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控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心理學術語
根據控制點的不同,可以分為外部控制傾向和內部控制傾向兩種人格特徵。內外控取向受個人期望所影響,即對某行為將會導致某特別的強化之期望,每個人對行為導致強化的期望不同,有些人將事件的原因和控制歸於自己的力量,這些人被稱為內控者(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或 internals)。
- 中文名:內控者
- 外文名:internals
- 創始人;朱利安·羅特
- 時 間:1966年
- 學科領域;心理學
- 性 質;控制點在個人的內部
緣起與發展
1966年,美國心理學家朱利安·羅特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控制點的概念。在羅特看來,人類能夠被分為兩個基本類別:那些相信控制點在自己身上的人和那些認為自己受到身外力量如運氣、命運、或者無法抗拒的他人所控制的人。
第一個群體被稱為內控者(internals),相信他們是自己命運的主宰。他們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對改善自我命運的能力感到樂觀,能拋棄一些糟糕的習慣。他們相信意志力量和積極思考。他們決心控制自己的生活,無論好壞。
第二群體的成員被稱為外控者(externals)。他們把自己看作環境的受害者和命運的玩物。如果他們喝醉了上床抽煙,引起火災燒了房子,他們會解釋這場災難是不幸命運的又一例子,而不是錯誤的判斷,更不是壞習慣造成的。另一方面,如果喝醉了的司機撞了內控者,內控者會責怪自己本來應該更多警惕車輪,應該在看到醉漢開車過來時趕緊躲開他才是。
朱利安·羅特發現某些群體中往往集中了大量內控者,而另外一些群體中往往表現出外控者的社會心理特徵。比如,猶太人往往是內控者。羅特本人出生於猶太移民家庭,是經典的成功者,相信通過艱苦努力和學習能夠改善自己的命運,爬到社會上層。他是典型的自我奮鬥者,但羅特的成功故事當然在美國的猶太人移民中並不罕見,實際上在美國其他移民中也一樣。畢竟,移民表現出一種控制自己命運的信念,通過離開自己的母國尋找新家來實現更多控制自己生活的理想。另一方面,實驗顯示日本人比美國人更可能是外控者。這些文化差異顯示控制點或許能作為文化傳統的一部分有意無意地傳承下去。為了鼓勵社會擁有更多內控者---即天生的自由意志論者,社會需要強調獨立價值和道德機構的文化傳統。它必須教導年輕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從來不要把自己看作環境的受害者。研究眾多人類文化的人類學家已經遭遇到很原始的社會,如蘇丹努爾部落(the Nuer)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攻擊性。他們在很小時就被教導決不能被他人欺負,如果有人試圖控制他們就激烈回擊。但無論在哪裡都發現,位於獨立傳統核心的都是一套命令:依靠自己。不要聽別人的話,要自己思考,決不當別人的跟屁蟲。不屈服於任何人,堅決維護自己的權利。不怕霸道者的威脅。不要聽任自己成為嗜好的奴隸,偽裝極端重要的自我控制。盡一切可能確保社區其他人堅持和珍視同樣的獨立傳統。 [1]
定義
對某些人來說,個人生活中多數事情的結果取決於個體在做這些事情時的努力程度,所以他相信自己能夠對事情發展與結果進行控制。此類人的控制點在個人的內部,稱為內控者。
萊夫庫特的研究發現(1972),屬於內控傾向的個人比較關心成就感,而且在遭遇挫折時傾向於採取積極、具建設性的方式來應變突如其來的事件,對挫折的焦慮感也較少;相對的,屬於外控傾向的個人,則比較容易感到焦慮,並且在面對挫折時較傾向於非建設性的行為,多關心失敗後的恐懼而少關心成功後的成就。影響個人控制點的因素很多,他綜合各家研究結果,將其影響因素分為家庭因素及社會因素。所謂家庭因素包括父母態度與期望、父母行為及性別差異;社會因素包括社會地位、種族、文化差異等。他的研究還指出,白人較為內控,其次為美籍西班牙人,再次為印第安人。
特點
這類人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內控個性的管理者認為組織的成功取決於自己的效率。管理者需要具有內控個性。
內控者相信自己能發揮作用,面對可能的失敗也不懷疑未來可能會有所改善,面對困難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他們的態度與行為方式是符合社會期待的。他們傾向於把行為後果看作是由行為本身決定的。[2]
視頻
【心理諮詢師】社會心理學(精講課7-9)