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關索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關索戲

中文名稱;關索戲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編號;IV-151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雲南省澂江縣

關索戲雲南省澂江縣傳統地方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關索戲流行於雲南澄江縣陽宗鎮小屯村,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這裡是漢族聚居的村莊,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到十六都要演唱關索戲,演員都是農民,世代相傳至今。初為古代用以驅邪逐疫的儺祭儀式,後逐漸發展成娛神娛人兼有的儺戲。關索戲演出期間,有一套成規儀式貫穿始終。如每年演出前的祭藥王、練武。正月初一起開始演出時的按日出巡、踩村、踩街和踩家,每次演出時開頭第一個節目必演《點將》,當日演出結束後的辭神,正月十六全部演出結束後的裝戲箱、送藥王,均有其固定的程序和要求。[1]

2011年5月23日,關索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IV-151。

歷史淵源

關索戲是屬於儺戲家族中的軍儺系列,它與貴州地戲同流而流變。關於關索戲的歷史淵源和形成的時間還有待進一步的探討,但有的學者認為"雲南的關索戲,似源於江浙吳語地區的儺戲,之後漸漸向西流傳,經今天的江西安徽湖北等省至貴州,再至雲南"(薛若鄰:《關索戲與關索》)。關於關索戲的形成時間,王兆乾在《關索和關索戲》一文中說:"關索戲如系軍隊帶入雲南,可能會在兩個時代,是元代,一是明洪武十四年左右。"這就是說,關索戲是在雲南之外形成的,在元代或明代初由軍隊帶入雲南。[2]

康熙二十三年(1684),瀲江景德庵立碑,碑中有"隆神維岳,會出鄉儺"等語。

康熙四十六年(1707),河陽縣屬草甸立土主廟碑,有"各村之盛會不一,見寄之歌唱,裝以傀儡"等語。

同治年間(1862-1874),關索戲老藝人龔向庚在《小屯關索報告書》中稱,這一時期中路南大屯張、李二師傅到小屯傳授"玩關索戲。

1921年1月中旬,關索戲到北斗鄉陳官營村演出。在吃午飯時,失火,放在寺內的面具和服飾大都被燒毀。2月,關索戲主持人李連才積極籌劃重做面具,在同村人一仁、龔培基等人的協助下,請來工匠製作了二十副面具和服飾。

1922年正月,關索戲演員穿戴新製作的面具和服裝,繼續在小屯村和陽宗各地演出。

1928年正月,關索戲到陽宗區的邊界村莊牛場、風口哨、熱水河、七江村、王搞莊、淨蓮寺、阿架村等地演出,深受歡迎。

1942年,瀲江陽宗等地霍亂流行,關索戲在陽宗一帶進行演出,以求驅邪免災。

1943年正月,春節期聞,關索戲在陽宗壩子十八個自然村進行演翹。這是一次較為廣泛的在全陽宗壩子的演出活動。

1949年正月,關索戲演員到陽宗區所屬的大腳箐、飲馬池、寶山龍、水盆等山區村寨演出。這些邊僻山區的人們第一次看到了關索戲。

1950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陽宗區。關索戲全體演員穿上戲裝同全區人民一起歡迎解放軍。

1956年1月,為慶祝農業合作化高潮,關索戲到澂江縣城參加慶祝活動並進行演出。這是關索戲有史以來第一次到縣城活動。同月,玉溪專區舉行第一屆戲曲會演。關索戲參加澂江縣文藝代表隊到玉溪,演出《三戰呂布》等劇目,為地委、專署領導接見,受到很大鼓舞。這是關索戲有史以來第一次到縣外演出。

1959年2月7日,雲南省文化局戲劇工作室主辦的《小戲報》在第三版上刊登了李興唐郭偉然題為《我省又一地方劇種--"關索戲"在發掘整理中》的報道文章,介紹了關索戲的歷史和現狀。文章說:"關索戲是一種農民自演自樂的民間小戲,流傳在澄江火箭鄉(即今陽宗區)小屯村,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

1967年,由於開展"文化大革命",關索戲劇本被燒毀,面具服裝交到大隊上封存,停止演出。

1979年2月,春節期間關索戲恢復演出。6-7月,瀲江縣文化館根據雲南省戲劇創作研究室的要求,派劉體操到陽宗小屯調查了解關索戲的現狀,並同阮永騫一起研究整理材料。8月,縣上派張群成去陽宗小屯拍攝關索戲面具照片。9月,劉體操將有關關索戲的材料、照片寄雲南省戲劇創作研究室。

1980年2月,春節期間,關索戲在小屯、桃李等村演出。11月,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雲南戲曲曲藝概況》一書。書中刊載了劉體操阮永騫調查研究關索戲的文章和張群成拍攝韻照片。

1981年2月,春節期間,關索戲在小屯等村演出,觀眾甚多。9月,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戲曲曲藝詞典》在"戲曲聲腔、劇種"類目中介紹了雲南關索戲。

文化特徵

表演特點

關索戲的表演特點是不設舞台、不化裝,也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演出時一般頭戴面具,邊唱邊舞,有娛神歌舞的遺風。開演時要舉行祭祀,朝拜樂王廟,專演三國故事。

行當

關索戲的行當只有生、旦、淨三行,而淨腳僅有二人(鮑三娘、百花公主),且為男扮女裝,演員不用擦胭脂畫臉譜,只戴面具。

聲腔

關索戲的聲腔比較複雜,為無弦伴奏,伴唱摻雜其間。有說源於高腔,但從某些曲調分析,又雜合當地民歌小調和頌佛唱經的旋律,更為明顯的是吸收滇劇腔調。無固定板式,演唱者不受音域節奏的限制,即便同一曲調,各人所唱均有出入。演唱關索戲無複雜的器樂伴奏,只需敲鑼打鼓即可。

唱法

關索戲的唱詞中唱中有白、白中有唱,唱、白都用本地方言,唱腔、曲調主要有長板、短板、報信板、七字板、大刀腔等,轉板換調均用鑼鼓指揮。關索戲以專演三國故事中的蜀國戲為宗旨,圍繞歌頌劉、關、張等蜀漢人物的功績為主線編劇目,如《花關索戰山嶽》《三娘公主戰》《肖龍戰黃忠》等。

演出程序

小屯村的關索戲,舊時每三年才演出一次,即當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二在本村及陽宗壩子巡迴演出。有一套較完整的演出程序:演出前先到靈峰寺祭祀藥王,然後進行踩村、踩街、踩家、點將、辭神等驅鬼逐疫、消災祈神等儺祭儀式。關索戲專演三國故事,其中又以演蜀漢人物劉備、孔明、關羽、張飛、關索、鮑三娘等角色為主,主要演員有20人,加上馬童、龍套、鑼鼓手等共有36人。演員扮演固定角色,實行父傳子、子傳孫的家庭傳承方式。演戲時,不用油彩抹臉譜,而是把各人物的木製面具戴在頭上,扮演劉備、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不同角色。

戲開場時,先由馬童和小軍出場表現劇情,有唱有打,唱中夾白。無弦樂,無伴唱,只用鑼鼓伴奏。唱、白都用陽宗本地方言,音樂唱腔有五字板、七字板、十字板、大刀腔、哭板、長板、短板、流水板等,轉板換調均用鑼鼓指揮。同一支曲調由於演員表演風格不同而變化,隨意性較大,無固定板式。

代表劇目

小屯村的關索戲,經常演唱的劇目有20多個,如《古城會》《戰長沙》《長坂坡》《過五關斬六將》《三請孔明》《三戰呂布》《收周倉》《夜戰馬超》《花關索戰三娘》等,劇目長短不一,從30分鐘到3小時不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關索戲作為一種特殊的戲種,在歷史長河中歷經數百年,成為戲曲的一個珍貴的活化石。研究關索戲可以了解祖先的生活、風俗、思想、文化、信仰等多方面的歷史,更是一種遠古文化的薰陶。在現代文明日益繁榮的今天,了解文明的過去,了解文化的曾經將有助於更好地發展文化、發揚文明。關索戲傳承的不僅是一個戲種,更是一種文化。[3]

關索戲有劇本、有人物、有故事、有情節、有衝突、有場次,演出的劇目有大有小。1994年8月在澄江召開的「中國雲南儺戲儺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這種用「儺」的形式來表演的戲劇,並且有着龐大的演出陣容,全中國只有雲南小屯一個村,堪稱「中國戲劇的活化石」,具有較高的儺戲儺文化研究價值。

傳承現狀

近年來,關索戲的演出習俗和程序有所簡化和改變,只保留了祭藥王、踩村、踩街、踩家、點將、辭神等儀式,傳承方式也不再局限於父子之間。

傳承人物

周如文,男,漢族,1941年2月生,雲南澄江縣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關索戲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文化大革命"後,老藝人們站了出來,積極組織演出,特別是龔向庚等幾個老藝人還竭盡所能把記憶中的劇目劇本一一敘述並記錄下來,成為珍貴的歷史資料。這為關索戲的保護和傳承做出了貢獻,也為今後研究原始戲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對關索戲的保護,澂江縣政府和文化部門先後給予了一定資金補助。如製做面具,購置服裝道具、排練劇目補貼,修繕靈峰寺等。1992年靈峰寺被縣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6年12月10日至11日,第十一屆孔子學院大會在昆明舉行,關索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向參會代表及世界各地來賓直觀展示雲南民族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社會活動

2018年5月9日至11日,由澄江縣委、縣政府主辦的第四屆澄江儺戲文化節,於撫海灣濕地公園為關索戲舉辦"關索戲專場晚會",展現澄江關索戲的傳統之美。

2018年1月15日,關索戲《三英戰呂布》在雲南省滇劇院參與由雲南省文化廳、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共同主辦的"雲南省首屆傳統戲劇曲藝匯演"活動。

2017年5月10日,第三屆澄江儺戲文化節在雲南澄江開幕,關索戲《千古關索情》參與文化節的開幕式演出及雲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聯合展覽。

相關視頻

那些 村裡的非遺 關索戲訪談

關索戲 三英戰呂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