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漢卿與《竇娥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竇娥冤》感天動地

關漢卿與《竇娥冤》在我國及世界戲劇史上,關漢卿都稱得上是一位多產的作家。根據《錄鬼簿》(戲曲專着,元鍾嗣成着)的記載,他一生共創作了六十三個劇本,超過了被譽為「創造得最多的」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可惜關漢卿的劇作大多已經散佚,流傳下來的僅有《感天動地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調風月》、《拜月亭》、《單刀會》等十二部。和他的大多數劇作一樣,他的生平事跡我們現在也知之不多。[1]

關漢卿,大約生於公元1229~1241年間。據有關史料介紹,說他「生而倜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蘊藉風流,為一時之冠」。他與同時代的很多作家因為志同道合,維持着廣泛的友誼聯繫。着名女演員珠簾秀和他也有深厚的友誼。關漢卿是當時戲劇界中頗為活躍的一個人物,擅長歌舞,精通音律,不僅創作劇本,還粉墨登場,參加演出。這樣的生活不僅使他掌握了比較豐富的舞台經驗,又使他能更深入地理解到廣大觀眾的要求和心理。

關漢卿的劇作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現實,表現了人民的生活和感情。他最有影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竇娥冤》。描寫一個貧苦的女孩子竇娥因家境貧寒,七歲離開父親做了人家的童養媳。十年後,丈夫又不幸早死。惡棍張驢兒強迫竇娥嫁給他,她不從。張驢兒下毒,不料毒死親父,就反誣竇娥,告到官府。但見錢眼開、草菅人命的太守不聽申辯,卻將竇娥「下在死囚牢里」。可憐的竇娥最後竟慘死在昏官的屠刀之下。不甘於自己命運的竇娥在綁赴刑場的路上咒天罵地,痛斥主宰者的罪惡。刑前發下三樁「無頭願」。行刑之後,陰雲密布,悲風怒號;頸血上沖,六月飛雪,三年不雨,草木皆枯。這一切都證明着她的清白與冤枉。作家藉助於濃郁的悲劇氣氛的創造,使主題逐步深化,表現了自己強烈的愛憎,抒發人民反抗、伸冤、報仇的願望和真理不可戰勝的力量。這部劇作塑造了竇娥的光輝藝術形象,也最充分地體現了關漢卿的社會政治觀點,是他最成熟的藝術結晶。

關漢卿還有很多描寫下層婦女的不幸和鬥爭的作品,如《救風塵》、《望江亭》,都以清新活潑而着稱;《單刀會》等作品,氣勢磅礴,慷慨激昂,歌頌了歷史英雄人物關羽的磊落胸襟和豪邁氣概。總之,關漢卿的劇作內容廣泛,思想深刻,風格多樣,形象鮮明,在我國戲劇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頁。[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