是低山、丘陵、平原、窪地。低山多分布於西北部的魯城、下村、車輞等鄉鎮,面積3.5萬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19.6%。丘陵多分布於低山平原之間,面積3.37萬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18.4%。平原多為東、西泇河、汶河及沂河沖積、分洪而成,面積11.2萬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62%。

氣候

蘭陵縣屬暖溫帶季風區域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冬季漫長乾冷,雨雪稀少;春季風大空氣乾燥,易發生春旱;夏季高溫多濕,雨水集中,災害性天氣較多;秋季常受乾旱或連陰雨天氣的威脅。年平均氣溫13.5度,極端最低氣溫-24.9度。平均氣溫年較差27.4度,最大日較差24.9度。無霜期年平均209天,最長達253天,最短12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986.3小時,年總輻射千卡/平方厘米。0度以上持續期235天(一般為3月25日~11月16日)。年平均降水量835.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82天,最多達115天(2003年),最少為61天。

水文

蘭陵縣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中運河水系,其中吳坦河流域面積483.27平方千米,占24.5%;西泇河流域面積640平方千米,占32.5%;陶溝河流域面積129.74平方千米,占6.6%;運女河流域41.17平方千米,占2.2%;汶河流域面積164.1平方千米,占8.3%;白家溝流域面積50平方千米,占2.5%;燕子河流域面積311.5平方千米,占15.8%;小涑河流域面積72平方千米,占3.6%;武河流域面積19.73平方千米,占1.1%;邳蒼分洪道流域面積57.8平方千米,占2.9%。蘭陵縣境內主要河道只有四級河吳坦河、西泇河、陶溝河、汶河、燕子河等5條,總長178.7千米。河流總長度479.25千米。河網密度0.25千米/平方千米,徑流總量6.1億立方米。境內最大河流為西泇河,從費縣馬莊鎮至江蘇省邳州市四戶鎮流經境內下村鄉、尚岩鎮、向城鎮、新興鎮、蘭陵鎮,長39千米,流域面積64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80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5條,分別是下村河、峰下溝、水溝、陽明河、黃山河。

土壤

蘭陵縣境內有棕壤、褐土、潮土、砂礓黑土4個土類、10個亞類、16個土屬、27個土種。棕壤土、褐土、砂姜黑土、潮土面積分別占總面積的12.6%、35.6%、23.7%、28.1%[1]

自然資源

截止2012年,蘭陵縣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25種,包括能源礦產1種、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13種、稀土礦產1種、水氣礦產2種,其中鐵、石膏、石灰岩、石英砂岩為優勢資源。金屬礦產中鐵礦主要分布在魯城、尚岩、新興、蘭陵等鄉鎮,資源總量約10億噸,礦石全鐵平均品位為32%。黃金主要分布在下村鄉龍寶山、金嶺鎮曬錢埠村和蓮子汪村等地區。鋁土礦主要分布在車輞、礦坑等鄉鎮。銅礦主要分布在金嶺鎮太平莊村及蓮子汪村等地區。鉛主要分布在車輞鎮。鎢多以伴生礦物出現,主要分布在金嶺鎮蓮子汪村、下村鄉龍寶山等地區。鉬礦主要分布在金嶺鎮英沂官莊村東南500米處。非金屬礦產中石膏主要分布在蘭陵鎮南部,礦層分布穩定,呈多層分布,單層厚度個別達25米,已探明資源儲量11.26億噸,礦石平均品位為60%。石英砂岩主要分布在魯城、新興、尚岩等鄉鎮,資源總量約3億噸,礦石品位平均為98.3%。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縣境西北部,礦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白雲岩主要分布在下村、車輞、礦坑等鄉鎮。大理岩主要分布於在縣境西北部山區,地表露頭僅見於金嶺鎮曬錢埠村、下村鄉龍寶山前等地區。石榴子石主要分布在金嶺鎮曬錢埠村西、下村鄉吳家溝村西及金嶺鎮蓮子汪村等地區。蛭石主要分布在新興鎮小青山西側。重晶石主要分布在下村鄉上村、龍寶山等地區。海綠石主要分布在魯城、新興、尚岩等鎮。頁岩、粘土礦在境內分布廣泛。

經濟概況

2018年,蘭陵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7.43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8.18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46.02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203.23億元,增長4.6%。三次產業占比14.3:35.8:49.9。第三產業占比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8年第一產業實現總產值99.67億元,其中,農、林、牧、漁及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產值分別為79.5億元、1.26億元、11.99億元、4.16億元和2.76億元。實現增加值59.45億元,其中,農、林、牧、漁及農林牧漁業服務業增加值分別為49.65億元、0.9億元、4.98億元、2.65億元和1.27億元。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49.88萬畝,同比增加5.32萬畝,增長3.68%。總產64.89萬噸,同比增加0.89萬噸,增長1.39%。其中,夏糧65.07萬畝,同比減少0.36萬畝,下降0.55%,總產27.92萬噸,下降1.53%。秋糧播種面積84.81萬畝,增加5.68萬畝,增長7.18%,總產36.97萬噸,增長7%。預計油料種植面積17.7萬畝,總產6.19萬噸,下降2.9%,其中油菜籽種植面積達到1.26萬畝,總產0.17萬噸,分別增長15.6%,18.6%。棉花種植0.99萬畝,總產量0.1萬噸,與2017年基本持平。水果產量6.66萬噸,增長3.3%。全年蔬菜面積82.6萬畝,增長3.2%。總產323萬噸,增長3.3%。畜禽養殖平穩發展。年末生豬存欄19.7萬頭,略減0.3%;家禽存欄817萬隻,同比減少2.3%,其中肉雞存欄586萬隻,同比增加3.3%;牛存欄1.9萬頭,同比減少6.1%;羊存欄14萬隻,同比增長6.2%;全年生豬出欄44.4萬頭,同比增長4%;活家禽出欄2559萬隻,同比減少2.3%;全年肉類總產量7.8萬噸,同比減少12.5%;奶類產量2.3萬噸,增加0.65萬噸;禽蛋產量3.6萬噸,同比減少2.7%。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387公頃,育苗面積541公頃,其中,當年新育164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45萬千瓦,拖拉機保有量4.5萬台,各類配套農機具2.3萬台(套),小麥和玉米聯合收割機分別達到2600台和580台。深松機、打捆機、糧食烘乾機共202台。全縣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4.8%,主要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達到97%。主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其中秸稈機械化切碎還田103萬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