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心的自由和安寧(周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內心的自由和安寧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內心的自由和安寧》中國當代作家周敏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內心的自由和安寧

引力波的發現,再一次證明相對論的正確和偉大。一個科學假說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漫長歲月,它的最後一個預言終於被科學儀器觀察到,又一次引起了科學界和世人對愛因斯坦廣泛的敬仰。

懷着對愛因斯坦的崇敬,我再一次拜讀了他67歲時寫的《自述》,文中的一段話激起了我長久地回味和思索。

愛因斯坦寫道:

「當我還是一個相當早熟的少年的時候,我就已經深切地意識到,大多數人終生無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無價值的。而且,我不久就發現了這種追逐的殘酷,這在當年較之今天是更加精心地用偽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飾着的。每個人只是因為有個胃,就註定要參與這種追逐。而且,由於參與這種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滿足的;但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卻不能由此而得到滿足。------在我們之外有一個巨大的世界,它離開我們人類而獨立存在,它在我們面前就像一個偉大而永恆的謎,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們的觀察和思維所能及的。對這個世界的凝視深思,就像得到解放一樣吸引着我們,而且我不久就注意到,許多我所尊敬和欽佩的人,在專心從事這項事業中,找到了內心的自由和安寧。在向我們提供的一切可能範圍里,從思想上掌握這個在個人以外的世界,總是作為一個最高目標而有意無意地浮現在我的心目中。」

讀着這些話,猶如品讀哲人的箴言,或者,散文大家的雋語。通過這一段內涵豐富的告白,我們可以窺見愛因斯坦偉大的心靈。

每個人都有可能對生命總有一天會死亡而感到莫名的恐懼和惴惴不安,但又總是對生命流逝的不能挽留而無可奈何。這就是所有不願虛度此生的人內心不安的真正原因。

在愛因斯坦的心靈告白中,我讀到了,他對人生易於流逝的深深憂慮;在愛因斯坦的心靈告白中,我讀到了,他對前輩科學家們通過追求真理獲得了內心自由和安寧十分羨慕和嚮往;在愛因斯坦的心靈告白中,我讀到了,他對自己一生如何度過已有了清醒自覺,並在自覺中消除了對人生易逝的不安。可以想見,愛因斯坦以為只有把此生用來追求他的科學理想,他才能獲得內心的自由和安寧。

顯然,他並不否認物質東西對人的必要性,但只是鄙夷過度的、無休止的貪求。不就一個胃嗎?值得如此挖空心思,殫精竭慮去殘酷追逐,而且用冠冕堂皇的外衣包裹着嗎?他對那些無謂的庸俗的做派,發自內心的好笑。

人生的道路千萬條,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抉擇。每個人的內心嚮往不同,價值取向不同,對自己能力的預判不同,就會作出各式各樣的決定,演繹出豐富多彩的人生。

解讀愛因斯坦的心聲,不難發現,他追求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而不是物質層面的東西。

尤其值得我們關注的重點是,它追求的目的,不是名利,而是內心的自由和安寧。

這對於我們所有人,尤其是有着自己精神追求的人具有難得的啟迪意義。

以名利為目的和以心靈自由安寧為目的是有根本區別的。

當然,名利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是必要的。人們喜歡它,追求它是完全正當的。不爭取一定的物質條件,人就無法生存。同樣,好的名聲也肯定會使人愉悅。

但是,對人而言,利滿足的是人們的肉身需要,名也不過是外人的認可和讚揚,這兩種需要和自己內心的靈魂需要相比,畢竟是淺層次的、外在的。雖然,肉身的愉悅和外在的聲譽也會反饋於心,但畢竟是間接的。只有心靈的追求,對人是最直接、最內在的。人要知道他想知道的東西,人要掌握他想掌握的東西,人要達到他想達到的境界,是要對自己的靈魂有所交待。人們致力於實現自己的理想,是為了用來安慰愉悅自己的靈魂的。能愉悅自己的靈魂,人才能感到真正的幸福。有些人終其一生雖然名利罩身卻遺落了自己的夢想,仍然感到不幸福,就是因為他沒有得到靈魂的安寧。因此,靈魂的需要是高於外在的需要的。

以名利為目的和以心靈安寧為目的對人們行為意志的影響也是有天壤之別的。

前者是把追求當作手段,名利才是目的;而後者卻是把追求當作生命和唯一,它本身就是目的。前者始終惦記着追求會帶來的名利方面的影響,心必然是焦慮的,患得患失的;後者在追求的過程中就已經實現了他的目的——內心的自由和安寧,心情必然是坦然而踏實的。前者在遇到巨大誘惑時是易於見異思遷的;而後者卻有從一而終的定力,任何東西都不能誘惑他改變初衷。

以名利為目的和以心靈安寧為目的對追求結果的價值判斷和價值認定也是截然不同的。

因為時代進步至今,無論文明的哪一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要在人類已取得的輝煌上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必須先繼承無數前人所積累的東西。具備了厚實的積澱,才有條件進行創新,而創新又需要傑出的才能和勇氣。繼承不易,創新更難!文明的任何一個分支都很容易耗盡一個人的短暫一生。因此,如今選擇精神探索的道路是需要視死如歸的勇氣的。是需要徹底想清楚了才能幹的事,也是世間最難幹的事之一。

以名利為旨歸的探索,當耗費了半輩子、大半輩子還沒有取得期望結果,沒有得到想要的名利時,往往是扛不住的,易於產生厭倦頹廢情緒,半途而廢、前功盡棄是這些人可預見的狀態。

只有以內心自由和安寧為旨歸的人才能一往無前,不屈不饒,百折不回,因為他們只有通過追求才會感到安心和快樂,這是他們的終極目的。離開了他們心儀的追求,就會感到不自由,不安寧。他們別無選擇。對他們而言,對真理的追求遠遠勝於對真理的占有。成功和名利是追求可能帶來的副產品。因此,即使追求沒有達到想望的結果,也不能對他們造成致命打擊。終生追求沒有實現宿願,他們也會無怨無悔。他們會感到此生值得,因為他們用一輩子幹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在追求過程中得到了心靈自由、安寧和快樂。

朋友們,人生難得。人生易逝,人生不再。每一個關心自己的人生,不願碌碌無為、隨波逐流的人,應該學習愛因斯坦的榜樣,早一點把用此生來幹什麼這個大問題想透徹。

人各有志,不可強求。但有志於學,把內心自由和安寧作為旨歸的人有必要懂得,你所熱愛的事業需要你把一輩子的心血和時光放在它上面,要有獻身精神,要有視死如歸的決心。

人的心只有一顆,對外在東西的嚮往多一分,內在追求的心力就會減一分。捫心自問,實際上有很多人就是把名利作為目的,所以不能從一而終,往往半路就放棄了,移情別戀,像小貓釣魚一樣,不斷地轉換地點,不斷地變換興趣點,這樣,到頭來一事無成,老大徒傷悲也就不奇怪了。人生幾許,人生又怎麼經得起蹉跎。

一個具有夢想的人,一旦認定了目標,就要矢志不移。即使奮鬥終生也毫無結果,也無怨無悔。只有具備了這種獻身精神,才能擺脫患得患失和彷徨猶豫,才能擺脫一時亢奮一時消沉的冷熱病,才會煥發出無與倫比的定力,腳踏實地的走好自己的每一程。

讓我們共勉吧!願朋友們都有一個無悔的人生[1]

作者簡介

周敏,安徽銅陵人,1957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