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廟山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關廟山遺址,位於中國湖北省枝江市東北問安鎮關廟山村,為中國新石器時代大溪文化遺址,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5年,在興修水利工程時,關廟山遺址被首次發現,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湖北隊和當地文物考古部門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出土近五千件文物[1]

基本內容

中國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以大溪文化為主的遺址。位於湖北省枝江縣城東北11.5公里處,地處江漢平原西部邊緣。1978~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除大溪文化遺存外,還有屈家嶺文化和極少的「青龍泉三期文化」遺存。關廟山的發掘,再次揭示了「青龍泉三期文化」、屈家嶺文化晚期和大溪文化上下疊壓的地層關係;發現了保存較好的大溪文化紅燒土房屋遺蹟,由此增加了對南方新石器時代建築形式和技術的認識;關廟山豐富的大溪文化遺存,基本上包括了該文化遺存的各主要階段,對研究大溪文化的內涵、特徵、分期等,都具有較重要的意義。

大溪文化房基多為長方形或方形地面建築,居住面和牆壁均燒烤成紅燒土。牆壁為挖槽立柱編扎竹片或小型樹幹的夾泥牆。室內分布幾個較大的柱洞,並有圍築土埂的方形火塘。居住面下部有紅燒土塊的墊層。有的房基牆根外圍還鋪築一段紅燒土面形成散水。當時建房採取了多種防潮加固的措施。石器普遍經過磨製,有的通體磨光。大多數為梯形或長方形的、錛類工具,穿孔石器很少,還有少量直接使用大中型打制石片的簡單工具。關廟山的大溪文化遺存分為4期[2]。從早到晚,夾炭紅陶由多變少,泥質紅陶則由少變多,至第四期泥質黑陶數量顯著增加。第一期的敞口折肩罐、三足盤、鼓形大器座,第二期的折斂口起棱圈足盤、薄胎彩陶單耳杯,第三期的筒形瓶,第四期的細頸壺、薄胎黑陶折斂口圈足碗等,都是代表性的器形。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的年代,第二至四期為公元前3900~前3300年。

視頻

關廟山遺址 相關視頻

六千年歷史孕育最美田園鄉村——關廟山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